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幾歲開始帶ta出國旅遊比較合適?

時間 2021-05-30 08:55:33

1樓:

我家寶寶,1歲左右去了香港和澳門,1歲半全家去了台灣,2歲3個月去了日本,2歲半去了美國,有吵鬧的,但是還算乖,一路比較好奇,時差調整比大人還好。現在快3歲了想著去新加坡玩一下。主要是考慮周全一點,像發燒,拉肚子的藥一定要備齊。

為什麼帶孩子去這麼遠了,因為我和她爸爸想出去玩,不好意思把娃丟給老人。比較辛苦,但是在日本和美國跟當地的小朋友玩的很開心,回到家也見到外國小朋友不同膚色的人,一定都不詫異。其它開闊眼見什麼的沒有發現。

但是記得去日本喂鴿子,被鴿子啄了,記得喂日本大阪公園的小鹿。

2樓:

不限制年齡的,只要別累到孩子,帶齊各種藥品就好。在國外找藥店買藥比較麻煩,主要是藥名是專業術語,病情也是,一般翻譯軟體搞不定。萬一需要住院就麻煩了,流程手續和費用都很讓人頭大。

3樓:

題目問的是出國。我覺得2歲以後帶著旅行都有一定意義,但是出國不一樣。

日韓,東南亞甚至澳洲這種,就是讓孩子感受到國外的感覺,小學就可以帶出去。

但是歐洲這種歷史文化厚重的地方,還是初中以後再去吧。

4樓:bahesteven

從一歲開始我就帶著女兒出門了。兩歲時去了黃龍和九寨溝,三歲去了港澳和泰國,四歲不到就去了十多個省,現在準備帶她去台灣。為什麼帶著她?

我就喜歡給我那顏值很高的女兒拍照。很多人說小孩太小記不住,我們需要小孩記住什麼?小孩開心,我們陪著小孩開心,這就足夠了。

5樓:肉肉叮媽媽

寶寶9個月,我和他爸爸就帶他去了趟日本,當初定製這趟行程的時候,並沒有考慮說給他開闊眼界之類的,就是單純的我們想去旅行了,但又捨不得他,所以就帶他一起,雖然一路有很多的辛苦跟不便,但也留下了許多一家人的美好回憶

6樓:

我娃7個月的時候帶著去了香港、澳門,1歲去了烏鎮,2歲去了三亞、桂林、3歲去了東北。這一路我感覺娃很乖啊,喜歡看一切新奇的東西、新奇的人們,新奇的景色,累了就在自己的嬰兒車上睡覺,我推著他。在香港的時候他會在星光大道摸著乙個個拓印,在威尼斯人看奇怪的好像藍天一樣流動的屋頂,在亞龍灣沙灘上第一次看見大海和細細的沙的時候,害羞的他忍不住大聲對著海面喊起來:

大海,我來啦~~在桂林玩竹筏漂流玩的興奮不已,在東北打雪仗打到不想回家……我相信這些雖然他以後未必記得,但是當時的他應該是開心的。這就夠了。今年夏天我還打算繼續帶著娃出去。

但是出國卻不敢嘗試。我自己曾在國外水土不服上吐下瀉高燒乙個禮拜,對孩子不敢貿然嘗試。

7樓:

先帶孩子遊自己城市及周邊體驗體驗,再去國內其它地區,如果自己在大城市就考慮去小地方,反之亦然。不要只是坐大巴去景點到此一遊,如果能深入當地人的生活最好。如果國內玩得差不多了,小孩子也適應這種經歷,出國玩就水到渠成了。

8樓:Ella

因為自身原因寶寶五個月就辦了簽證出國,一歲時候也去過。給我最大的感受:首先是對於媽媽,帶孩子本來就辛苦,多少會覺得被綁在家裡。

出去玩雖然過程累一些,但可以放鬆壓力,有種充電的感覺,覺得自己精力更充沛了(媽媽的情緒對於孩子很重要,想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媽媽自己也要成為乙個快樂的人)。對於孩子來說,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熱鬧,比起經常呆在家,出了門更有活力了吧,也不認生。因為孩子太小,最大的感受在於媽媽,只要孩子體質沒問題,多出去總是好的。

很多人看我家孩子都說很乖,問我是不是經常帶孩子出門,我覺得多少有關係吧。以後也會經常帶孩子旅遊。

9樓:蘑菇

我感覺只要自己想去的地方,就可以帶著寶寶去,這樣不會影響自己的旅行計畫,也避免了把寶寶丟給老人的狀態,小孩子從小就有了認識世界感知世界的能力,重要的不是記住什麼,而是在她探索身邊事物的時候給了她足夠的空間滿足好奇心~

10樓:

很多的建築、文物、風景欣賞起來實際上是需要閱歷的,孩子太小,不一定能看得懂。多帶孩子去看些與自己的生活環境差異較大的自然風光要比看人文景觀好得多。我記得我12歲的時候第一次去北京,看天安門、長城之類的景點完全無感,因為電視上見得太多了,毫無新鮮感。

反而是坐火車經過洞庭湖,看見浩瀚的湖水印象更深刻些

11樓:

旅遊時候經常看到車上船上飛機上哭個沒完的孩子,家長一點辦法也沒有,周圍想睡覺的人都恨得不行。孩子太小就不要遠走了,體力精力有限還容易生病。家長尋開心何必讓孩子受罪。

我們那有一家大人帶孩子去旅遊,乙個沒看住被人販子拐走了,家長一輩子都後悔。

12樓:滿滿甜甜

這個得看個人情況啦。

我們人在歐洲夫妻自己帶孩子無長輩無保姆老公全職工作我之前工作現在休假到寶寶入托為止再回去上班。

從懷孕開始到孩子現在一歲多每年6-8次短途旅行不間斷三五天到一周十天不等飛機大巴小車火車輪船… 全都坐過。只是因為旅遊是我們夫妻倆的習慣認識五年多以來一直如此所以現在也帶著孩子遊歐洲。

其實這樣旅行的意義除了讓他增長見識了解世界更多是提高自己處理狀況的能力。這邊夫妻倆帶三個孩子出行的比比皆是小到還不會翻身大到頭十歲的都有都是一步步鍛鍊磨合出來的吧。

萬事開頭難 nothing is impossible 只要有想法有計畫就能做到。

帶好常用藥和應急包貼身衣物嬰兒食品和奶粉尿布之類的歐洲都比較好買經常出出門從近距離短途到遠距離長途循序漸進最終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13樓:張釗鋒

出國可以增加孩子視野,

同時學到西方的糟粕

取其精華

去除糟粕

愛,永遠

父愛,偉大

最好帶他去學習參觀學校的環境,讓其有著美好憧憬,奮鬥目標,鬥志昂揚。

14樓:陸嘉

我覺得要看多大的娃。小孩子太小,要考慮得問題太多了。

1.要協調娃的作息時間。比如幾個月大的娃一天要睡好2-3個覺,睡醒了還有吃飯,沖奶等事情。能在娃醒的時候看到風光,而不是呼呼大睡的時候,要很仔細的計畫。

2. 要攜帶的東西太多。娃在外面,肯定要帶尿不濕的,奶瓶,換的衣服,都要隨身攜帶,因為你弄不清楚什麼時候娃就要用。

兩個人帶乙個娃,乙個大人負責娃,另乙個大人負責娃的東西,我覺得旅遊的質量不高。

3.國內的環境不適合帶娃出門。很多人用嬰兒車推著娃走,但國內有好多好多的地方都有台階,這個設定真的很不友好,嬰兒車要抬的。

領娃出門旅遊,至少要在5歲以上,不是考慮能不能記住的問題,而是沒有可行性。

15樓:Yun Hao

帶孩子出去旅遊就主要圍繞孩子,別想著自己還要去什麼地方逛逛這麼個意思,大城市的孩子行程安排主要以接近大自然為主,小地方的孩子多去去迪斯尼之類的吧。

旅行的意義對於大人也一樣,去別人生活的地方看不同的生活方式,孩子不被關在家裡,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學會和陌生人相處,學會處理一些應急狀態。

在你們經濟能負擔的情況下,又不怕麻煩願意讓孩子接觸更廣闊的世界,出國旅行不失為是乙個好選擇,許多國外的景點博物館人相對較少,許多地方也會對有孩子的父母提供更可能多的優待和照顧。

或者你們先去玩一次,覺得意猶未盡再帶上孩子一起再去,也是極好的。

16樓:

帶孩子去旅遊,最主要的是為自己製造和孩子的美好回憶。俗話說,無論是養兒或是養女千日,終需一別。孩子能收穫什麼,是孩子的事情,有的坐在家裡都能知曉天地,有的滿世界遊學,都也只是宅在房間裡。

別為小孩想太多,為自己想一想,這其實也是解放孩子。

17樓:李想

應該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你可以再寶貝不同的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目的地去旅行,即讓自己經歷了也讓孩子成長了,經常旅遊也有利於孩子的頭腦發育、讓其見到更新鮮的東西、產生更多的興趣。

18樓:

只要目的不是功利式的,到此一遊拍照留念,就有意義,體驗不同的生活,開闊眼界永遠都有意義。

有一次,我在巴士上,對面是個外國小女孩,偶爾會叫兩聲,其實也不算吵鬧,他爸爸趴在她耳邊提醒,她就安靜下來。

另乙個故事是聽來的。在海關,乙個媽媽響亮地對兒子說:「你給我聽話,現在是在中國了,我可以揍你,不違法!」

除了風景,不同地方的衣食住行、語言,有大人照顧著去體驗見識,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19樓:無閒閒

春節帶娃(1歲半)和老人去了趟日韓,有老有小就選了郵輪遊,沒那麼累,我覺得看自己的經濟能力、體力和意願吧,都高就帶著去,意義這事是大人較真的玩意兒。

我自己的女兒8個月的時候跟著我出差北京,在公園裡第一次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小朋友和她say hi,從此看到比自己大的小朋友就喜歡上去握手,湊著玩,當然大部分中國娃娃會往後縮就是了,去更多的地方和見更多不同的事物、景色、人,對從1歲到100歲的個體都是有好處的,我也不確定她長大能記得多少,有什麼關係呢,我只不過換了種陪伴她的方式而已。

20樓: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出國多看看還是比較好的,畢竟見得多,才能了解的更多。不過小孩子太小的時候,沒有必要出國,不然孩子也記不住太多的東西;如果只是為了讓孩子玩,還不如就近找一些旅遊地區去玩;在孩子的世界裡,什麼都是好玩的。

21樓:Shimizumint

帶孩子出國,本還是帶孩子出門的一種。只是從認識觸控「這是草、這是野花、這是小貓……」擴充套件到體驗「這是美國、這是英國、這是日本……」

說到底都是讓孩子感受到,乙個更大的世界的過程。認識世界需要年齡限制麼?我覺得不需要什麼年齡限制,考慮一下接受程度就可以了。

譬如最初,尚在襁褓的階段可以考慮近處,讓人感到舒適,且不用太多活動的地方(一直抱著很累你要想到這個問題……)。

會走會跑之後,近郊森林公園等貼近大自然,可供上躥下跳掘地三尺欺松鼠霸松果的地方可能會有助於發展他對「體驗」和「出門」的興趣。

(在孩子對「出門」和「體驗」沒有概念的時候就貿然帶他到家鄉情況迥異的地方,我覺得還是頗有風險的……更好的話不用太擔心,但若是情況稍差,產生陰影那就……所以請盡量一步步來,不要急於求成。)

在建立興趣後的最初階段,推薦還是以能參與的地方為主。能吃能玩能跑能摸至少要佔乙個,這個階段的常見錯誤就是帶小孩子去長城和故宮……三四歲孩子累個半死餓的要命看了一堆屁股,不煩才怪。

到更大一點就可以參考他的興趣,彼此交流著來選擇去哪兒了。譬如我的幼弟(4歲)十分喜愛歷史——在南韓帶他去了昌德宮和韓屋村,我們兩個姐姐一路給他講解方子陛下和德惠姬的故事,一路都很開心。

總而言之就是個謹慎、穩妥、持續交流的過程。

成熟的旅遊地不一定是親子遊的好去處,在事先謀劃行程的每一步上,最好都分別站在自己和孩子的角度上來考慮一下。你們一起去玩兒,彼此是平等的,做父母的一般不會只顧自己不顧孩子,當然也不要光孩子高興自己卻在不經意中流露出無聊的感覺,孩子會很介意的;大家都開心才是好行程。

簡單推薦幾個3歲以上比較適用的地方:

北京附近 — 冬天的承德,春天的趙縣。冬天的避暑山莊可以滑冰車打冰溜兒,三人冰車什麼的安全係數足夠,滑一次夠回去吹好久(我就是這麼淺薄)。湖面都凍了個結實,裹成球的人可以在冰上四處亂竄,4小時左右車程也比較可以接受;趙縣三月開始梨花桃花趙州橋撈蝌蚪(您放心那水還沒我腳脖子深),回去也能跟小朋友吹好久……

上海附近 — 常州不錯的,女孩子去看梳蓖的體驗作坊,男孩子去看看恐龍園。

廣州附近 — 要不就去長隆吧……(莫打我!)

日本關東、日本東北、南韓首爾-仁川、日本沖繩、帛琉、夏威夷、美國東北部(可能得除掉NY跟Boston)同樣也是頗為不錯的選擇。不過太小的小朋友去熱帶國家還是盡量小心一些,盡量選擇那些不那麼旅遊勝地,擁有更多本土居民的地方可能會更好。

以上,祝你們玩的開心

孩子從幾歲開始學書法?

城北徐公 個人覺得小學二三年級吧,能學著控制住筆,太小的孩子一是坐不住二是拿筆沒什麼力氣 主要還是看喜不喜歡學,不喜歡的逼著打著也學不好,喜歡學的找個好老師堅持學下去會很好 runrunhu 答案 越早越好。理解 1 書法是什麼?買點專業書自己先理解。或找個好老師,雖然很難找。2 為什麼學書法?書法...

孩子從幾歲開始就可以打了

五個饃饃片 孩子開始扔東西,手機,遙控器,玩具等等。扔東西的原因會有 不想玩了,訊號不好,扔到地下感覺好玩,無聊了就扔一下 第一次我告訴她 不許扔,不玩了給爸爸或者媽媽 第二次我給她說 再扔就要挨打 第三次在屁股上打了一下。當天沒有再扔。第二天又扔遙控器,又在手上打了一下。不扔了。不過我感覺打不是好...

孩子從幾歲開始練習擊劍比較合適?

nxp2018 一般三歲左右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就很強了,所以三歲多四歲的孩子練習擊劍就特別合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練習擊劍對孩子的專注力,協調性,理解能力,模仿能力,融入團隊的能力都是乙個很好的提高,還能鍛鍊一對一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偶然一次去到萬國體育,裡面就有很多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練習,乙個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