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鹽湖」能夠形成「天空之鏡」效果?

時間 2021-05-11 13:44:04

1樓:溜達

馬來西亞瓜拉雪蘭新發現的一片天空之境,其實就是灘塗,在農曆正月十五前後,都可以看到,這可能是較低成本的天空之境,吉隆坡機場過去車程1個小時左右。然後坐船過去。

所以大家答案說的,面積大,固液混合,水淺且平整,基本就可以滿足了。

然而又要交通方便又要滿足上述條件就較為難得。

2樓:鹽水鴨

都沒說到點子上。

這種地方一般叫鹽灘,不是鹽湖。

經常能看到在鹽灘上拍出「天空之境」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鹽灘地勢平,不平的地方也被鹽抹平了。下的雨會淺淺地鋪在鹽灘上,走在上面仙風道骨的挺有意思。

二是飽和鹽水不容易蒸發,下一場雨能存挺長時間。有些大鹽灘甚至在冬季這半年(日照短,氣溫低,空氣相對濕度高)都是蓋著一層特別淺的飽和鹽水蒸不掉,夏天才蒸發成一層鹽殼。景致持久,比路邊水坑方便拍攝。

下面兩圖是冬天和夏天的邦納維爾鹽灘,在美國猶他州。

3樓:

天空之境好裝逼的詞,無非就是雨後趕快找積水,室內找反光的地面……重點是機位得夠低,能多低就多低……下面都是手機隨便拍的……

4樓:C-yoshine

雨後路邊積水,隨手拍了幾張,感覺與天空之鏡相近。

答案,高票回答已經解釋得挺好了。只是覺得只要留心,很多地方都可以拍出同樣的效果。

5樓:謝秋

其實並不知道怎麼正經回答

不過還是想分一波鹽湖的美圖

先上圖無濾鏡

青海茶卡鹽湖

有點陰天不過中午也有天晴了

其實我最服的還是茶卡鹽湖的廁所貼牌

6樓:盧勃

原因有四:

1. 水淺,流動輕微,以至於無法產生較大波浪。

2. 鹽溶液的表面張力隨著濃度增長,表面張力增大。所以比一般的水更難產生表面波紋。(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中,以「稠」來描述鹽湖的水)

3. 範圍大,導致就算從遠處拍,也能倒影整個天空,從而容易營造巨集大的意境。

4. 湖底是白色,無法形成倒影的部分的亮度和有倒影的部分亮度差異不大。

7樓:

水淺,無波,再加特定的光線。這些條件自然下比較難,人工相對容易滿足,波爾多的鏡面廣場Le Miroir d'eau就有這個效果,池子非常非常得淺,只有幾厘公尺。

8樓:Arthur Wang

上個月,我第一次看到黃河,心情激動難以形容,掏出我高大上的Android來拍了張全景~當地人說我運氣不好,這幾天河水有些渾濁……

9樓:

大家回答的都很感性。物理上來說, 這叫開爾文-亥姆霍茲不穩定性。風速小於閾值是關鍵,另外,高表面張力也會阻止不穩定出現。其他的都是鬼扯。

10樓:

因為鹽湖的鹽沉積之後,能夠在人眼可及範圍內形成高差很小的平面。而一般的平地看起來平實際兩點間高差還是很大的。之前看過紀錄片,鹽湖幾千公尺距離兩點高差幾公釐(憑記憶打的,不一定準確)。

而且鹽湖不是一直都鏡面,形成它還有乙個很重要原因是必須有一定厚度的積水,沒有水就是一片白茫茫的地而已。

為什麼海底火山爆發能夠形成海島?

高能宋老師 最初,海底火山隱沒於水下,一般面積不大,坡度較陡。經過不斷噴發,火山噴發出的熔岩逐漸向上堆積,形成了水下的山丘 石柱。經過幾千年甚至幾十萬年,噴發物越積越多,越堆越高,隱藏於水下的海山終於露出海面,形成了島嶼,這就是火山島。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火山爆發都會形成海島,火山島一經形成也不是一成...

宇宙為什麼要形成?它是怎麼形成的?

羅由來 說個想法,僅僅是想法而已,宇宙是乙個作品,我們是這個作品的一部分。這個宇宙的形成是按照宇宙自己的創作方式一步步創造出來的。 斯卡布羅集市精靈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宇宙也是如此,為啥?為了擺脫束縛,獲得自由,就必須先忍受約束,大家聚在一起,匯集能量,達到一定程度急劇釋放和爆發,獲得真正的自...

為什麼會形成近視?

皮腦溼 1.習慣與環境因素。長時間近距離工作,如看書寫字,雕刻,修理精密儀器等。睫狀肌持續緊張。發生痙攣狀態。這種痙攣狀態在看遠的時候調節不能放鬆,晶狀體一直保持前凸的形狀。外界光線通過眼屈光間質時,由於屈折力增加而成像在視網膜前。看遠不清楚,看近清楚。眼睛為了適應這種視近環境促使視軸延長。2.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