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摩卡壺煮出來的咖啡一點不像濃縮,更像美式,那還需要加水嗎?

時間 2021-05-14 18:31:37

1樓:章北海

是的,更像美式,但是按照美式來講還得加水。

不像濃縮的原因是不像現代意義上的濃縮。永遠相信科技的實力,有了咖啡機,摩卡壺真就過時了。摩卡壺對現代意義上的濃縮咖啡來講,是一種比較簡陋的方式,它蒸汽通過粉盒時同時有相當數量的水一起通過,這個過程很難很難很難控制,出來的咖啡液基本算是美式。

當然是很濃特濃超濃的美式。

當然有幾點補充:

1,咖啡機,指真咖啡機,一兩千的網紅款就算了。

2,沒有咖啡機的情況下,個人認為摩卡壺的出液品質領先其它任何花樣百出的方式。

3,摩卡壺可以在任何最荒涼的角落(海拔太高的地方就算了,不抬槓),取得最接近意式濃縮的咖啡液。咖啡機出不去門。

2樓:Peter Tam

摩卡壺煮的咖啡要比滴濾咖啡濃一些,所以也比美式咖啡要更濃一些。但是完全達不到意式濃縮咖啡那麼濃,那麼香。

是否加水,或者加奶,就看你個人的喜好。喜歡加就加,不喜歡加就不加。

3樓:丸彈

摩卡壺煮出來的咖啡肯定是Espresso。

摩卡壺和意式咖啡機肯定沒得比,意式咖啡機壓力基本都是12bar起步,通常15,高的好像還有18 20。摩卡壺只有1到2bar,雙閥應該接近3bar。所以單說萃取,摩卡壺肯定不如意式咖啡機。

但是從定義上,摩卡壺做出來的肯定是Espresso。

雙閥可以煮出油脂,下次補圖吧,今天的咖啡已經喝了。

如果你覺得雙閥摩卡壺煮出來和美式差不多,我覺得是你操作問題,摩卡壺用的粉是比較特殊的,而且最好選用摩卡壺專用粉,自己磨不一定能掌握好粗細。

圖上兩種咖啡粉,比樂蒂的很好用,illy低因的煮出來像美式。

4樓:劉驍傑

簡單地說,油脂含量不一樣。樓上的朋友已經提到了大氣壓的問題了,其實可以把製作濃縮咖啡粗暴地理解成"榨油",而其他的咖啡器具無外乎就是調整水與粉的比例(還有研磨程度)來控制口感的濃與淡,但是這個"榨油"的過程是沒有辦法代替的。

5樓:鍋爐工頭叔

瀉藥,意式濃縮的萃取原理是高溫高壓的短時萃取,壓力在9-10bar,溫度在90-93度,萃取30秒左右,而且粉磨得非常細,這些因素加起來使意式濃縮非常濃稠並帶有大量的油脂(是一些小氣泡)。

摩卡壺是所有便攜裝置裡,濃度最接近意式濃縮的了,摩卡壺的壓力也比較大,但遠遠打不到意式機十幾公升鍋爐產生的壓力,磨粉的刻度也是很粗的,只能延長萃取時間來使咖啡完全萃取,濃度比手衝,賽風都要濃,但達不到意式機的濃度。

加不加水看個人喜好。意式濃縮的粉水比大概在1:2左右,而我喜歡喝的手沖咖啡的粉水比在1:

15-18。差距還是蠻大的。喝慣了手沖咖啡的我,除了試豆子,基本不會去喝濃縮的。

6樓:霍琛布魯茨

壓力不夠的原因,意式濃縮需要9個左右的大氣壓才能做出來,摩卡壺的壓力達不到,至於加不加水看自己喜好,比如我就喜歡喝意式濃縮,雙份的,先抿一小口品品味道,然後一口悶。

摩卡壺煮出來的四人份咖啡乙個人喝完會咖啡因過量嗎?

ihill 我有兩個摩卡壺,宜家不鏽鋼的六人份,比樂蒂雙閥鋁製四人份。為什麼不買比樂蒂六人份?因為比樂蒂雙閥的沒有六人份。那個四人份的比樂蒂水箱和粉碗都比宜家六人份的大 只是水箱洩壓閥的位置較低,不過我倒水都沒過洩壓閥 我天天早上都喝一大杯,中午也喝一大杯,不喝的話會覺得精神不集中,不提神。至今沒什...

有沒有好一點的咖啡豆推薦?

deo 咖啡豆主要是新鮮,豆子品種決定大部分特徵,手沖豆更是如此。然後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特別香氣弄的可能不是咖啡豆原來的味道,選擇天然的咖啡豆比較健康 堅果不好吃 這個問題太籠統了哈哈哈,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種個人感覺的東西都不太好推薦。就好比乙個老外問中中國人,有沒有好一點的中國菜推薦?來自...

石雕是純粹用一整塊石頭一點一點鑿出來的嗎?

吃人的豬 看具體作品吧。整體的,也就是你說的一整塊石頭,算是吧,以前沒電動工具是確實是一點一點鑿,當然了,工序很多,工具也很多,姑且混為一談。現在有了電動工具就方便多了,不過總體還是做減法。 五百里 信末yours sincerely都寫過吧?cere 是蠟的意思 sin 是拉丁語反義詞字首,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