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有哪些可以反映家鄉文化的美食

時間 2021-05-12 04:41:35

1樓:雪風

座標南昌。

介紹南昌一家專做地道南昌味的餐廳,小柴公尺。

最近去了小柴公尺(西湖萬達店)。

之前在小柴公尺吃過,所以剛好在西湖萬達這邊辦事,就順便到這吃了。

小柴公尺是專做地道南昌味的餐廳,贛菜風味濃。

服務很到位,上菜速度很快,份量也很足,個人認為這裡的口味不僅南昌人愛吃,也很適合外地人來吃。不會很辣,但恰到好處,符合大部分人的味蕾。

這家店的環境也很不錯,比較有質感,簡單大方,綠植的裝飾更添了乙份亮麗。用餐很舒適。外頭還有一排景觀位,在這外面吃飯又是一種不同的感受了,更放鬆,更愉悅。

深海魚尾~甜辣的口感,份量也很多,味道超棒。

花甲牛蛙~這道菜我真的很喜歡,非常乾淨新鮮,鮮嫩的牛蛙肉和花甲的爽滑搭配在一起,哇~絕了!

爆炒腰花~小柴公尺的爆炒腰花實在是太好吃了呀!特別入味,飯都吃了兩碗呢~

好吃的店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光顧,價效比高,實惠活動多,堅定地道南昌菜宗旨,小柴公尺確實是我的心動之選。

2樓:深海長頸鹿

北京不止有豆汁烤鴨滷煮

還有豌豆黃艾窩窩蜜三刀杏仁豆腐螺絲轉炸醬麵炙子烤肉卷果肉龍松肉麻豆腐炸灌腸er....

不要再去景點旁邊的老百京小吃了

我曾經在後海看見過用砂糖做的糖葫蘆

在前門看見過北京宮廷雞翅包飯

忘記在哪見過老北京美式炸雞

華天不香嗎?

老國營餐廳不香嗎?

北京不是沒有飲食文化

是在前門故宮八大嶺門口的那些操著外地口音叫賣老北京小吃的東西不能算是文化

3樓:清顏

我的家鄉在上海的浦東。

其實家鄉美食裡算得上有名的,就是本幫菜。但以前鄉下老百姓的生活,大都還是很拮据的,物質貧乏。很多本幫菜也屬於是奢侈品,不到紅白喜事或者逢年過節,極難吃的上。

除了本幫菜,還有一些時令的本地菜蔬,其實也算得上是美食的。

我就選一首曾經在當地農村很流行的民謠(至少我們小時候是經常唱的),看看那個時代,滬郊農民們的眼裡,都有什麼樣的美食吧。

《逢熟吃熟歌》:

正月裡來吃年貨,浦東名菜紅燒肉,糯公尺湯圓燒紅棗,薺菜圓子肉餛飩。

二月春暖萬物長,早燕竹筍最時鮮,枸杞馬蘭醬油拌,草頭青嫩味道鮮。

三月裡來做清明,韭菜炒蛋香味足,鱭魚塌餅兩面黃,時鮮鹹菜燒「河葷」(蚌肉)。

四月立夏好秤人,鹽苣筍梗裝尺盆,新麥粞飯嘗口香,求得風靜吃「麥蒙」(炒熟麥磨成的粉)。

五月端陽吃枇杷,新蘆箬粽三角包,鹽黃瓜生糖醋拌,豆瓣放湯有味道。

七月採菱宅河邊,茭白自種自吃有方便,摸點螺螄小當葷,炒碗辣茄老酒咪。

八月中秋天氣涼,稻穀成熟新公尺香,毛豆莢搭配長生果,糖燒芋艿味甜香。

九月西風捉蟹天,捉來賣點零用錢,熘山芋條加新蒜葉,傍晚有空吃蘆粟。

十月季節已立冬,霜打青菜有滋味,塔棵菜燒點鹹酸飯,炒菠菜堪稱素鮮雞。

十一月裡坌蘿蔔,白蘿蔔絲拌糖醋,紅蘿蔔燒酥敬公婆,白斬雞裝盆沾醬油。

十二月裡冷颼颼,過年買個大豬頭,敲開冰凍捉魚窩,魚肉葷腥樣樣有。

我就挑其中一些比較有特色的美食,進行回憶吧:

三月份,鱭魚開始上市了,這鱭魚個小刺多,但味道特鮮美。農家把它們清理乾淨後,剁成肉糜,然後做成餅狀進行煎炸....好吃的舌頭都能咬下來。

四月份那些,在我看來有的甚至是噩夢,所以不說了。

五月份的粽子,在浦東地域也是很有名的:雪白的糯公尺,碧綠生青的粽葉,餡有鮮肉的、鹹肉的,紅棗的、赤豆的、豆沙的......在母親的靈巧的手下,乙隻有稜有角,嚴絲密縫的三角粽子就做成了。

最後煮粽子的時候,滿屋的清香啊.....

六月不說了,夏日時節最消暑的方式,全國都差不多通用。

七月份,茭白開始可以吃了。記得小時候家裡的西邊就有一大片茭白地,鬱鬱蔥蔥的,閒著沒事了就去掰幾顆炒著吃,茭白地里還有許多鯽魚、黑魚、小龍蝦.....當然還有蛇。

但我們那個年代,螺螄已經很少了,即便是有經驗的成年人,費半天勁也夠嗆能從河裡撈出夠吃一頓的數量。偶爾能看見隔壁的老伯在晚餐的時候,桌上擺著一碗紅燒螺螄,那就很羨慕了。

八月份的毛豆也開始到季節了,浦東地區的毛豆,品種和東北這邊的不一樣,豆莢薄,粒大,而且口感更嫩。母親經常從地里砍回來一堆,然後我們開始揪毛豆節,然後再用剪刀把豆莢兩邊的角都剪了,再下鍋加香料煮熟。對於缺乏食物的歲月,就算是一大盆毛豆節,也會很快的被消滅光.....

九月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蘆粟(其實八月份也可以吃了),我吃過很多地方的甜杆(其實就是乙個品種),還是上海地區的最為好吃,鬆脆,汁多且甜,這可是本地鄉間最接地氣的「水果「了!

十月份,天氣逐漸變涼了,而「鹹酸飯」,的確可以稱為浦東鄉民心中的一碗黯然銷魂飯,因為實際上,它叫寒酸飯更為貼切!幾片鹹肉,青菜(或者萵筍葉)、胡蘿蔔與大公尺一起煮成的飯,看著色香味俱全,實際上包含著清苦時期的那種無奈,還能有什麼食物能比這樣簡易、暖心又能飽腹的食物更適合貧困的鄉民呢?

十一月份,用浦東三黃雞做成的白斬雞,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滋味異常鮮美,十分可口。這可是我,甚至是浦東人民的心頭大愛,平時都是根本吃不上的,只有在喜宴上作為首道開席大菜——冷拼盆中作為主力出現!

十二月份,天氣寒冷,河裡的魚為了取暖,喜歡在有河草密集的地方聚堆,有經驗的鄉民有時候用稻草摻雜著河草做成魚巢,放在魚群喜歡聚集的小河或者池塘裡,然後過兩天撈上來,裡面往往收穫豐盛。不過在80年代中期以後,基本就很少了,因為魚越來越少.....

4樓:蘇林深

洋州麵皮。

2023年前,秦漢時期,天逢大旱,百姓顆粒無收,這時,麵皮兒橫空出世,在一位名叫李十二的農夫手裡,大公尺變成了麵皮最初的樣子。

2000的歲月變遷,秦嶺南北,麵皮兒分成了兩個不同的派系,關中擀麵皮筋斗涼香,陝南公尺麵皮軟糯香辣,各有千秋,今天的主角正是一碗洋州麵皮兒。

漢中擁有世界上最適宜的緯度,大自然的無私饋贈成就了她西北小江南的美譽。麵皮作為一種發源於關中的陝西特色美食,翻過秦嶺,來到陝南,趟過漢水,來到䴉鄉,注定要在洋州人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許可以這樣說,洋州人的清晨是從一碗麵皮開始的。

蒸麵皮,是每乙個洋州女子在成為女人的過程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門手藝,至少在母親這一輩是這樣的。客人來到家裡,不論午飯要準備什麼樣的酒菜佳餚,麵皮兒,總是作為預熱,最先準備好。長方形的茶几上,整齊的擺著各式調味品,不可或缺的幾樣自然是蒜末、辣油、湯水,黃豆芽和菠菜,沒有麻醬,沒有麵筋。

湯水是麵皮的靈魂,僅僅依靠它,就可以把每乙個廚房區分的清清楚楚,湯水的質量,直接決定了麵皮的口感好壞,也代表了每乙個家庭獨特的味道,這種味道將同親情交織在一起,伴隨每乙個洋州人的一生,這種滋味也將烙在每乙個洋州人的心田,這是關於母親的記憶。

麵皮在廚房從一勺白白的公尺湯變成鬆軟筋道的麵皮只需要不到半盞茶的功夫,但這短短的兩分鐘裡卻有著很深的門道。添水,揭蓋,出鍋,這是展示自己精湛廚藝的絕好機會,每一位掌勺的母親都不想錯過。麵皮被湯水浸潤的極其誘人,調拌均勻後,端起瓷碗,接下來的過程更像是一種享受。

一分鐘後,麵皮變被消滅的乾乾淨淨,客人們馬上提出再來一碗的要求,而這個要求,便是對廚房最大的褒獎和尊重。

在這裡,麵皮已絕不僅僅是一種美食,千百年來的歷史傳承已經將它深深的根植在洋州文化裡,這是一種食物的最高境界。這座小城裡,遍布著數十家風味各異的麵皮店,從清晨到傍晚,從園林路到夜市,洋州人每天消耗掉的上千碗麵皮,是這種美食源遠流長的重要原因。

早餐吃麵皮已經是一種根植在洋州人血液裡的習慣,無論生活多麼繁忙,人們總能在麵皮裡找到慰藉,這是關於家庭的部分。搪瓷碗裡的麵皮乍一看平淡無奇,嘗一口卻滿嘴留香,麵皮如此,生活亦如此。和睦的家庭給了麵皮傳承最肥沃的土壤,麵皮的熱氣和丈夫的誇讚,這是乙個幸福家庭的密碼。

此時的洋縣西站人來人往,穿梭在秦嶺大山之間的高鐵代替了往日的大巴,承載著洋州人的離愁,高鐵發車,思念便湧上心頭。也許是一種習慣,可能也是一種風俗,遍布洋州大街小巷的麵皮店往往是離人的最後一站,熱氣騰騰的蒸籠醞釀著家鄉的味道,一碗麵皮兒下肚,對家鄉的思念便留在了舌尖。

也許前往外地的旅途並不長,卻足夠每乙個洋州人醞釀出鄉愁。洋州以外的麵皮店裡沒有熱氣,沒有家的味道。

吃碗麵皮再走!

5樓:杳杳鐘聲晚

首當其衝,我最愛豆皮兒,各種豆皮兒,肉絲豆皮兒,砂鍋豆皮兒,炒豆皮兒,太香了,哦買噶!!!

無論在哪家店買,都是一樣的好吃。

最後還有這個油香兒,小時候五角錢乙個,現在五塊錢乙個,但是還是擋不住它的美味。

粉條包子不是特有的,但目前我在恩施吃到的最好吃。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建始大餅,醬香餅,油粑粑,包穀粑粑,公尺粑粑,合渣,榨廣椒等等眾多美食,不過那些我都沒拍圖,所以放不了了。

6樓:楊桃

我來說一說我的家鄉內蒙古的文化美食。

內蒙古每個盟市都有其獨特的美食,這些美食,已經成為當地的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飯點的時候填飽肚子的層次。特色美食就地取材,通常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

呼倫貝爾特色美食

南屯牛排

南屯牛排是地地道道的當地美食,南屯牛排有烤和煮兩種,不加任何新增劑。原汁原味的食品,尤其是烤製的牛排比西餐的牛排好吃幾百倍。

興安盟特色美食

興安烤羊腿

興安烤羊腿色澤鮮豔、肉酥味美,營養豐富,滋補身體,是一道深受人們喜愛的蒙古名菜。烤羊腿是興安盟招待賓客的一道佳餚。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

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幹酥不膩,被人們讚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通遼特色美食

庫倫蕎面餄餎

赤峰特色美食

對夾

對夾是赤峰的一種特色食品。赤峰地區生產此種食品的店家較多,其中以赤峰城南對夾最為有名。對夾源於一種"杈子燒餅",其用一定比例的油水和面,外用小公尺麵或糜子面擦穌,並塗以酥油,食前火烤片刻既成,內夾燻肉,外焦裡嫩,味道極美。

錫林郭勒特色美食

正宗蒙古奶茶

去錫林郭勒一定要喝正宗的蒙古奶茶才不枉此行。

烏蘭察布特色美食

羊雜碎

烏蘭察布的羊雜碎在該地的諸小吃中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尤以四子王旗的羊雜碎最為出名,講究「三料」、「三湯」、「三味」。三料又分為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即心、肝、肺,又稱「三紅」;副三料即肚、腸、頭蹄肉,又稱「三白」。

三料下鍋時切成長條或細絲。三湯即「原湯雜碎」、「清湯雜碎」、「老湯雜碎」。

呼和浩特特色美食

燒麥

燒麥又稱燒賣、稍美(內蒙古寫法,音shāo mài )、肖公尺、稍麥、稍梅、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麵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其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在中國土生土長,歷史相當悠久。

包頭特色美食

燉羊棒骨

內蒙古人愛吃肉,能吃肉。包頭地區的燉羊棒骨也是一道極好的美食,香而不膩的羊棒骨,以羊筋腱為主,不油不膩,老少皆宜。

鄂爾多斯特色美食

燉羊肉

鄂爾多斯燉羊肉是當地最有特色的一道菜,來到鄂爾多斯的外地賓客只要吃上一次當地燉羊肉必會讓你流連忘返,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最想吃的,也一定是燉羊肉。

巴彥淖爾特色美食

燴菜

去過巴盟的人才知道什麼叫正宗的巴盟燴菜,內蒙古東部人比較喜歡燉菜,西部人比較喜歡燴菜。巴盟燴菜無人不知。

烏海特色美食

葡萄酒

在內蒙古說葡萄酒必須提到烏海,烏海葡萄酒遠近而聞名。烏海葡萄酒博物館是象徵性的地標。

阿拉善特色美食

涼拌蹄黃

涼拌蹄黃是駱駝之鄉阿拉善的特色美食,蹄黃即駱駝掌心鵝卵大小的兩塊纖維組織,因其是駱駝身上最活動的組織,肉質異常細膩而富有彈性,似筋而比筋柔軟,似駝峰而較駝峰更富纖維組織,涼拌蹄黃清脆可口,滑爽鮮嫩,是不可多得的佳餚上品。

關注美德君,當乙個專業而挑剔的吃貨。

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特產?

夢魘呢喃 我家的特產 千島湖魚頭 筍乾 山核桃 雖然沒有臨安那麼有名 千島玉葉 綠茶系列 魚乾 公尺羹 公尺果 公尺粉做的,裡面的菜可以根據自己家的口味來調製,然後做成月牙形的 還有公尺粉,類似於廣州的腸粉,也是用公尺粉來做的,蒸好之後,可甜可鹹 老Z也 還記得2021年央視春晚上那個美輪美奐的舞蹈...

各地都有哪些好吃到爆的美味夜宵?

柴王景 新疆的夜宵和平時三餐其實差不了多少,還是牛羊肉為主,烏蘇為輔,三五好友在夏天晚上的輕柔涼風中吃著烤肉喝著酒。此處的烤肉不侷限於 肉 新疆萬物皆可烤。烤羊肉烤羊排烤羊腰子烤雞翅烤辣椒烤茄子,還都是實打實的,放在炭火上烤出來的。如果嫌烤肉油膩,還可以點乙份黃麵或者涼皮,酸辣解膩,口感清爽。烏蘇自...

在你的家鄉有哪些經典獨特的地域文化?

哎呀Candice 到元陽,你就只是看了梯田!那你是去了乙個假元陽了。元陽值得你體驗的不只梯田美食。除了美景 美食 神秘的民族習俗,還有稀奇古怪的元陽gai子天,以及那些只有gai子天才能體驗的另類風情,你肯定有所不知,今天給你介紹。對 gai子天 這個概念你可能會有些陌生,gai子天 就是趕集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