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龍應台印象如何?

時間 2021-10-31 17:21:50

1樓:歲月無聲

很多知友提到了,她骨子裡的自傲,源自台灣的「民主」、「自由」,現在看來就是個笑話。她的經歷,經受的苦痛,未必比金庸先生多,可金庸先生對國和家是什麼樣的評價?是如何看待我們這個民族和歷史?

高下立判。我以前還挺喜歡看她文章的,可看看現在的台灣,不知道她有什麼資本說出那些話?

2樓:飛魚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段話,太喜歡!

3樓:巨窩

不了解,但是講真。她名字比較好記住,有逼格,姓龍,帶台。知道在台灣。

如果她名字叫個隨便什麼李明王亮啥的,我根本不知道她是誰。

話說大家覺得斯馬義艾買齊鐵力哇爾弟阿卜都勒西提這個名字怎麼樣?

4樓:

龍應台是個世界觀狹小

只知道小情小調卻沒有國家歷史地緣政治概念

並且經常夾帶很多私貨政治動機的酸腐文人

而且她總是假裝別人看不清楚她那些小伎倆

作家不關心政治眼光短淺

這可以理解

龍卻非要蹦出來鄙視比她境界高的人

說什麼我不care大國尊嚴

這種自私的觀點還要沾沾自喜

大家看在言論自由的面子上

不太搭理她就罷了

她卻主動出來丟人現眼

那就活該別大家拆穿並鄙視了

5樓:[已重置]

文章寫得不錯。尤其是散文。沒看過社論不好評價。

印象最深的是她曾說自己因為不懂蔚字是什麼意思,貌似被外中國人挑毛病,於是她不再寫自己不懂的字。

6樓:

在2023年看的她的書,只看了《目送》、《親愛的安德烈》 、《孩子你慢慢來》,之所以只看這三本,是因為我需要通過乙個媽媽來了解我的媽媽,這種煽情讓我不養兒也知父母恩,講真以前看了蠻多這型別的書跟電影,我不恨我父母之後,好像有更多的時間去愛這個世界和我的生活了! 印象挺好的,蠻感謝的,從這個角度來說!

政治一類的,現在才開始有些微的了解,所以不懂也就不說。

7樓:言如幸

我不喜歡她的書,覺得她和一般的憤青沒有什麼兩樣,就知道罵罵罵,並沒有提出什麼解決方案,也沒有特別獨到的見解。還有,她的一些散文太矯情了,和一般的雞湯文沒有什麼區別。

8樓:醒醒和大眼

喜歡她的文筆,人生三書目送孩子你慢慢來安德烈日記寫出了溫情的母親成熟的女兒的樣子,野火集又寫出了關心家鄉各方面發展的急切心情。

9樓:

總覺得各位答主是屌氣滿滿指點江山的政治家,字裡行間透露著對龍應台的不滿與輕視。

那麼試問,你們要是有那樣乙個平台有資格去討好當權者的話,你們會拒絕麼?

別把自己想那麼清高,至少她散文寫的比你好。

10樓:七七

讀過她的《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覺得非常有溫馨味道,生活的很細心很舒適,希望有些人不要從政治上嚴苛要求她,她只是一位文化者,一位母親。你去看她的《孩子,你慢慢來》,你會發現沒有溫情的人寫不出來這書。政治這東西太複雜,我也不太懂,但她絕對沒有如上很多回答說的那樣不堪。

11樓:

以下僅是個人觀點,僅是對文學上的印象。

剛開始接觸龍應台是從《野火集》,當時覺得驚為天人,字字珠璣,曾有一段時間把她當偶像。

後接觸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開始越來越失望。有這麼乙個破碎片段,我對她再無好感:她口中憂民,同情貧苦人家,可是她本人在國外過著優渥的生活,她生活在社會上層。

我沒有看到她有什麼真正的行動去幫助這些貧困人家。(額,貌似有仇富心理的嫌疑)

感覺就是她說的比做的好聽的人。

12樓:成不擾

人家在台灣白色恐慌的年代敢寫出野火集這樣有建設性有膽識的書來,每天都能接到恐嚇信,而樓上的噴子只敢在網上罵人。

人家在大學裡當教授,某些連研究生都考不上的人就能說人家沒有學術水平。

是現在人都太自信了嘛?

不說了,搬磚去了。

13樓:

讀王小波雜文,很多地方會心微笑,深覺有理, 又隱約想起了以前讀龍應台《野火集》《野火集外集》時的情形,隱約感覺到這兩人有相通處,可也有打架的地方。但現在手邊並沒有龍的書,龍的許多精妙論述記不住,王小波同樣論述精妙,一樣記不住太多。比如龍應台會喊《中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但王小波就強調《沉默的大多數》;龍應台強調中華文化是改良妙藥,王小波則從根上淡化文化的倫理道德成分。

許多的精彩都記不住,除非書在手邊。

14樓:No Data

第一次讀到龍應台的文章是在高中一次語文試卷上的閱讀題裡的目送。裡面這段話印象很深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後來買全了她的書。也看過不少書。張愛玲三毛都挺喜歡。

但是龍應台確實很特別。最直接的感覺就是,我能設想到的讀她的書的場景是在Sunny明媚微風習習的午後,她的書讓我覺得溫暖,讀起來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微笑。

15樓:

我書讀的少,看過她的《目送》,《親愛的安德烈》,《野火集》,不了解她在政治上的作為,僅僅從文學上來看,我覺得很走心,特別是親情方面

16樓:萌moe

如果我媽給我寫些話並且把它出書…我會感覺怪怪的…壓力好大…還是希望她普普通通交給我……(不特指龍應台…也有其他名人寫給子女的文字讓我有這種感覺……)

17樓:入雲熊

初中的余秋雨,高中的龍應台,大學的宋巨集斌…這就是我不堪回首的中二回憶,如今我已經不敢隨便說自己喜歡哪些當代名人了,生怕三年後又覺得自己是SB

18樓:布萊克路

看龍應台寫的書,覺得她是個不錯的作家。

看龍應台當的官,知道她肯定沒有書裡寫的那麼單純。

看龍應台賺的錢,誰把她當傻子誰就是最大的傻子。

19樓:

嚴歌苓跟虹影比較好看,時間拉遠一點可以看蘇雪林,雖然蘇雪林也是"愛國"女作家,但是愛的無話可說,蘇老師還捐資產抗日,這點我尊敬。除了文字之外,此三人長相相對龍應台也是這樣的,哈哈,原諒我這話這麼賤。蘇嚴

龍虹龍應台也是持文化優越論的標準國民黨黨格人格化體現,這些反動份子具體的優越感反映在兩個現象上,

大家可以對這種人用以下兩點作觀察。

其一,他們的文化優於台灣本土文化。

其二,他們的中華文化優於大陸地區tg統治下的中華文化。

如果達到了這兩點標準,他們就是國民黨反動派,毋庸置疑,統一絕對不能靠他們

他們一邊自認優越於台灣土著,一邊又自認自己的文化比大陸土著優越。

下為龍應台言論

這個問題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也構成乙個難題。我在台灣南部長大。通常一班六十個小學生當中,只有乙個外省小孩;就是我。

我所面對的,是台灣的語言、台灣的山川土地、台灣的生活方式,可是身受的教育又時時在耳提面命:我所面對的,都是次等的、暫時的,這裡不是我的家。台語是鄙俗的,歌仔戲是下流的,台灣歌沒有格調,拜拜是迷信……。

說著一口標準國語的我,心裡有一種優越感——「我」,不屬於台灣的「次等」文化

文化部即將成立,文建會主委龍應台今天表示,期許「文化部可以做為中華文化銜接的典範」,也能成為華文世界思想的堡壘,且是有燈塔效應的堡壘

對文革持否定立場,文革打擊一定程度的影響傳統文化,這我不反對,一點也不反對。可我故意提到的嚴歌苓和虹影,文革對他們思想上都產生一定的影響,改朝換代,一代一代的新文化就是在劇變、痛苦無理還有幸福和快樂中孕育出來的,什麼文化,就他們的文化是文化,別人十幾億口子的生活有可能沒有文化嗎,別人文化就沒他們優越嗎?

國民黨反動派貴族就是當久了,以為優越和榮耀是天生的!才不,榮耀和優越,都得要看表現,嚴歌苓和虹影基本台灣就沒幾個作家幹的過他們,大家覺得有可以提出來,嚴歌苓跟習太一樣,還參加了對越戰爭,這種可怕可敬的積累,龍應台這種乖乖牌是要去哪生。強勢的淘汰劣勢的,新興的改變舊有的,不然孫文還搞什麼革命呢,推翻帝制,創造共和,多沒傳統文化的表現阿!

這就是龍應台,國民黨反動文化權威。

大家都是人,都是中中國人,他們還就優越了?

其口中的台灣的次等文化跟大陸的TG文化完全就應該統一戰線,拆了這些優越的燈塔和堡壘。

20樓:裒之不衰之

乙個很有能力駕馭小文字的人,卻試圖做大文章。

——————

真的不是不喜歡她,只是覺得,乙個作家能提供給我們感動也很好了,沒必要非得告訴我們那些駕馭不了的是非。

21樓:「已登出」

《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卻隨著長大也與父母"漸行漸遠"。如果仔細回想,這樣的母子關係也真是夠感傷的,但龍英台卻能夠將生活中的點滴感慨娓娓道來,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湧出筆端,躍然紙上。

《野火集》

我看見攤販佔據著你家的騎樓,在那兒燒火洗鍋,使走廊垢上一層厚厚的油汙,腐臭的菜葉塞在牆角。半夜裡,吃客喝酒猜拳作樂,吵得雞犬不寧。

你為什麼不生氣?你為什麼不跟他說「滾蛋」?

哎呀!不敢呀!這些攤販都是流氓,會動刀子的。

那麼為什麼不找警察呢?

警察跟攤販相熟,報了也沒有用;到時候若曝了光,那才真惹禍上門了。

所以呢?

所以忍呀!反正中中國人講忍耐!你聳聳肩、搖搖頭!

在乙個法治上軌道的社會裡,人是有權利生氣的。受折磨的你首先應該雙手叉腰,很憤怒地對攤販說:「請你滾蛋!

」他們不走,就請警察來。若發覺警察與小販有勾結——那更嚴重。這一團怒火應該往上燒,燒到警察肅清紀律為止,燒到攤販離開你家為止。

可是你什麼都不做;畏縮地把門窗關上,聳聳肩、搖搖頭!」吐槽「的時候又有犀利的辭鋒、縝密的思慮,悍然無畏的揭開了社會的種種病象,讓乙個血淋淋的事實觸動人們早已麻木的神經,讓人們去自剖和反省。雖然她說的不一定都政治正確,而且我們不一定都能夠做到,但不得不說,看她」吐槽「確實有一種想讓人拍手叫絕的快感。

要說印象的話就是乙個既然用煽情打動無數文藝少女、又能一針見血的」吐槽「明出事實的長者。

如何提高別人對你的印象?

穆拉丁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還 我?長求總在最後。他人對你的印象,主要分為長相,衣著,談吐,如果是搭訕還得加上工作和收入。衣著提公升很簡單,去衣服店請人幫你搭配就行了,大部分男同志買衣服的能力很可能是不如店員的,多付的錢就當給了別人幫你搭配的費用吧。談吐看的是你對人情世故的把握能力,在姑娘面前談你...

如何修正別人對你的固有印象?

世人謗我 欺我 辱我 笑我 輕我 賤我 惡我 騙我 如何處置乎?只是忍他 讓他 由他 避他 耐他 敬他 不要理他 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胡波 如何修正別人對自己固有的看法 修正別人對自己固有的看法不難,難的是如何修正自己固有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首先請先問自己 別人對你的固有看法是如何形成的?必然是因...

龍應台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話?或者哪段文字?

Fairy 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乙個人走路。乙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因為兩個人一起走時,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 陸壹 不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討厭龍女士。不過很喜歡她的一句話 作家也分三種吧。壞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偉大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的同時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