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最好的建築是這樣的,我們深處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那裡終了,藝術在那裡開始」?

時間 2021-06-03 20:00:25

1樓:leohming

個人理解是,建築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完美融合,模糊了其界限,好似建築本為環境的一部分,又似環境為建築而生。

推薦貝聿銘先生的美秀美術館。

從空中航拍,會發現這個建築融合在了山中並不突兀凌厲。

從大堂向外望時,巨大玻璃幕牆外的迎客松好像天生為這個美術館設計的一副畫。

2樓:龍楚象

一言蔽之就是,道法自然,讓設計與環境融為一體。

個人觀察,建築藝術有兩個傾向,乙個就是自然主義,比如蘇州園林。另外乙個就是超現實主義,比如蘇州金雞湖邊著名的「大秋褲」。

無所謂好壞,全是個人審美和偏好。說白了,建築的功用和質量可能更重要一些,這也是我能夠接受一些奇葩的設計,比如國家大劇院、央視褲衩樓的原因。

但血脈深處流淌的漢家基因,卻讓我對漢族傳統古典建築有不由自主的親和力和喜悅感。而對哥德式和另外一些別的民族的東西感覺「不大舒服」。據說這是因為「血液差別」的問題。

儘管各個民族的基因和血液幾乎就沒差別。但落實到對房子的感覺上,真的是天壤之別。

怎樣理解建築的地標性呢?

aaronliu 個人看法 地標不是那種奇形怪狀,譁眾取寵的建築。地標應該是最能反映某一地區文化歷史 或者改革開放成果 或者人民願望 或者未來發展趨勢的建築!中國的建築一味追求高 奇 新,卻忘了給建築注入生命力,將 地標 變成了類似央視廣告的競標,一年一換,無知。 fangjian chai 我也是...

什麼是建築的民主和民主的建築?怎麼理解這兩個概念?

王鵬 因為建築和民主這兩個詞的意義都太複雜,但是我個人從詞面意思來理解我覺得建築的民主體現的是過程,實在建築從概念產生到建成過程中是民主的,比如說憑領導的意志選擇方案就是建築的不民主,比如建設期間強制工人加班加點也是不民主。而民主的建築則體現在成果方面,就建成建築而言,我們從視覺感知的,比如天安門 ...

怎樣理解「我們沒有更好的演算法,我們只是有更多的資料」 ?

存在與虛無 演算法解決不了資料的問題,因為資料中包含著知識和規律。離開了資料,演算法只能體現編寫者的知識 而這相對於大資料中蘊含的知識太少了。 talich 搞機器學習的人應該有第一手感覺,就是資料質量高了,演算法就是次要的了。花哨的演算法,是為了彌補取樣不足,資料失真等資料質量問題。這種問題在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