德國傳統車企BBA,會被理想,蔚來還有小鵬汽車超越嗎?

時間 2021-05-30 11:41:16

1樓:叔本華

肯定會的。電動汽車超越燃油車已經可以預見,未來10年是電動汽車的天下。我就問你 bba造的電動汽車你會買嗎?

電動汽本來就是智慧型豪華的代名詞。bba的豪華優勢不再,電池和電控技術也沒有領先的技術。bba在電動車領域拿什麼與特斯拉和比亞迪鬥?

2樓:偷看你洗棗

智慧型手機時代到來之前,功能機霸主是諾基亞,索尼愛立信,三星,摩托羅拉…,到了智慧型機時代這幾個老玩家基本只剩乙個三星了。

同理,在新能源車時代到來以後(何時到來是另乙個問題),擺在全世界傳統車企面前的問題是誰會成為那個活下來的「三星」,完成華麗轉身。而不單單是德國傳統車企的問題。

同樣,跟智慧型手機一樣,我也看好中國產品牌新能源車,在未來新能源車時代到來後會成為全球汽車市場上的主要玩家。就如同今日的華公尺OV…

3樓:艾科森環境技術

是什麼超越?

品牌知名度?短期內很難!

市值,樓上已經說了,已經超越了!

技術以及製造工藝,可以達到相當水平。

質量及標準能力,差距很大,不是一點點。

服務態度,我更加欣賞蔚來的坦誠、質樸以及員工的工作態度。

如果資本持續,政策支援,管理水平國際化提公升,相信中國製造可以超越!

4樓:德國師爺德國法律

不會的!德中國人造的不僅是車,也是一種情懷。德中國人不喜歡新事物,他們開得是自己的情懷和驕傲。

用保時捷換某T車的車主,當時把T批得一塌糊塗,找出26條缺點,說這車是披著狼皮的羊。這是真的!此人為車評雜誌主編。

5樓:曉飛哥

單位大院忽然多了臺比亞迪漢,所有人圍觀。

乙個部門3個女孩子不約而同訂了小鵬P7。

相鄰車位的老總猶豫著把自己的奧迪A4換成蔚來ES6還是理想ONE。

新到單位的小年輕買了BBA和雷克薩斯,沒有任何議論。沒有人多看一眼。

時代,真的變了。

6樓:Jacky

我覺得很多人說新能源汽車短期內超越燃油車都舉例諾基亞,我覺得完全忽視了4點:

第一,手機最多4年一換,大多數人2-3年一換,也就是2-3年你的系統,技術落後了,就會完全被翻盤,但是汽車最多15年一換,大多數人7-10年一換,改朝換代週期遠高於手機。

第二,手機很多數位化功能由於開車需要實時關注路面資訊,所以在汽車上不適用,至少在無人駕駛普及前不適用,而無人駕駛這項技術因為涉及安全性,人對生命的敬畏心會導致真正讓人完全接受無人駕駛要比接受智慧型觸屏手機要慢得多。

第三,諾基亞雖然那時候是手機第一大品牌,但是他卻不是高階品牌,也就是100-5000的價位都有諾基亞。而BBA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種信仰,品牌力上,短期內很難超越。也就是說,一旦智慧型上蘋果領先諾基亞,大家就馬上放棄諾基亞了,但是你去看看周圍有多少人寧願買個BBA的入門級低配也不願意買乙個高配寬敞的B級車。

第四,小區充電樁問題不解決,電瓶車短期內很難越過燃油車。我舉例我自己,上海除了5年內的小區,大部分小區都是臨時停車位,你無法安裝充電樁。我上週要去乙個地方玩半天,由於糾結晚上回家還要花10-15分鐘去找臨時車位,我就放棄了開車,而選擇打車去了。

想象一下,就是這麼10-15分鐘時間,讓我做了完全不一樣的決定。而小區內沒有專屬的充電樁,外面充電再快也遠遠高於加油的時間。這就和手機又不同了,手機電池10天一衝和1天一衝對我生活並沒有區別,我有充電寶,我可以一邊充電一邊看手機,我可以看完後沖會電再拔掉拿起來看,這些都對我生活影響不大,而汽車充電就會發生我前面所說的完全作出另外乙個決定的事情,他的時間長短對我們生活影響非常大。

7樓:高鐵俠

必將超越,但不是現在。

換個角度來看,2023年中國GDP已經是德國的3.7倍,GDP增速是德國的10倍,德國製造業就算底子再厚早晚有一天也會被中國全面超越,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8樓:Darling323

如果放眼百年之內,只能說新能源車會超越燃油車,還不敢說替代。

時間維度很重要啊。從企業角度上來說,bba的品牌價值是高於產品力的,所以看好蔚來和特斯拉進入bba的梯隊。

從短期20年範圍內,燃油車的大量禁售不會顛覆性影響燃油車的保有量。這些第一梯隊的大廠技術上不存在轉型劣勢,還是看市場。

諾基亞的手機部門是因為市占率利潤率太低而放棄的,不完全歸咎於技術落後

9樓:魔都二分之一

理想就算了,斷軸車,根本不能和蔚來,小鵬比肩。傳統企業如果還不能放開手腳去重新定義汽車架構,基本上五年後就是被新能源吊打了!油車和電車不僅是硬體架構的完全不同,甚至軟體架構也是天壤之別。

傳統車企還在想方設法從老的架構改成電車,而不是重新推到重來。大家看到過比亞迪是花了多久,才改成漢這樣的車子。開過捷豹ipace或者寶馬i3都知道,用油車的架構套電車,是多麼地差勁。

我都不想說軟體體驗了!

10樓:暗夜星空

還記得當年諾基亞是怎麼被蘋果超越的嗎?有些人看不清,我覺得現在的BBA就是當年的諾基亞,因為汽車正逐漸從交通工具轉變為電子消費品

11樓:朱總釐

怎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好吧,只能說這概率太低,低到無限接近0。至少在看得見的未來幾十年裡面。

過去幾十年,我們見證了BBA在中國全球的成功,按目前的戰略態勢,這三個品牌很難犯自殺式錯誤,對於經歷過跨國成功的全球品牌而言,品牌個組織本身的能力和護城河還是很明顯的。

對於理想,蔚來,小鵬們,依然還沒有到絕對安全的階段,汽車是乙個長週期的行業,一款車兩款車成功不見得就算成功!一款車失敗可能就意味著幾十上百億的損失。

特斯拉不是兩三年就煉成的,中國新勢力遵循特斯拉之路,在中國市場大概率是有機會的。只是那些哀鴻遍野一地雞毛的造車企業和地方ZF們,還不知道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

軟體定義汽車一樣,移動互聯發展太快,乾掉中間環節太多,短時間裡面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尤其是就業,汽車行業也有很多崗位將總院消失。汽車行業恰恰正好用新能源車來給行業發展遭遇瓶頸貼標籤,未來汽車業和現在比肯定是應該不需要這麼多人的。

造富再多始終需要中低收入人群可支配收入人群提高上來才能支撐經濟的整體發展。。。沒有持續增長的投資和出口,我們拿什麼消費?內捲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

12樓:看客

短時間內肯定不會,至少不會出現像諾基亞一樣的事件。

汽車製造屬於重工業,相關產業很多。BBA無論是製造能力和品牌信仰,都是新能源車無法短時間內超越的。

很多東西是多年沉澱的結果。比如品牌信仰。這個比較虛,但又很實在。貴的東西不一定好,但不一定會差;同理,BBA的車不一定好,但不一定會差。

而且BBA在中國的群眾基礎不亞於蘋果在手機市場的影響。相信有人沒聽說過理想、NIO、小鵬,但是幾乎沒人沒聽說過BBA。

但是難,不是做不到。

只要上述新能源車企,穩紮穩打,公司目標和戰略順應需求,總會趕上的。

多少年後,會不會有人問:理想,蔚來還有小鵬汽車,會被德國傳統車企BBA超越嗎?

13樓:夜色

在國內超越是板上釘釘,但超越者不一定是蔚來或者小鵬,可能是國內傳統車企,比如吉利領克長城Wey。

在國際上,難度很大,而且有更大更直接的對手:日韓系汽車企業以及特斯拉。

14樓:小劉

不好說,但至少相當一部分市場和業務會被逐漸蠶食,除非德國整個汽車產業鏈能及時調整過來

不過船大難掉頭,以我個人觀點看,不容易

如何看待蔚來市值超越大眾,成為全球車企第三?

小七 蔚來在美國賣了幾部車?有沒有兩位數?至少2020年前二十是肯定不見其影子的。賣個那麼貴的 醜的電動車給中國人,還搞得很為國爭光似的,這邏輯是怎麼擺的,我真不明白! 田老實 市值第三只不過是資本對電動車行業的看好,以及對企業現況和未來營收能力的信心。也就是說投資他有韭菜可割。但是和真正的第三 包...

蔚來,理想和小鵬的車真的差特斯拉很多嗎?為啥問十個人九個都不建議我現在買的?

舒懷成大觀 試駕試駕就能對比。Tesla買Model S Model X還挺酷,雖然貴一下。筆者試駕過Tesla Model3,內飾簡單 沒有儀錶盤,要入手Tesla Model3的話請三思。 木村拓哉 個人建議啊。還是加幾個車主群。看看已經收車的車主真實感受。自己如果有條件的話去試駕下相互對比下。...

蔚來 小鵬 威馬 理想 ONE,這些新造車勢力誰最可能在未來幾年脫穎而出?

EvsEric 蔚來已經脫穎而出了,小鵬和威馬還有理想還在追趕!威馬我覺得有點懸,理想的車型太少,而且油電混合的路會越走越窄,小鵬是最有希望追上蔚來的! 蔚偽軍貓崽和Q巴拉巴拉傻魔仙之流繞道。看好小鵬,比較務實。G3車頂那玩意有點醜,P7比較好的產品了。蔚來口碑和品牌定位最高,但是燒錢模式不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