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感覺人生就像一場修行,活著有不同的選擇,那為什麼有的人心那麼險惡,走不上正道呢?

時間 2021-06-02 17:46:19

1樓:軲轆軲轆當

原諒我是雙魚座,異想天開,諸位當個笑話看看吧。第一種理解是,人是迴圈修行的,人從第乙個境界是惡,你看到惡人,他只是低於你的境界,殊不知你也是從惡修上來的。第二種理解是這世界只有你是真實的,就像楚門的世界一樣,其他只是你自己的意淫和來磨礪你的。

以上純屬惡搞,只要不是聖人,不是佛,終有貪嗔痴慢疑,人只有好噁,沒有真理真相,因為人有自尊這種屬性,攀比,虛榮等這些屬性是刻在骨子裡的,不以人的意志力為轉移。

2樓:Mercy

因為無始劫以來每個人都在輪迴裡打轉,所以一定會沾染上各種各樣的習氣,想改變別人先從自己開始改變,對放方就是一面鏡子,我們自己心靈磁場的感召!

3樓:小樹苗

道生一,一生二……在道裡,一切都是完美,如果真實的是唯一存在,我們現在生活的二元世界基本可以稱為幻相。幻相是作為0的真相生出來的,幻相並不真的存在,那幻相必然也是完美的。白的是完美的,黑的也是平等完美的。

真實的我們,即是背後的空性,幕布,也是舞台上的演員,萬事萬物。

過去、未來,並不真的存在,只存在於我們的想法中。所有涉及過去、未來,都要用想的方式才能達到,就是過去、未來只在頭腦中存在。頭腦,就是幻相的根據地。

當下是唯一的實存,當下沒有任何問題,無論我們是摔壞了東西,還是做了件好事,還是擔心未來的事,後悔過去發生的事,這件動作或是心理活動,都只在當下發生。當下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人心的險惡,可能是對方做了一件只有利於他,甚至於欺騙了你的事,也是完美的。一:讓我們回到內心,內心是一切的平安之地。

二、他只是說了跟發生的事實不完全相符的事,如實如是的看,沒有問題。三、如果放下恐懼和慾望,不害怕、不貪心,不從世界、從物質尋求滿足,從世界和萬事萬物、對人總是心懷感恩,是很難遇到被欺騙的功課,也即世界只是內心的鏡子。四、內心平安的時候,在遇到危險時,我們能採取最好的最有利的措施保護自己。

以上皆虛構。

祝福:平安喜樂

4樓:鏡心海印

如果善緣分的習氣太薄弱,這個磁場就自然不相應,比如有些人見到善良的人,會莫名其妙的排斥和反感,而見到那些臭味相投的會無比投緣,也是這個道理。

5樓:月月月

這是你說的正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然而神秀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世間本無對錯,嬰孩本無善惡。「性善」、「性惡」吵個不休,皆是人所界定。

修行人執著於清規戒律,忘記修行本義,得道乎?劊子手心存善念,明辨是非,失道乎?

唯心而已。

6樓:喝茶吹暖風

道理不明,看什麼都是虛幻。

道理明了,明白什麼都是虛幻。

99.9999的都是在明白與不明白之間人,覺得真實又虛幻。

比例比千足金還足。

7樓:逆旅

誰知道呢?又為什麼有些人那麼的好,有些那麼的壞呢?狗為什麼汪汪叫,貓為什麼咪咪叫呢.八字能算出人的性格,也許人真的分鐘類的吧……

8樓:三三兩兩不知所云

人生是一場修行,但是靈魂在這裡歷練的目的,和你在物質世界中所求的成功目的並不是完全相同的。你認為的惡是你在自己信念下的判斷,當你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險惡,其實是你內心險惡所化,那個「惡人」是你的信念的物質承載者,此時你更需要借由此思考自己的什麼信念構成了你對惡的判斷和認識。從更高層面說,善惡是一體的,沒有單獨的純粹的惡,你的經歷一切都是靈魂的自主選擇,一起都是被接納的,所以你不需要因為自己有惡得投射而自我攻擊自怨自艾,這只是乙個你給自己設定的課題。

9樓:厚德

我觀察自己,觀察周圍的人,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很多人事實上做了很多傷害他人的事情而不自知。把人生當成修行,需要足夠的自省能力和覆盤能力,但更多的人沒有這種能力,只是出自本能的活著而已

10樓:zlnns818

因為善惡對錯有些時候是相對的。

舉個例子,最近重溫了小學裡很喜歡的一本書《城南舊事》,其中一章『我們去看海』裡主人公英子遇到了乙個看上去敦厚老實的陌生男子。這個男子像乙個大哥哥一樣給英子講述自己的故事:自己沒念成書,也沒出息,但是弟弟是個好學生,於是一心想讓弟弟漂洋過海去念書。

在英子眼中,他就是個慈愛的哥哥、孝順的兒子。他們還一起約定將來去看海。可是,後來這個「老實人」被便衣警察抓了,因為他為了供弟弟上學而去偷竊。

而小英子寫了另一篇文章:我們去看海

林海音是反抗這種教育的,她用小英子的視角去審視這個世界,將兩種身份結合到乙個人物中,矛盾但又和諧。

這個男人他走的不是正道,是犯罪的道路。但是看故事的時候會對他抱有深切的同情。

這就是善惡是非可能相對。

再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真的分得清嗎?我們生活的世界不過是以大多數人的想法為準,難道那些小部分人的觀點就一定是錯的嗎。觀念這種東西本來很難說清。

我們只能做到「我不贊同你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樣一種對待不同思想行為一種包容的態度。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哈

11樓:韓雨

什麼是生命?有一種觀點是生命的本質就是掠奪其他自然界之中的物質,來讓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續。

正如題主的問題,活著就是一場修行。但是面臨選擇時,由於每個人不同的出身、觀念、行為方式、情緒、受教育程度,等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人選擇就是不同的。

總會有絕路的,選上了,就走不到正道了

12樓:立知

什麼叫正道?

這本來就是乙個很難定義的事。

儒家思想就是正道?

那是因為你在受這個觀念制約的社會長大。

儒家思想是為了古代帝王鞏固自己統治的產物。

叫人必須忠君守禮,孝親敬長。

結果是什麼?

社會地位階梯分明。

年齡小的就應該受到剝削。

社會地位高的就會剝削剛入社會的。

這樣就是正道嗎?

人間本無分明的正邪可分,

何談人間正道?

13樓:小李

只聽說過文化傳承,未有精神靈魂傳承。

文化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人之出生,雖秉天地之氣卻也需學而至。我們常說小時候猶如一張白紙,又說人死如燈滅,豈是沒有道理的。

14樓:梵夫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障礙,當你意識到人生是一場修行時,是因為你花了無數世的時間,去翻越了一些障礙。而有的人,還在爬的過程中。

15樓:縈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性和悟性,沒有必要去強求。

我們傳播善知識就是撒一把種子,能開花結果的就叫朽木可雕,不能開花結果的也沒有什麼害怕的,只不過需要成百上千年的輪迴體驗。不需要強迫別人信什麼,也不需要教別人如何如何做,那不是你該做的,你度自己的時間都不夠,哪有時間度別人?你要相信佛經的那句話,人人都是未來佛,他現在不開悟,不代表幾千世輪迴不開悟。

第二個問題,聖人既然留了善知識,為什麼有人不走正道?這個問題我朋友講了乙個笑話。有些人一些基本的經典都看不進去,普通的修行也不肯做,整日做一些書本功夫,哪怕釋迦牟尼,老子在他面前,他也會扯一堆佛道理論,把佛道二祖懟的啞口無言,並定性他們是邪魔外道,鄙視他們。

這還是一部分研究者都有這麼大的魔性。所以有沒有留儒家思想在,對於沒有善根善念和正知正念的人區別不大。

為什麼古代人要拿榆木疙瘩形容乙個人不開竅,人的成長應該是看什麼都越來越順眼,而不是看什麼都越看越氣。

16樓:

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所謂正道,即「德"的教條,只是乙個"止水"的榜樣,如燈塔松柏。而現實中,紛亂如瀑的念頭,才是人們真正的生活,這種內心的東西,只能引導,真正緣份足了,才可能有結果。

17樓:奕煊

人是特別有趣的物種,偉大光輝如日月,卑鄙齷齪如蛆蟲。永遠不會被改變,除非自己想。

人只能自己救自己,世人習性剛強,聖人佛祖再厲害對一心想墮落的人也無能為力。

18樓:吳子系

人生確實是修行。

關於有些人走不上正道,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層次/角度。譬如,菸盒上寫著【吸引有害健康】為什麼有的人還是不停抽菸呢?譬如,蒼蠅出來覓食遇到一片黃瓜和一坨屎,它更可能會選擇屎,我們能因此說它沒選擇「正道」麼?

譬如,天對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天地眼中,到底什麼算是正道呢?以上,都是不同的層次/角度。

樓主可以自問,如果世人皆下行,自己走正道的心能堅定麼?能就行,別人是別人。

19樓:玄磯子

人之初,性本善……。是指"初始"為人時~是純潔而善良的!之後:

就淪為帶業而生,一切善惡都因"業"使然,福、業自造,大小都顯示在世為人的生活中,身不由己,都是果報使然!要好要壞,各自造化,人生自然就成為一場修行(改造)!

20樓:Dime

固執己見,認為自己也沒有錯或者嚐到甜頭,前者找藉口安慰自己時運不加後者放開手腳,都繼續在一條道上走到黑。三觀不正的人三觀正的人理解不了同樣不正的也難理解正的,估計還覺得你是個大傻子 。但凡定性了的人,一輩子幾乎不會轉過來。

別再無奈跟可憐他們。

人之初性本善,那是一開始,但隨著物質,隨著眼耳鼻舌身意,隨著色聲觸味相法,隨著習性,隨著貪嗔痴慢疑,一切都在襲成不同人格。

21樓:宇宇

各人業力不同,懷著險惡人心的人必是游向苦海的深淵,修好我們自己,遠離苦海。如果修到足夠強大,終有一天那些苦海中的人會向你游來請求度化!

22樓:騎驢少年

每個人的出身與經歷都是不同的。有一些道理、道義注定打動不了某些人,就像我們無法對所有人的悲喜感同身受。

人們總愛憑經驗,再輔以自身的喜惡辦事。再怎麼真摯的勸誡都不及行為習慣帶來的印象深刻。乙個不被自己的曾經所驗證,又不能直接為生活帶來起色的信仰,即使流傳了幾千年,又算得了什麼呢?

話又說回來,又有什麼信仰配得上「正道」二字?即使是所謂正統的儒家,也包含了控制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的糟粕,不然又何以能在古代被推崇備至呢?

人只要有慾望就會有惡念,慾望是永遠不會被除盡的。但我們不必為此過於傷神,行為所帶來的結果是大於想法的,只要每個人都能主觀上盡力壓制惡意,再輔以客觀上道德與法治的約束,這個社會就已經足夠美好了。

人生這條路上,絕大部分人都不算極端。在這裡,信什麼並不那麼重要,只要實際上能夠以各種方式壓制那些蠢蠢欲動惡行就足夠了。

23樓:真假慈悲

人間正道是滄桑。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只有不斷自我完善的人格。再往深一層想,有哪個人是天生的好人或者壞人,好人有好人的難處,壞人也有壞人的苦衷。

想在社會上立足,首先就要知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應該學會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盡量多的去幫助別人。

24樓:神策步虛

角度不同而已,如果你感同身受,你就不會覺得這個選擇是「惡」。不要試圖猜測別人的想法,也不要給別人下定義,貼標籤。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經歷,不知道他的心路歷程,哪怕是自我揣摩,也無法真正的體驗別人經歷過的痛苦,所以完全沒有必要站在道德高點去評價別人,就比如魯迅先生說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

做好自己,哪怕是見過最黑暗的人性,哪怕是經歷過人生的至暗時刻,依舊擁抱希望,擁抱光明,擁抱生活,這個才是我們該做的。

時間到了,我們各走各的路,是活在這個世上好還是死了好,只有神知道答案,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麼,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如果把世上每乙個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讓你去選擇,你可能還是願意選擇自己原來的那乙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Sunny、空氣、水和笑容,我們還需要什麼呢!———蘇格拉底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們修的是什麼?

江畔少年俠 每個人人生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自我修行,把自己變得更好,更純粹,更真實 能更好地在獨處時自洽而在群居的時候融洽,開心,充實 能真的做到不惑,隨心所欲而不踰矩 這樣的過程,首要任務就是看懂自我。 劉語絲Angela 人活著,就是一場修行。佛教中講 五毒 指的是貪,嗔,痴,慢,疑。而你人生的一...

為什麼會覺得人生就像一場夢一樣,感覺不真實

奮鬥 人生本來就像一場遊戲。有人在乙個看著可能成功的事件中去嘗試,看結果如何,可是失敗了。在乙個看著那個工作可能特別難乾甚至會失敗,可是幹著幹著發現了規律,認真去幹,居然奇蹟般地取得很大成功。感覺那女孩不能做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應父母的要求去試試交往,發現還可以,娶回家發現娶對了找到了一位賢妻良母。明...

如何評價「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達到真善,看到的一切都是美的」?

liudaxingtx 我覺得是人生觀的基本點吧,但修行一說略沉重了點,這種認知會有快樂幸福的基色嗎?我覺得難。後半句略認同,但更傾向於 酸甜苦辣皆是天賜,能豐富你的生命歷程,苦難即福緣 即顏回的那種簞食瓢飲之樂。人生短暫,當心無塵埃。 luckkxy 人生是一場修行,從我們呱呱落地,到學說話,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