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的營銷為何如此成功?

時間 2021-05-11 12:06:25

1樓:大營銷

2023年10月,DDB為瑞典大眾策劃了「鋼琴樓梯」專案。大眾汽車將瑞典奧登普蘭地鐵站的一組台階改造成了鋼琴鍵,人們踩踏在樓梯上,會發出鋼琴聲。這一活動試圖通過這種開心快樂的體驗,促使人們走樓梯,而不是搭乘電梯。

大眾營銷-鋼琴樓梯-2009

2樓:Peter Tam

二十年就真的有那麼大的隔閡?還是這叫「代溝」?

大眾汽車的市場表現跟「營銷」幾乎無關。

大眾進入中國是什麼年代?那時候絕大多數汽車公司根本就不把中國汽車市場放在眼裡。只有個別汽車廠願意投資中國,所以才有了九十年代的老三樣,桑塔納,Jetta和富康。這裡就有二個大眾車。

時代,時間,投資人最要看重的一點,可惜都停留在嘴上。實際做的時候誰也想不起來,或者是「不敢」。

但這就是現實,你只能接受。

3樓:然而小學生真是太棒了

都是同行襯托啊。看看逼乎的日吹,都快吹成車黑了,再看看隔壁快死了的韓系法系,以及事不關己的美系。再看看兜裡有錢的是哪些,逼乎人均百萬的水平都只能推薦FIT,大眾那可是父輩錢一掏就至少是15w起。

千言萬語的逼乎神車哪怕再厲害,也厲害不過最終掏錢的那位。

4樓:這杯豆漿

因為國內部分消費者人傻錢多(不好意思實在沒有別的合適的詞可以形容)。大眾在北美這個世界上最成熟的汽車市場,基本乙個月都看不到一輛。

5樓:KEN

在其它品牌車系拿些老掉牙的技術哄騙中國人的時候-是大眾拿出全球無差異化技術,就這一點我支援大眾-現今各大車廠百花齊放的背後有著當年大眾的功勞-

6樓:

大眾汽車的營銷是最簡單的,把任何乙個自主品牌的營銷總經理拉來,銷量肯定比當前的這些都要好;

因為大眾用30年給中中國人定義了汽車,汽車幾乎要與大眾劃上等號了,還怕大眾的車賣不出去嗎?

在中國的主流價值觀中 ,大眾車就是不愁賣的代名詞;

我很想讓賈鳴鏑去賣賣奇瑞車,如果能賣的像大眾一樣好,那才叫水平。

7樓:Mr.Lu

大眾·中國的營銷從來沒算談得上成功,或者說不該如此這麼一般。乙個最早進入中國的汽車品牌,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它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的。再或者如果不是部分中中國人的「抗日」情懷,在均衡的博弈中,就消費體驗的綜合價效比而言日系車應該能拋開德系幾條街。

從乙個過分注重機械文化的理念出發去運營乙個產品,營銷投入從來就不是它設定中值得投入的東西。歐寶就是最經典乙個案例,乙個會造車不會賣車的品牌。也可能是日耳曼的民族內心高人一等的傲嬌吧…

8樓:馬智慧型

因為產品附和本地消費者的需求。

你看看Bora和朗逸的價位和配置,比卡羅拉便宜還全系esp。

反觀神車卡羅拉,比競品貴一截不說配置還縮水,小排量不配vsc。

一汽大眾和一汽豐田。卡羅拉最低配員工價94860,Bora員工價只要83800。

大眾賣的不好都見鬼

9樓:十字軍武士

關於DSG這事,都沒說到點上,大眾搞DSG根本不是為了推廣新技術,而是為了節省成本。首先雙離合變速箱這東西本身製造成本就比AT變速箱低一些,而且還有個優勢是重量輕一些,而你要知道AT變速箱可不是誰都能造的,不能自己造變速箱的車廠只能買,大眾的前橫置平台6速AT變速箱都是買的愛信的,愛信是誰的?豐田的。

豐田的小弟愛信賣給大眾的或者其他車廠的變速箱都是有所保留的,而大眾作為乙個大廠這就是讓人掐著脖子了。這種情況要不就忍了,要不就自己搞變速箱,你像通用,雖然他的前橫置AT變速箱一直被人吐槽,但是起碼能自己搞AT,但是大眾呢,沒有搞搞出差不多的AT(成本、效能等綜合起來不能達到實用標準)的能力只能另闢蹊徑了,於是就搞雙離合。其實雙離合這東西技術上並不複雜,其實就是從手動變速箱的原理衍生出來的一種變速箱,就是兩套類似於手動變速箱模式的換檔機構交替工作,比如一套是1、3、5、7檔,一套是2、4、6檔,如果你在平順駕駛平緩加速,現在是5檔,那6檔已經在隨時待命了,當你車速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瞬間5檔齒輪組脫離6檔齒輪組咬合,在這種理論模式下雙離合確實能做到比傳統變速箱換檔更快。

但是,假如你現在5檔駕駛,它在6檔待命,但是你突然一腳地板油,這時候變速箱需要連降2到3個檔,那雙離合基本就瞎了,它就顯得把檔位從6檔摘出來再進到應該進的檔,而這個過程往往比傳統的AT變速箱都慢,頓挫感很強烈。而且大眾的7速乾式DSG因為設計的問題,質量很脆弱。雙離合的問題就不叫技術不成熟,而是現階段技術條件下就無解。

雙離合本身這個東西也不是新東西,在賽車上二三十年前很早就有了,在賽車上確實很好使,能發揮出它最大的效能,那是因為有一套複雜的操作機構來使用,但是問題就是賽車上的雙離合變速箱操作起來比手動變速箱還麻煩。現在各大廠都在如雨後春筍般的搞雙離合,但是都只是在一些旗下並不佔據重要位置的車型部分車款上,搞一些帶有試驗性質的,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東西成本低

10樓:牛津津

其實現在來看,目前各家的營銷水平都差不多,並沒有特別出彩的。大眾能在銷量上基本保持頭籌,關鍵還是因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桑塔納奠定了堅實的SVW情,畢竟最早接觸市場的,在控制消費者情感導向上最能占取先機,也方便日後做文章。 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盛極則衰也是必然規律。

11樓:王洪浩

大眾汽車懂營銷?你開玩笑呢?!

我真不覺得大眾汽車懂營銷。真正懂營銷的是上海通用。

上海通用成功地將諸多底子不咋樣的南韓車改了個牌子拿中國來賣,結果賣得很好啊。

大眾呢,真不是靠營銷起來的,人家是靠產品起來的。十多年前,最懂車的人都買高爾夫、寶來。

後來呢,大家覺得神車言過其實了,主要原因還是產品簡配了、售後服務跟不上銷量了、追求高科技愛出各種小問題了

12樓:劉浩東

老桑的口碑只是一方面。大眾的火我覺得主要還是三點,一,車型多。上汽一汽做出了很多便宜多樣的大眾車,比如Bora朗逸等。。

二,沒有明顯能叫上口的硬傷。比如日系車皮薄,在眾人眼裡省油不省命,民族情節。美系車耗油,也不省錢。

所以大眾價效比就凸顯出來了,既省油,又省命。三,高貴的德意志民族情節,德國車的技術和歷史。。

綜上,高貴的血統+高價效比+選擇多多,大眾怎麼可能不火?

13樓:fffffantastic

14樓:知返

贊同一樓的話,各家的營銷都是很厲害的,所以為什麼獨獨大眾車賣的那麼好呢? 日本車一方面有民族情結在裡面,一方面日本車的潰縮吸能不是人人都懂的,會覺得不安全,另一方面怕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砸了,為什麼不買美國車呢?太費油是很多人的考慮,歐洲車除了德國車,別的普遍沒什麼亮點,那最後鎖定到最具有嚴謹精神的德國車,可這價位,除了大眾實在沒別的車的車挑了,賓士,寶馬,奧迪的價位不是普羅大眾能夠承受的起的,斯柯達的牌子太弱,開出去有些沒麵。

綜上,大眾在國內異常的火,和他的營銷技巧沒太多聯絡

肖戰營銷為何如此厲害,yxh為何大多數在他那邊?

monsieur 錢啊,朋友。有時間補圖,根據天眼查的披露,營銷號很多是屬於不空娛樂和青果公司,他們孵化出了很多賬號。據我觀察,圈少爺 圈什麼鬼 記不住了 這些號都是不空娛樂下的,在2月27日之後對肖戰的評價基本都是正面的 我家肖戰哥哥才沒有營銷呢!什麼,營銷號怎麼全是誇他?那肯定是業內有很多大佬傾...

基於大眾汽車的硬體引數,大眾是否做到了更好的駕駛品質?

天才在於吃飯 為什麼我覺得我岳父的Tiguan比我的CRV難開太多了。甚至包括動力的感覺。地盤我並不覺得比我我的CRV好啊!轉向精準度差太多了。我老婆表姐的Tiguan和我同時買的,現在已經大修三次了路上趴窩一次,在家啟動不了一次,最近一次機油燒乾了發動機大修。我的CRV根本沒任何問題 前一陣去美國...

蘋果廣告營銷為何如此低調?憑什麼還這麼火?

灑脫的蓋倫 我認為是。一開始的口口相傳,到現在即便低調 與其說低調,不如說一直都是這樣,一直都是高階 不接地氣 仍然都是生產網紅產品的公司,熱度不減。進些年廣告逐漸成為念口播的方式,大量廣告詞,輪番轟炸觀眾的耳朵,彷彿像念經一樣多念幾遍,業績大資料就會上去一樣。相反看看廣告界的優秀學生 蘋果 賓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