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什麼時候會恢復?

時間 2021-05-08 16:44:21

1樓:黃虎文創

此次疫情,對旅遊行業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但「危中有考驗,危中有機」,旅遊活動並沒有消失,而是被延緩到達。在損失成為既成事實的情況下,要頂住壓力,找對方向、發展模式,就能在疫情後佔據先機。

從2023年6月開始市內遊和周邊遊已經逐漸恢復,8月跨省遊逐漸恢復,目前疫情基本可控,旅遊業會迎來一次報復性恢復。

2樓:cdd

省內現在已經開始流通了

國內看中秋國慶會恢復到什麼程度

海外的話,最起碼明年了

(年前離開省內旅行社,想跳槽海外的我,真是太慘了)

3樓:億友

疫情之前最嚴重的時候,對全國旅遊是一次重創,但伴隨著疫情逐步的得到控制,旅遊也在慢慢的在恢復,五一假期期間的旅遊就一次很高的證明,疫情依然存在,旅遊問題的變數就在於疫情完全結束,方可無礙!

全球旅遊行業也是如此,目前看全國各個國家對待疫情的重視程度來說,不夠重視,還有可能是醫療條件不允許,所以並不是很樂觀!

4樓:嵐龍

國內旅遊已經陸續恢復了,從酒店預訂情況來看基本都在市內周邊遊,出省的還不算多,遠行的基本是商務出行。國外旅遊的話估計到明年下半年可以逐步開始恢復

5樓:小莫du

作為一名國際領隊,二線城市旅遊圈的導遊工作者,據小道訊息透露(公司沒沉住氣找人打聽來著),說是2023年下半年,世界旅遊才能恢復如初。。。雖然不知真假,但是我本來以為就兩三個月的事,現在在家宅了已經快4個月了,還是不能復工,的確是會焦慮啊!

你要是說旅遊業恢復,其實我們這邊很多省內的大巴線路,大巴一天或者兩天一夜的已經有個別團隊開始了。可放眼國內,很多人估計寧肯自己玩,後期報旅遊團出行的也會少很多。更何況是國外目前一片不明朗,國外旅遊團隊想要恢復到之前,真的是要很漫長的時間吧。

6樓:呼倫貝爾草原小李

呼倫貝爾的旅遊在今年六月份以後基本就可以回覆了!呼倫貝爾草原旅遊與其他旅遊城市不同!因為這裡不會擁擠,不會有人員密集!這裡就是地域遼闊的天然大氧吧!

7樓:酷馬西者野

旅遊業真正能恢復的時候,要看國外的疫情進展情況,出境遊和入境遊是旅遊收入最大的一塊蛋糕 ,國內經濟不好對中下收入群體影響最大,會決定國內遊是否恢復正常的關鍵。

8樓:大舉

如果說行業恢復到之前的狀態,肯定回不去了。

如果說老百姓旅遊需求,一直未減且持續增加。

這個行業經歷了疫情,會洗牌和轉型,那些對使用者友好的,專注產品的品牌,會脫穎而出。

9樓:張老夫子

對於景區復工復產的預判

1、我最近看到一些景區急於開始復工復產的訊息,作為業內人士,可以說是有喜有憂,主要感到這些景區有點操之過急。

2、對於旅遊行業復工復產,從政策上、態度上,肯定要理解、支援、幫助,這是毫無疑問的。在疫情好轉的情況下,各行各業都要盡快恢復正常執行。

3、從現實的實操層面看,景區復工復產不會很快,會比其它行業稍晚一些。景區服務屬於生活性服務業,而且不屬於吃住之類的「剛需」,具有較大的需求彈性。

4、即使允許、支援景區開門營業了,由於受疫情的影響,遊客「禁足」不前,生意冷淡估計是大概率的事,所以不能急。

5、景區復工復產的最佳時機,我以為,可以參照大學恢復上課的時間來定。大學一定會等到疫情完全控制住了,才會開學。這個時間點,我預估很可能在5月份,有些地方遲至6月份。

6、只要中國人對國家經濟前景和自身收入預期看好,旅遊消費在「疫後」很可能會迎來乙個「報復性消費」的井噴高潮,將失去的快樂再補回來!

如何看待文旅部發文恢復跨省團隊遊?旅遊業會因此迅速復甦嗎?

枯葉 很難,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這個行業今年算是死火了,就算現在開放,也不會有太大起色,只能看明年能好起來不,我有些朋友說兩年之內估計都好不起來,但我覺得熬過今年應該就好了。 梁國慶 總體感覺,政策是好的。恢復跨省遊不能僅從旅行社甚至旅遊業角度考慮,更多的應該從經濟全域性,更大範圍內考慮。國家制定政...

旅遊業究竟相比傳統農業有什麼優勢?

我們有個師兄,學農的,去北京賺了挺多錢,幹啥的忘了,然後回家鄉做有機獼猴桃,做了五六年,去年快回本了,結果一場倒春寒入不敷出,想著今年緩緩,明年回本,不知道今年疫情把他怎麼樣了 暮之曉風 旅遊業沒有深度思考分析過,但是比起傳統農業還是有太多優勢了 傳統農業 太難太苦逼了 其實要做好農業還是要技術的,...

今年旅遊業情況不好,原因是什麼?

Daniel Lu 其實從入境旅遊來說,逆差特別大,大約500億人民幣 中國人在境外花錢太多,而且,這裡的旅遊詞彙中的 境外 是包括港澳台在內的 而外中國人及港澳台地區的人不願意來入境旅遊,很大情況下受自然環境 霧霾 政治環境 恐怖活動 金融環境 人民幣匯率堅挺 影響,而由於國內土豪數量增多和中產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