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建築和你有緊密的個人聯絡?

時間 2021-05-29 22:22:55

1樓:白子

看到這個問題,腦海中出現的第乙個建築就是村口的奎星閣(魁星閣)。一來它位於村口,是村莊的門面和象徵,二來這裡也是我村小之所在,幾乎可以說是我們童年活動中心。奎星閣幾乎陪伴了村里每個孩子的小學時光,我們在樓下學習(三年級的時候,學校教學樓拆除重建,整個學校都孩子在奎星閣裡學習了一學期)、嬉戲,在小學即將結束的時候,又都鄭重其事的在樓下留下畢業照,可以說,奎星閣是我們童年記憶的背景。

2樓:

哇,這個問題我一定要強答一波

答主從小黑龍江長大,老家是遼寧的

小時候我爺總跟我講老家那邊的事

「咱老家在遼寧北鎮縣,咱家後山上有兩座塔,將來等你大了,爺爺帶你回老家看看」

那時候我可能還沒上小學,但不知為啥對爺爺的這句話印象特別深後來漸漸對古建築產了興趣

大學時看樓慶西老師寫的《中國古建築二十講》

裡面有一張插圖就是遼寧北鎮崇興寺雙塔

看到那一刻我知道這就是我爺說的雙塔

老家的房子也就在山下

上幾張圖(侵刪)

6.19

3樓:明媚桑

十多年前,我們縣一座有百年歷史的中學擴建,強行徵收了我太爺爺那輩的老屋,只分了幾套沒房產證的房子,還欠幾套房子沒給……這個算不算?聽說lyf和炮王拍的電影差點在這個學校取景。

哦對了,tst和我家是鄰居至於有沒有交情,老一輩都走的差不多了,這就不知道了。

4樓:Manuel Du

西安鼓樓

小的時候自打記事起,就記得在鼓樓對面竹芭市旁馬坊門住。

那個時候鼓樓南面還沒有廣場沒有金拱門,只有一排排很老的平房,西邊那排最北邊挨著鼓樓的就是花家酸湯水餃。到現在還是西安酸湯水餃界的傳說,不過平房拆了就找不到了。

那時候爸爸媽媽會時不時帶著我去北院門裡轉轉,買點好吃的,進出出來都要從鼓樓的門洞裡過去。小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沒有什麼玩的,但是鼓樓的門洞是良好的回聲器,所有的小朋友路過都會在鼓樓那牙長的門洞裡大聲的喊,就為了可憐兮兮的聽那如擂鼓的回聲。

後來家裡搬到蓮湖路了,離鼓樓就遠了。

剛搬走的時候我還在五味十字小學念書,大概過了一年才轉學,還記得竹芭市裡是西安最早賣肉夾饃的樊記老店所在。媽媽每次到學校門口接我,會隔三差五的在這裡買個肉夾饃給我吃,她捨不得吃。

從樊記到鼓樓,我往往只能吃幾口,但是每次過鼓樓的時候都會停下嘴裡的美味,扯著嗓子大喊幾聲,生怕少聽一秒吃了虧。

轉學以後就很少再來看看鼓樓了。

上大學了帶著外地的同學來北院門吃小吃,才驚奇的發現鼓樓下面的門洞不讓走了,拿鐵欄杆都攔住了,想聽回聲也聽不到了。

現在我住的地方離鼓樓兩三站的距離,每天上班也會在公車上看看鼓樓的樣子。

文武聖地,聲聞於天圖侵刪

5樓:夢想成真

我是乙個喜歡古代的人,我常常覺得現在的世界讓我覺得有點隔膜,很多別人感興趣的我覺得我都不熱衷,我就往古典的,古風猶存的地方去,我就覺得親切,

6樓:元首

廣州估計當地人要恨死我家祖輩的。。。

可是我也沒有辦法。。。

清初順治七年,被朝廷封為「平南王」的尚可喜,率領數萬清兵圍攻廣州城。攻入廣州後,尚可喜便佔據提督府作為自己的府第,大興土木加以擴建樓台,把提督府改造成赫赫有名的「平南王府」。這也是當時廣東最高權力之地。

據史料記載,將軍樓就位於今天的廣德路和將軍東、西路一帶,和今天的廣東迎賓館連成一片。廣東將軍署的大門向南,迎賓館則是後院。

歷史上的事兒不好說,不過漢奸這個罵名是擔定了。

憂傷。。。

還真不是自己找的漢奸祖宗。。。是真的。。。宗譜上某的大名赫然在目。。。

唐大明宮遺址,麟德殿。

父親家的老房子就在這麟德殿的夯土殿基上。村子口還有麟德殿的大石碑,小時候我還爬過,我還記得有個叫胡博文的大哥哥帶著我在附近瘋玩,還有村口小賣店裡的一毛錢好幾塊的奶糖,現在再也沒吃過了。

7樓:「已登出」

不知道算不算離題,因為嚴格來說已經算不上歷史建築了…………小時候看幼兒百科全書就知道Murano古城,感覺很可惜再大一點,知道了那首出塞,非常納悶也非常憤怒,漢人為什麼要毀滅這個美麗的城市,多大仇啊

高上語文課,知道了季羨林和吐火羅人,也大大增加了我對古代西域和中亞的興趣,雖然條件有限,知道的非常少,分不清各種民族,中二病發作的時候還會說自己就是吐火羅人

再到大學,知道了Murano就是吐火羅人的國家……感覺乙個線索把前後時空串聯了起來,那個遺跡,好像早就在默默地預示著什麼

這或許就是pratitya(緣)吧

8樓:葉子

小學是在我們當地的學宮,重建於清嘉慶年間。

年年都說木構損壞很嚴重,六年級時候大殿差點說要塌了https://

9樓:山有扶蘇

這個相信不少搞建築的都聽過,山西應縣木塔,又名佛宮寺釋迦塔,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2023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2023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2023年,釋迦塔獲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釋迦塔塔高67.31公尺,底層直徑30.27公尺,呈平面八角形。

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公尺,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2023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是現存最高的木結構樓閣式佛塔。

全塔整體架構所用全為木材,沒用一根鐵釘,全塔共應用54種斗拱,被稱為「中國古建築斗拱博物館」。國家文物局對釋迦塔的評價是,現存世界木結構建設史上最典型的例項,中國建築發展上最有價值的座標,抗震避雷等科學領域研究的知識寶庫,考證乙個時代經濟文化發展的一部「史典」。

作為乙個在這個北地偏僻小城度過幾乎20年的人,也見證了這座已近千年的古塔的變遷,圍繞著這座木塔有太多太多的記憶,一代又一代塔鄉人看著它長大,不少人對這座默默矗立在那裡的古塔都有著特殊的感情。前幾天四川木塔因火災燒毀,看到新聞的第一反應真的是心都咯噔一下,還好不是,也希望以後能加強保護,讓它守護我們久一點。

10樓:李琮

昇平署戲樓,我高中的中校區(雖然我本人一天都沒在那兒上過課)花神殿舊址,我高中的北校區(我在那兒呆了3年)故宮,就在高中東邊一點兒,以前跑1500都是從西華門到午門再回西華門,男生沿著城牆,女生沿著筒子河邊。再跑長距離的則是學校-西華門-午門-端門-天安門-南長街-學校

太液池,離我的高中一牆之隔……一道紅牆分隔開學校與和諧之地。當時上體育課還有人墊排球墊過牆,結果自然是,球不可能回來……學校裡比外面都低一層,學校共3層,3層實際是外面的2層。3層最西有個平台,站上去能整個看到太液池,不過沒人上去過,某老師曾說大家別上去,否則對面有狙擊手……

李大釗故居(算不上古建築),在我姥爺家胡同裡,我小時候那兒就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雜院。

11樓:紅茶魔術貓

凡爾登花園(黃浦區文物保護單位),陝西南路39弄,2023年——祖宅,房子還在。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灘6號,2023年——幼兒園托班,周歲到三歲。

日清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灘5號,2023年——家長單位,一直到小學畢業,每天下課後做作業的地方。

鹽業大樓(黃浦區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東路280號,2023年——小學四年級一年。學校擴張後教室不足,從對面六十七中學借了一層樓安置學生。

12樓:螺旋真理

天津市重慶道金邦平舊居(五大道近代建築群組成部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的舊居;天津市「英國文法學校」舊址(五大道近代建築群組成部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天津市第二十中學),也是我的高中母校;天津市勸業場(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打小就在那裡買東西。

13樓:涼宮春日孝順女

明城牆很多南京人都是在城牆倒影下長大的,看著牆上的藤蔓一年年枯萎和發芽,手指掠過牆磚上工匠和官吏的名字,在城牆上下散步,奔跑,嬉遊…

日本古建築的屋頂有幾種風格?

櫼櫨落 泥轟的宮殿 神社主要有四種基本屋頂形式 寄棟造 入母屋造 切妻造和寶形造。一 寄棟造 相當於廡殿頂 二 入母屋造 相當於歇山頂 三 切妻造 相當於懸山頂 四 寶形造 相當於攢尖,多用於不大的四方形塔 樓閣式建築 屋面的結構主要有這幾種 一 茅葺 二 瓦葺 瓦葺主要有三種,本瓦葺 行基葺 棧瓦...

古建築測繪實習有什麼值得一帶的東西?

既然是測繪實習那工具類應該都是學校準備吧,再推薦點個人物品如果要上天花 多點一次性口罩 一套你不打算再穿的或者耐髒的衣服 長袖長褲,或者短袖加冰袖 畫測稿裝備 小馬扎 畫夾 大遮陽帽 冰袖 還有帶電腦過去的話一定要有鍵盤膜和注意防塵,我電腦回來感覺進了一噸的土 想到再補充 測量工具及記錄工具的類目取...

杜絕私聯的方法有哪些?

知道不知道知道 從06年到16年,akb和文春的戰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而在這麼多的戰鬥中,akb就從來沒有贏過。所以,你說打算杜絕sl?還是來聊聊你的上乙個願望吧。 我就是大條 一人一票,投票實名制不現實,那得少賺多少錢啊,還沒出村呢,這麼標榜自己,太冒險了吧。想想暴雪當初封魔獸外掛程式,人家捨得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