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一輛汽車的內部空間顯得更大?

時間 2021-05-12 00:17:04

1樓:

把不必要包覆的空間留給乘客,特別是門與A柱下面的直角空間。直線冷硬的線條也會有空間放大的感受。如果做了全包圍會感覺內飾湧向乘客,設計師所謂的環抱感其實就是擠著你。

下圖就是個普桑,不考慮豪華與否,空間感Max。

如果做個懷檔或者電子檔並且取消中控可以釋放巨大的空間。讓駕駛員和乘客都有更多空間擺放雙腳。更重要的是主觀感受上的自由度。

下圖大畢卡索

在這我反對一些答主所說的遊艇式內飾可以增大空間感。遊艇是真大,賓士也是真大。覺得是靠這麼搞一下空間就顯得大了那是拿消費者當傻子。

2樓:蝸牛

我的老FIT的車主,MM理念不是蓋的,就是機械空間最小化,乘坐空間最大化。

我舉兩點關於FIT的內部空間設計的例子:

紅圈標出的是儀表臺上面凹進去的一大塊,能放不少東西,當然為了安全我沒放東西。

方向盤下面這個長的儲物空間,也是凹進去不少,中間突出來的拆開裡面布滿的都是零件。所以說,FIT的設計師把前排零件(空調管路,收音機,空氣濾芯,後邊還有橫樑,轉向機構,左下部保險盒)都放在一塊,緊挨著內部零件設計個前面儀表板的外形,所以拆開儀表板幾乎沒有什麼浪費的空間,裡面都是零件。這就變相的加大了乘坐空間。

另乙個重要的點就是油箱放在前排桌椅下面,這樣後排放倒能形成平的空間,這於油箱布置於後排座位下面的車相比,空間增大了不少,因為油箱布置於後面的車一般後面座椅放不平。有的即使座椅放平了,但相對於FIT,空間還是小了。

其實FIT的發動機艙布局也很緊湊,這樣車就能做的更短,同樣的乘坐空間,車更短的化,車內空間和外部空間的比值也就提高了。

總結:本田空間魔術師的稱號名不虛傳,但是對於機修人員來說,這麼緊湊的空間拆起東西來很不友好。

3樓:KwanIl

環抱式內飾設計是視覺上讓內飾空間顯得更大的方法之一。

Mercedes-Benz S

賓士S級就是最典型的環抱式內飾,S級本身就很大的內飾空間顯得更加寬敞,像是坐在乙個劇院裡。如果沒有那條門縫線,很難馬上就看出Dashboard和門板的分界線在哪兒。環繞內飾的木紋裝飾也起到了視覺延伸的作用。

Mercedes-Benz A

賓士A級雖然沒有像S級一樣做成完全環繞的內飾,但Dashboard上的灰色部分延伸到門板上也起到了視覺上拉寬寬度,模糊正門和側面分界的作用。

Mazda 3

馬自達3在處理dashboard和門板連線時也是用了同樣的方法,都是延伸了正面的視覺寬度。

2. 用一條長的橫向元素來增加視覺上的寬度

Audi A1

如圖中的橙色裝飾條,橫貫dashboard,來「拉長」內飾的寬度。

3. 全景天窗

這個很容易理解了。不過小型家用車由於成本控制,很難用上全景天窗。

Tesla Model X

實習的時候又一次公司拉來了特斯拉Model X。雖然很多任務藝上跟老牌車企沒法比,整車也散發著跟售價不匹配的塑料感,但坐進駕駛座後對它沒有橫樑,從前擋風延伸到車頂的大塊玻璃印象深刻。我第一次在車裡面體驗到了「神清氣爽」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我是在敞篷車上都沒體驗過的。

沒想到少了乙個橫樑的作用這麼大。不過受制於工藝,這塊玻璃的成品率要比傳統車企的玻璃低很多。

4. 更輕薄的設計

對於豪華車和SUV,由於要體現車的豪華,優雅或者硬朗,並不會太考慮輕薄。但對於小型車,目前的趨勢是往輕薄發展。這給較小的汽車空間更多的「呼吸感」,不會讓使用者感覺汽車「被塞滿」。

在dashboard和中控留出空間就是經常用的方法。

Mercedes-Benz A (2013)

Mercedes-Benz A (2019)

對比兩代賓士A級,由於目前的技術並不需要像幾年前的車一樣大量的用物理按鍵,最新的車型內飾設計可以盡可能的在這方面進行精簡。最新的賓士A級按鍵要比上一代少很多,因此可以再dashboard和中控中間留出空間,讓內飾顯得更加輕盈。

5. 淺色內飾

同樣是特斯拉Model X,淺色的內飾在空間上會顯得更大。

4樓:獵戶座火焰

在軸距一定且車寬一定的前提下談談盡量擴大車內空間,而不是看起來更大。1.縱向:

把中控台前移或縮小,同時前座足部前面的空間也盡量前移;後排座後移並適當抬高,架在後輪上,這需要增加車高,並改變油箱位置或形狀。2.橫向:

車門上部也就是車窗部分盡量少的向車內傾斜,可以改善頭部的側向空間;車門變薄,或盡量向車門內掏出空間,改善臀部、肘部、肩部的空間。3.高度:

除了增加車高,還有讓車頂盡量平直,不要過分弧線,以改善後排頭頂的空間。4.抬高底盤或改善設計,使得後排地板中間不要有鼓包。

大家感覺我說的很像麵包車,很對,就是個外面看不像麵包車,實際上裡面就是個麵包車。

5樓:Aaron Liu

同樣100平的房子,少放點家具自然就顯得空間大了。

一樣的臥室,放一公尺八的床跟放一公尺的床自然不一樣。空間一樣的車,放兩排沙發跟放倆板凳當然也不一樣了。

6樓:椒泥椒泥

看了很多美國車,按理來說空間應該夠大吧,但內飾和德系車一比,就顯得小了,比如說吧,Mondeo和奧迪A4,Mondeo三維比A4大的多吧,但內飾進去一感受,A4卻要寬敞,為什麼呢,空間的小技巧沒有利用好,座椅和中控見縫隙太大,座椅和車門縫隙太大,如果這些距離加到中控上,一下就顯大了,中控上一兩厘公尺就是巨大的差距

7樓:路迪

如何讓一輛汽車的內部空間顯得更

從設計的角度說, 1,

內飾的線條橫向越多越長,

空間就會顯得更寬,在車內感覺越寬就從心理上感覺空間越大. 2, 讓儀表臺看著縱向越窄也會讓內飾空間顯得寬大.

以下我會拿我們江淮的設計做說明.

SC-9概念車內飾草圖

首先用我們獲獎無數的SC-9概念車做個說明, 這是當時同一角度同一大小的兩個不同內飾方案, 大家都能明顯感覺到第二個方案的內部空間顯更加寬大, 因為在那個案中的橫向元素很高而且豐富的層次感讓儀表臺縱向顯很窄因而橫向顯更寬 (但因為整體效果不如其他方案沒有最終中標).這些都是用設計手段可以做到的結果.

SC-9概念車

高對比的色差也可以很好的加大內部空間感

立體式的設計也可以好的加大內部空間感

願景四概念車-

這是一輛A0級電動車. 我們用設計手法讓它的內飾感覺遠大於它的實際尺寸.

包圍式設計, 讓表台與門飾板結合造型也是乙個挺好的計法去增加視寬.

三維立體的細節與環境光的設計不僅很Cool很科幻也能增大空間感.

瑞風S3

也是利用大量的橫向元素來增加視寬.

瑞風S2

在S2上面除了大量的橫向元素外, 儀表臺與門飾板的一體化設計, 大量立體的節處理都很好的加大了內部空間感.

以上這些都是通過設計手段所達到的整車感官品與質的提公升, 利用視覺, 善用視覺就是設計最大的價值與魅力.

8樓:多公尺諾2046

第一、沒有天窗的,改個天窗,頂端不壓抑,視覺會顯大很多。

第二、換淺色內飾或者條紋內飾,特別是條紋內飾,如果不眼暈的話,會有很好的拉伸感。

9樓:車路

看了這麼多含淚補充2點。

1.D形方向盤。

把方向盤下部做成直切的,司機的腿部空間就出來了五厘公尺。

2.薄形座椅

在座椅邊緣厚度不變的基礎上,在前排座椅背面進行挖薄設計,給後排增加一拳腿部空間。

好幾個月就耗費在這幾個東西上面,說多了是淚。

10樓:

你如果坐前排就把座椅往後挪,如果你坐後排就把前排座椅盡量往前挪。目前開著ExcelleXT,真心不是什麼大空間的車,但是這麼做感覺還是很有效果的。或者同級車裡面買日本車,真心大。

11樓:有車以後

說起汽車的內部空間

略懂車的人都會講到軸距

舉個栗子 ↓↓

事實上,汽車行業裡面

也的確把軸距作為汽車尺寸的重要引數

甚至汽車的級別都用軸距來劃分

首先是造型

三廂造型的轎車,屬於雙陽台的奢侈戶型

如果把後面那個陽台利用一下

如果這樣,就可以增加一排座椅

這就是傳說中的MPV了

如果再把前面那個陽台也利用一下

又可以再增加一排座椅

分割線比如將A柱這樣往前擠一擠

前排座椅往前挪一下,後排就寬敞了

但這又有個問題,如果車子是後驅

發動機、變速器是這樣放的

前排座椅往前挪

那司機不是要跟發動機搶地盤了?

發動機、變速器橫置後

在讓後輪負責驅動就有點麻煩了

乾脆讓前輪負責驅動就好

車底沒有傳動軸

後排那個凸起也可以不要了

這不!軸距沒變的情況下

後驅變前驅,空間就變大了

既然A柱可以往前挪

那C柱是不是也可以往後挪呢?

這時只要把後排座椅往後挪一下

空間不就大了麼?

想法不錯!

但後排座椅下面通常有油箱

油箱後面是後軸

後軸不挪,油箱就挪不動

後排座椅自然也挪不動

不過,座椅靠背倒是可以往後倒一點

這也算是增大空間了

如果不想傷筋動骨的挪A柱、C柱

可以在座椅上做文章

下面,咱來點微整形

座椅瘦一點

後排座椅坐墊短一點,靠背立起來一點

最後,總結一下

車子的內部空間除了跟軸距有關外

還跟車子的造型、傳動方式

發動機布置方式

甚至座椅的設計有關

買車時,不要忽略這些因素

12樓:劉小備

拋棄運動性,就可以把空間做大。發動機倉能多短就多短,後排排氣管往下放不占用車內空間,前排空間給後排讓步……總之,運動和空間是矛盾的。

13樓:吳舒

腿部空間真的很重要,如果要後排載人,那就委屈一下臨時縮短座椅距離,後排人就會覺得看起來空間大。

其次就是光線,我不確定這個影響有多大,但我經常覺得晚上黑漆漆的時候車裡顯得大。

再次就是車裡別亂堆東西,沒用的拿走,給人第一感覺整潔明亮,就像房間裡收拾東西之後會覺得變大了。

14樓:卞老闆

坑爹一點就是從坐墊下手,把坐墊下面一塊的長度縮短,這樣子做的缺點是減少了對大腿的支援,長途腿容易酸,還有乙個就是把後排座椅往後移,用後備箱的空間換乘坐空間,還有乙個就是模擬增加車高,把後排座墊做的盡量下沉,靠背往後靠,這樣空車開車門看後排看起來很空,顯得空間很大

15樓:吳佩

1、腿部有空間,最好可以二郎腿,只要滿足這點就是「大」了,接下來的問題是,進一步挖掘腿部空間,如果有ODYSSEY那樣的,那算是無敵了;

2、寬沒多大用,感官上還是長有用,不太感覺得到橫向的空間;

3、高很有用,越高越有價值,頭部空空如也,感覺空間就很大;

4、淺色,不要有椅墊等雜七雜八的東西,真皮座椅看起來比絲絨空間更大;

5、可以找個矮子來評價,空間頓時大很多……

求推薦一輛裸車5 7萬左右的小轎車,內部空間大點的 謝謝?

emmmm 我覺得5 7萬家用的話實際來說經濟實惠還是二手車比較好,可能有的人覺得自己不懂水深.這年頭有錢能使鬼推磨找個修車師傅陪你看。那就多了Sylphy 昂克賽拉 寶來 捷達 飛度 polo這些都可以 紅果 這個需求很容易選,從價位上看新車只能買中國產車小車,或者合資車最低配,當然不介意配置低手...

如果讓你選一輛汽車回一百年前,你會選那一輛?

兩天 一輛化油器版的老普桑。起碼這車在那個年代還有人能修一修,還能加那個年代的油。搞那些高大上的車弄回去,又不能開。當然,可以和福特公司商量商量,拿這個未來汽車換終身免費的T型車。 來輛這玩意 想想都開心 相當於帶著曼哈頓計畫和領先時代40年的飛彈穿越的。關鍵車上電腦算力碾壓1920年全球所有計算裝...

你會如何描述半夜醒來,聽汽車一輛輛從窗外駛過的感覺?

我以前住在高鐵站不遠,附近就有乙個高架橋,經常夜半醒來聽到車一輛輛通過帶有隔音圍擋的高架橋時的噪音,馬上腦海中就出現這樣一種感覺 它們正碾壓過我的腦子 往事成風 問題問得有點玄,不是很具體,但差不多懂你什麼意思了。你要知道一切的敘述都有其本質的意義。你在描述 半夜醒來,聽汽車一輛輛從窗外駛過 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