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藝品是否為工業設計的一部分?

時間 2021-05-30 17:59:15

1樓:基準設計-龔玟賓

手工藝品不屬於工業設計一部分。其實,工業設計是從手工藝設計發展來的,兩者都屬於產品設計。

2樓:

手工藝品不屬於工業設計一部分。其實,工業設計是從手工藝設計發展來的,兩者都屬於產品設計。

工業革命就是這個發展的起點。

工業革命前手工藝設計是主要的產品設計市場上流通的物品都是手工藝設計品每一件都很美但是每一件都很貴(彩繪漆盒,青花瓷等)。

工業革命後,人們開始用機器大量生產物品,這時的物品不僅仍具有一定的美學,而且比手工藝設計品便宜。特別是金融風暴後,人們更是重視工業設計。

簡單說就是手工藝設計是美但貴的產品設計,是落後的;工業設計是美但便宜的產品設計,是更適合現在和未來的產品設計。

所以總的來說,手工藝品不屬於工業設計的一部分,而是和工業設計同屬於產品設計。

3樓:吟遊無名

老媽做的菜,無論用上多少儀器分析出味道結構,食用最佳溫度,然後近乎完美地去模仿,不一樣終歸是不一樣的。正如手工藝品一樣,這裡面有一種情懷,是冰冷的工業沒辦法仿造的。手工藝品通過人的加工,掌紋溝壑的磋磨,指尖溫度的烘焙,多年手藝積累下來的直覺,難以避免的誤差,手工藝人世世代代的技術沉澱,這些元素構成了手工藝品獨一無二的特質,跟工業設計的東西可以說是雲泥之別。

所以主觀上來說,我才不希望手工藝品有個工業設計那麼冰冷的頭銜。

4樓:xun ye

從理論上講,是有不同,乙個是強調藝術的獨特性,乙個是強調大規模生產的可行性;但是從社會影響上講,有很多重疊的區域,比如說陶瓷往往是用一件手工藝品開模做批量生產;同時這位手工藝人的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看見和享用。從職業身份上看,很多設計師同時也是手工藝人,反之亦然。

5樓:D-IndulGe

工業設計的出現源於設計者和製造者的分離,手工業就是設計者和製造者同為一人的狀態。

我說答問題就答問題,哪來那麼多感想難麼多世界觀那麼多心懷天下,拯救傳統技藝…

真捉急…

6樓:王昊誠

出差途中,手打幾句。

手工藝,通過千百年的經驗和發展,在盡量不使用大型工業裝置完成。

而工業設計,大多是指為批量化生產而與大型機器協同合作的設計思路。

當下,手工藝復興似乎成了一種新的潮流,陶瓷,茶具,布藝,皮具,甚至家具都越來越崇尚手工,連廣告詞也拋棄掉那些「進口,大廠,流行」等詞彙,走向了「溫暖,純手工,自然」等返璞歸真的詞語。在富足的區域,去工業化慢慢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國內農村或偏遠地區勞動力相對剩餘「把買機器修機器的錢,還給手工藝人」是我常常聽到的支援手工藝的口號。

兩者的關係若即若離,

社會生產力不足,需求增大時。我們會投入工業大生產的懷抱,更低價,更高產,更標準化。

當社會富足,我們又開始懷念手工藝,溫暖,個性,自然。

兩者又互相汲取養分,

有時工業設計需要讓產品更富文化,更富情感,要模仿手工藝的痕跡,甚至加入手工藝的成分。

有時手工藝為了凸顯其手工的重點,學習工業設計的流程化與管理。

兩者永遠都會互相交替。

就像今天有個新聞,說10年後筆要被淘汰,我是不相信的。

同樣,在未來,哪怕人手一架家用飛行器的時候,玻璃杯永遠存在,陶製茶具也會一直流傳。

到哪天,家居都變得智慧型,你能讓廚房自動做好一頓飯菜讓機械人送到你桌邊,但我坐的那把椅子,或許依然是張單純而舒適的木椅。

人總是喜歡變化的。這樣就很好,因為沒有東西代表永恆。

手工藝品可以量產嗎?怎麼做到的?

誒呀 小的木雕有木雕機可以做的,乙個軸旋轉木棒,另外兩軸控制刀具上下和前後走,聯動起來,只要形狀不太複雜,沒那麼多鏤空什麼的都可以.而且有多工位一次做好幾個的機器.在做佛像木雕的行業應該很普遍了,把手工做的三維掃瞄出來,或者用三維軟體畫出來,然後木雕機軟體會生成刀路自動加工,你只需要準備木棒裝機器上...

一些可以被現代工藝生產出來的傳統手工藝品,其傳統技藝是否還有傳承的必要?

狗頭人 先要想清楚機器和手工的關係。沒有手工何來機器?機器很大程度上是模擬手工的過程。由此不難看出兩者的優劣。機器 可重複性強,學習速度快,不易疲勞,可代替人工做危險的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人工 創新性強 人工能指導機器的發展,在一些尚不成熟的方面人工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已經研究成熟的方面...

東京攻略 報告,這裡有最好看的文具和手工藝品

熊大夢 視覺還是mac比較好,缺點是不能用sai,容易發熱,這是蘋果的通病。但是優點更多,裝軟體很方便,預覽功能,最重要的當然是顏色,這對做視覺非常重要。 啊橘惹 謝.邀 我認為對於不玩遊戲並且是視覺傳達專業的題主來說,選擇macbook pro 更加好,雖然不知道戴爾那款電腦的螢幕色彩顯示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