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書和電影可以幫助第一次去香港的人了解香港本土文化?

時間 2021-05-06 22:55:42

1樓:

竟然沒有人提王家衛的60年代三部曲?《阿飛正傳》《花樣年華》《2046》,其中《阿飛正傳》對於港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可以看一下影評,還有97年的《春光乍洩》也有政治意味,值得一看。

2樓:

香港歷史博物館有個永久展廳,香港故事。6個部分,內容詳實,從史前介紹到97回歸。

3樓:Frances

陳冠中《香港三部曲》,《我這一代香港人》。推薦幾個學者:也斯(梁秉鈞),鄭樹森,小思(盧瑋鑾),黃子平。

推薦幾個作家:劉以鬯,也斯,西西,黃碧雲,陳寶禎,董啟章。

電影推薦《胭脂扣》,《天水圍的日與夜》,《新龍門客棧》,《旺角卡門》,《哪一天我們會飛》,《歲月神偷》,《家有喜事》,《狂舞派》。

4樓:這個傻瓜不太笨

《香港二十八總督》

我看了有7、8年,那時寫的還算不錯,可以對香港開端口後的歷史有個了解。這本書是通過港督在位的一些事,來講述香港的歷史。裡面會講一些香港地名的來歷,比如說彌敦道、軒尼詩道等,很有意思。

5樓:村上秋褲

對「第一次去香港的人」,我覺得從更直白和真實的文藝作品會更有助於整體上感受「香港之所以為香港」的氛圍,抽象和體悟的作品可能要在香港待多點時間才能感受到。

電影方面,很多作品都能體現香港的人文特色。因為是第一次到香港,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一些有名的地區,所以涉及諸多地點如銅鑼灣、尖沙咀、灣仔、旺角等的《古惑仔》系列值得看看。劇情是誇張的,城市面貌屬實。

茶室、街道、唐樓、建築特色,是本土文化非常有趣的一部分。

人文一點的如《天水圍的日與夜》,《歲月神偷》都很好,在提煉香港人的生活時很真誠,較大程度上真實反映了香港人日常生活及舊日情懷。

書籍方面不必看太文學的作品。看歐陽應霽的《香港味道》系列就很好,飲食文化是香港本土文化的重中之重。

我自己還喜歡看林奕華的書,語言很專欄化,非常易讀。不過他以批判為主。

謝 @windfuture 邀 :)

6樓:

街邊有檔報紙檔 (豆瓣)

鄉土香港 (豆瓣)

香港方物志 (豆瓣)

香港工程考 (豆瓣)

街角.人情—

我住石硤尾 (豆瓣)

我思故我在 (豆瓣)

薄扶林村 (豆瓣)

旺角街頭種高粱——香港風俗拾零 (豆瓣)

香江風月 (豆瓣)

港島街道百年 (豆瓣)

至於電影也是太多:

最近十多年的比如

杜琪峰《文雀》、《奪命金》等等等等

曾翠珊《大藍湖》

許鞍華的所有港產片

陳果的所有港產片

過去五六十年代中聯,新聯,光藝的大部份時裝粵語片/國語片。比如中聯的《危樓春曉》比如謝賢主演的《難兄難弟》,甚至邵氏的《七十二家房客》。他們沒有徹底完全的寫實,卻反應了不少現實問題。

戲看不完。慢慢來。

第一次去肯德基,怎麼才能裝的像不是第一次去?

想起好久之前的一件事。我想點兩個這樣的牛角包 不好意思,這是假的道具哦 櫃檯小哥哥就這麼笑著對我說 3 其實按照選單上的點就可以了,不要被道具迷惑了 臉皮薄,匿了 兜兜 很簡單的。一進去就喊服務員,給我來雙筷子,來份西紅柿炒雞蛋,雞蛋要炒得嫩點。然後等服務員來了,輕拍她屁股說,哎怎麼今天又是你啊,一...

和新的異性朋友第一次看電影,看完之後可以有哪些行程?一起吃飯吃什麼比較合適?

心理諮詢師陳文杰 作為女生其實你想的太多了,對於約會更多的是男生去主動做些什麼,女生只是配合而已。對於在感情上沒有什麼經驗的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最起碼現在有勇氣約自己喜歡的異性去看電影。你需要做的就是真實做自己,這是個原則,不要為了討好而特意的去改變自己,你可以告訴他這是你第一次約男孩子看電影,不知...

第一次去漫展的黑歷史有哪些?

春燭宙 哈哈哈哈哈17年的時候去出嘉德羅斯!因為是第一次所以不知道要裹胸 我覺得我平 也沒怎麼記住拍照的姿勢!有攝影拍了但是沒返圖,蒙了hhhh 暮雨伊尹 家鄉小城市,第一次去漫展是高中的時候,由於地方太小,結果35一張的票進去待了半個小時就被趕了出來換另一批進去。我? 江燃燃燃燃燃 瀉藥第一次去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