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曾提出培養「一專多能」人才,為何不少同學畢業後給人感覺「不專不能」?

時間 2021-06-07 10:52:14

1樓:Eva Cao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我都想說,企業HR人員到底對人才,或者說合格員工是怎麼來的心裡有沒有點數。沒有數就會覺得人才或者合格員工是大學畢業就應該天然形成的。但這種看法比人才是春天埋乙個到地里,秋天收穫一大筐的看法科學不了多少。

大學畢業生擁有的是學科基礎理論知識(一般規律)的掌握,而不是對具體工作技能的掌握,工作技能的掌握是在工作實踐中才能學會的。就像游泳教材不能代替在水裡真的練習游泳一樣。

大學生另外乙個無法通過學習解決的系統缺陷是,評判學業的邏輯和事業的邏輯是不同的——上學的話,什麼是優秀有固定標準,有標準路徑,達成的資源充沛,而且可以依靠個人的能力意願完成其中主要部分。但工作的邏輯正好不太一樣,標準不完全客觀,沒有人手把手教,資源需要爭取,需要自己領悟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緊急的,。

恕我直言,如果這都理解不了的人,是無法作為乙個合格的HR,為企業提供價值,為校招人員做好培養的。

2樓:伯納烏的貓咪

首先,大學專業千差萬別,一些比較萬金油的專業,學起來總體來說不是太累,這其中有部分學有餘力,有時間也有精力去發展自己的其他能力或學習其他技能。但是,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專業,比如醫學、小語種、數學等,學習內容多且不簡單,還要花費很多時間記憶知識以及做練習,自然就沒那麼多時間去發展其他能力啦。

其次,高中和大學的反差,會讓許多學生開始放縱自己。高中一般都是封閉管理甚至有的會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空間都屈指可數。在中國普遍的高中模式下,很多同學的高中生活乏善可陳,那麼到了大學,乙個強調自主學習,給予自由氛圍的地方,許多同學就開始通過打遊戲、外出娛樂、談戀愛等方式對高中三年的「禁閉生活」進行心理上的補償,自然而然就放鬆了對專業課的要求,因此專業課也無法達到很高水平。

我相信除了一流985、211大學的頂尖學生,沒有多少人可以像高中時期一樣自律。

3樓:

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在大學期間,對學習對專業放鬆了警惕,這個怪不得企業怪不得社會,是自己的無知和懶惰造成的。如果自己能夠對自己的專業多投入一點,那麼將來在社會上融入的就快一些。

應該選擇昆士蘭大學還是莫納什大學的教育專業

subin 那既然這兩個你都可以申到,那何不申一下綜合排名更好 專業排名也更好的墨爾本大學呢。回國就業的話,排名是最重要的,崑大和莫納什的排名都還是趕不上墨爾本大學更好的,當然一向傲嬌的墨爾本大學 教育專業的申請條件卻不是太高的,學校說的是case by case審理,我有學生雙非的,最低75分申到...

2020西南大學教育學專碩333複習順序?

彩虹之約 西南大學的333考兩本書,教育學原理和教育研究方法,個人認為先從教原開始複習,學妹可能也剛剛考過教資,教原和教資比較相似,只不過內容比教資的更多更詳細一些。因為有教資的鋪墊,學習教原也沒有那麼困難。比較能夠及時的進入備考狀態。我是20研一小學姐,之前有寫過詳細的經驗貼 彩虹之約 上岸攻略 ...

如何看待教育部提出 專碩將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三分之二 ?對於考研黨有何影響?

xtjxyk 這等於告訴大家 你要考具有選調資格的雙一流學碩 明牌局,以英語為例,你要考世一大的英語語言文學學碩,不能考MTI,學科英語等專碩 嘀嗒 研究生擴招是勢在必行的,是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對比其他發達國家 美英德日 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研究型人才 碩博 佔人口比例是很小的,還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