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儒家最大的挑戰在什麼地方?

時間 2021-05-11 11:33:34

1樓:

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流俗面前,比儒家更硬核,更不妥協。

舉個例子:

《論語》: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禮記》: 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

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

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這是儒家的不食。和一般人相比,已經很硬核了。

《雜阿含經》卷1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謂

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觸?謂此諸食愛因、愛集、愛生、愛觸。此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謂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觸。此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觸?謂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觸,此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觸?

謂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觸。六入處集是觸集,觸集是受集,受集是愛集,愛集是食集,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如是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食滅,食滅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這是佛教的滅食。

2樓:普波居士

歷代以來,能夠修學佛法的都是鴻學大儒,沒聽說市井之徒研究佛學的。佛經翻譯都是有學問很深的儒家學者參與,所以每部佛經的文字修辭都非常優美恰當。因此古人常說:

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 。

佛學與儒學已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很多成語、俗語、歇後語都是來自佛學,這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文化。

這裡不存在挑戰分歧之類的說法。

3樓:

悖逆儒家道德、人倫、禮義觀念。

佛在西域,言妖路遠,漢譯胡書,恣其假託。故使不忠不孝,削髮而揖君親;游手遊食,易服以逃租賦。演其妖書,述其邪法,偽啟三途,謬張六道,恐嚇愚夫,詐欺庸品。

凡百黎庶,通識者稀,不察根源,信其矯詐。乃追既往之罪,虛規將來之福。布施一錢,希萬倍之報;持齋一日,冀百日之糧。

遂使愚迷,妄求功德,不憚科禁,輕犯憲章。其有造作惡逆,身墜刑網,方乃獄中禮佛,口誦佛經,晝夜忘疲,規免其罪。且生死壽夭,由於自然;刑德威福,關之人主;乃謂貧富貴賤,功業所招。

而愚僧矯詐,皆雲由佛。竊人主之權,擅造化之力,其為害政,良可悲矣!

4樓:東坡讚美玲

我認為是對待家庭的態度。

不過往深處說,其實兩者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佛教指出的最高位的層次,往往意味著要出家,而儒家何嘗不是如此。王者無家,以天下為家。

Galgame 的樂趣在什麼地方?

選擇自己喜歡的環境帶入進去。認識遊戲裡的角色,和她們相知到相愛,獲得情感的體驗。這裡的關鍵就是代入感,越是認真的把遊戲當成自己的人生去規劃的話,喜怒哀樂的情感越是深。有的遊戲引發我們對人生社會的思考。 INFP 樂趣在於多種選擇性,剛開始玩時感覺像動漫一樣。但和動漫不同,隨著選擇,也會影響劇情。讓自...

養貓的辛苦在什麼地方?

啦啦 調皮,太讓人操心,每天早上倒貓糧,喂貓草,換水,鏟屎,閒的沒事要跟他玩,喂他零食,晚上還要倒貓糧,換水,還要每天觀察他有沒有不對勁的地方,集了我的寵愛溺愛於一身,誰讓他那麼可愛呢。沒考上高中,為了他,去外地4個小時才能到的3 2學校,去學獸醫,以後當寵物醫生 papafox貓咪奶爸 不想讓它死...

Thom Browne 的衣服優質在什麼地方?

gaga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改為貴在什麼地方,質量的話的確不優.運動服在初期買過一件,襯衣買四件穿爛了兩件,我也正常穿啊,別的品牌也沒爛啊,就tb 這樣 西裝現在搞一套也一萬五到兩萬,我覺得是不值的,海淘sale 基本在8000hkd 左右也可能搞到一套,這也就接受範圍了 總結 奢侈品都是沒有價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