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中「黃鶴之飛尚不得過」與前面的「西當太白有鳥道」是否矛盾?

時間 2021-05-05 17:34:27

1樓:光榮的天蠍

古人寫詩,尤其是大詩人李白,講究情景融合,山水敘事,有感而發,品格高雅。一般均有濃重的時代背景和文字後面的人生故事!結合2023年3月三星堆考古,《蜀道難》新解:

(懷古憶今,感同身受!真難~啊!~今天這段空白史,依然是真難啊~感慨!)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此"西」,側身西望長諮嗟!,即西秦。此「絕",即古蜀空白史)

前因:《華陽國志》:"蜀王與秦惠王遇。遣石牛還之。乃嘲秦人曰「東方牧犢兒」。

古蜀國自三皇五帝始,就一直是華夏族正統。黃帝時期就通婚聯姻,參與華夏國事。因此,蜀王嘲諷秦國不及蜀國正統。

後果:秦滅蜀國,留下一片古蜀空白史。https://

zhuanlan /p/36

0532112

2樓:杜若致遠

天生吾儕將此病與「一蓑煙雨任平生」並舉、[1]二者的確同病、因為「鳥道」、「一蓑」是襲用慣語、不期然犯了作者自己的刻意巠營。這亦可見舊文學系統的一種積弊了。

「高標」不是《最高峰》、故紙生、失語者皆非。或從《王注》「高標是指蜀山之最高而為一方之標識者言也」、然而此為「六龍回日之高標」、上已引左思《蜀都賦》「羲和假道於峻岐陽烏回翼乎高標」。《文選》《五臣注》濟以為「高枝」、合於李善引劉逵古注、亦與《左賦》上「擢修幹竦長條扇飛雲拂輕霄」相呼應。

《李詩》實用此語。

至於「鳥道」、其詞本身既可如《王注》「謂連山高峻其少低缺處惟飛鳥過此以為徑路總見人跡所不能至也」、又可是人力開闢的小路、只是格外高峻而已。此語則本於《南中八志》「交阯郡治龍編縣自興古鳥道四百里」、為《文選》卷二十六《贈答亖》《謝玄暉》《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一首》《風雲有鳥路江漢限無樑》《李注》引。誠如《五臣注》濟「風煙之中有飛鳥來往」、《謝詩》是天路、自為李白孰知。

白又有《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一「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邏人可以橫者自是人徑。胡震亨見一本作「邏叉」、又以為是地名「羅叉」山、然而「鳥道」若為天路、更不可能「橫」於山。總之、此處用法屬人徑無疑。

王琦只知道《山缺》、可是解不得《謝詩》。

《蜀道難》用法當為天路、因為正如天生吾儕答、這段還是說五丁開山以前、[2]照傳說、自然還是無有人徑的。《地崩山摧》以前尚有「鳥道」、如何此後反「不得過」。然而《李詩》至此、勢亦如騎虎、為此「高標」足令「六龍回日」、「陽烏回翼」、黃鵠雖善飛、又豈得比金烏。

自當「不得過」。由此再看、「羲和」猶需「假道」、「陽烏」猶需「回翼」、又豈會有「鳥道」。因此、歸根結蒂是「鳥道」慣語與「六龍回日」孰典的矛盾了。

附材料如後。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中華書局2023年9月第1版

《新校訂六家注文選(全六冊第一冊)》,蕭統選編,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李善注,俞紹初、劉群棟、王翠紅點校,鄭州大學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

《新校訂六家注文選(全六冊第三冊)》,蕭統選編,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李善注,俞紹初、劉群棟、王翠紅點校,鄭州大學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中華書局2023年9月第1版

@故紙堆裡寄此生

@失語者

3樓:佛劍分說

鳥道是個形容山路高險的詞語。

噫籲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這是敘述蜀秦隔絕的情況,從萬年不通來說明蜀道之難。(四萬八千年都沒有走通,其高其險,其艱難,不言而喻。)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顛。

西當太白有鳥道,接四萬八千歲不通而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太白上的鳥道,可以通人煙。

四萬八千年,只有這麼一條小道。

這是說蜀道就算有了,也依舊難走的要命。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這兩句說這鳥道從何而來。

這麼難走的鳥道,還是費這麼大勁才有的。

再次側面說明,蜀道之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這是說這鳥道雖然有了,但是高險無比,雖曰鳥道,但黃鶴都飛不過。

鳥道與黃鶴沒什麼衝突。

所以覺得有問題,只不過黃鶴是鳥而已。

其實沒什麼,往前面說有白馬非馬,往今天說有豆腐腦非腦,菜非蔬菜。

鳥道只是說道高絕,不是實說鳥飛的道。

4樓:那個誰

以下是搜狗百科給的解析:

西當:西對。當:對著,向著。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長安西(今陝西眉縣、太白縣一帶)。

六龍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於虞淵,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龍。

黃鶴:黃鵠(Hú),善飛的大鳥。

由此可見,「西當太白有鳥道」和「黃鶴之飛尚不得過」描述的並不是蜀道上的同一樣東西,乙個指高山間的低缺處只有鳥能通過,乙個指的是作為一方標識的最高峰連善飛的黃鵠都飛不過。

其實上面各位答主以「文學作品可以適當忽略科學性」來回答,這是不恰當的,並非是說「文學作品可以適當忽視科學性」不對,而是以此來作為這個問題的解釋不對,就如你可以運用「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文學性誇張,但不能在一篇文章中既說鳥飛得過,又說其飛不過這樣的矛盾性誇張(只是舉例,事實上《蜀道難》中並沒有這種誇張)。

綜上,兩詩句並不矛盾,並非因詩的浪漫和誇張而不矛盾,而是因兩詩句自身的表意指向不同而不矛盾。

5樓:故紙堆裡寄此生

看了部分答案及最高贊 @天生吾儕 的回答,再次證明,解讀古詩詞

必須聯絡上下文整首詩。要懂詩歌(創作手法)本身,誇張、想象、虛指、意在「彼」而不在「此」。要以文學的思維(藝術真實)來看待詩歌,不能以科學真實(一就是一)來分析。

首先兩句面對的山不同:

前文「西當太白有鳥道」,面對的是秦嶺的主峰太白山,高3767公尺。而峨眉山最高峰海拔僅3099公尺。你說這兩句「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何)以橫絕峨嵋巔」,按科學真實來看,不是自相矛盾嗎?

類似回答《李白詩句,是「天台四萬八千丈」還是「天台一萬八千丈」?》。

後文「黃鶴之飛尚不得過」,面對的山是「上有六龍回日之髙標(一作「橫河斷海之浮雲」)」,即「在蜀道上成為標誌的最高峰」(高標)。高標有多高,李白用神話中的日神羲和來襯托(六龍回日、橫河斷海之浮雲),從下仰視,高聳入雲,不可估測,於是「黃鶴之飛」卻飛不過。極言蜀道之上的天險,僅此而已。

為什麼要用黃鶴來反襯山之高險?因為黃鶴被認為是鳥中飛得最高的,飛得最高的鳥都飛不過此「高標」,由鳥及人,其困難可想而知,於是在不知不覺中點題「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王琦《注》:

「顏師古《急就篇注》:黃鵠一舉千里。……《合璧事類》:

,……善高翔。……《埤雅》:,……便攀援

……《爾雅》:猱猿善援。郭璞《注》:

便攀援也。蕭士贇曰:黃鶴飛之『至高者』,猿猱『最便捷者』,尚不得度,其險絕可知矣。

第三,兩處都通過動物(鳥、黃鶴、猿猱)來反襯蜀道上的天險,但是若要從長安南下入蜀,一定要翻越最高峰(太白山、峨眉山巔)嗎?恐怕在現實中,開蜀道還是得在山腰山麓地帶,總不能特意到最高峰開道玩過山車吧?可見太白是意在「彼」而不在「此」

逐句對校:我心中的《蜀道難》

十三個版本下的《蜀道難》覀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唐寫本《唐人選唐詩·古蜀道難》)

西當太白有鳥道,(一作「可」)橫絕峨眉巔。(宋刻本《李太白文集》)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唐編宋刻《河嶽英靈集》)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唐編日刻《又玄集》)

缺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峩眉巔。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西當太白有鳥道,(一作「何」)以橫絕峨眉巔。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由上可知:前四個版本皆作「可以」;惟宋刻本《李太白文集》 與清王琦《李太白集注》第二句增加「何以」這個版本。且宋刻本將「何以」提到了首位

於義二者皆可,未知孰是。

西當太白有鳥道,(一作「可」)橫絕峨眉巔。(宋刻本)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唐寫本)

太白山在長安的西南,故稱「西當」;成都在長安的西南,故稱「入蜀」為「西遊」。

筆者傾向於「何以」(邏輯上、文義上均契合):

聯絡上文(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乃與秦塞通人煙)——極言蜀道之險絕(路未開),所以蜀人難與秦塞互通。

即「出蜀之難」。

中閒(西當太白有鳥道,何以橫絕峨眉巔)——乙個「何」字,用來強調秦人「入蜀之難」,太白山等高山深谷阻擋,人不能至,僅有鳥道。

鳥道,謂連山高峻,其少低缺處,惟飛鳥過此,以為徑路,總見人跡所不及至也。[1]

即:西當太白有鳥道(李白向朋友陳述)——(朋友你要從長安南下入蜀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長安西面有高峻的太白山阻擋,而太白山上只有飛鳥才可以通行的鳥道。何以橫絕峨眉巔——(所以你既然跨不過太白山)又怎麼能夠穿越重重阻礙翻越峨眉山(成功入蜀)呢?

「黃色圓圈」約等於「峨眉山」的位置;作為秦嶺主峰的「太白山」與「峨眉山」相隔萬里,所以此處「峨眉山」是乙個「象徵性描述」。

此處「橫絕峨眉巔」象徵「成功入蜀」,非實指,何也?觀地形峨眉山(位於成都西南)並不影響入蜀,成都西北面山脈(秦嶺、岷山、大巴山……)與河谷才是阻擋開鑿古蜀道的主要困難。顯然只有成功入蜀,才能「橫絕峨眉巔」。

兩句話連起來強調三點:①入蜀之未開;②蜀道非常險絕(地形);③暗示前路艱難,勸說朋友不要去。如後文,問君西遊何時還?

……嗟爾逺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不如早還家!

另外,在古代「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兩句話」,別用新式標點「,」「。」判定「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是「一句話」

如果第二句是「可以橫絕峨眉巔」,則此句的「主語」必須是「鳥」,否則蜀道未開,人不「可以橫絕峨眉巔」。因此如何處理兩句的翻譯是乙個有趣的現象,以故紙君的高中、大學教材為例:

高中(第二句未翻譯)——(長安)西面有太白山(阻隔了入蜀之路),只有鳥兒飛行的路徑。橫絕,飛越。

大學——長安西有太白山,只有飛鳥可從太白山飛到峨眉山頂上。橫絕,橫渡、跨越。

既然出蜀入蜀均難(蜀道未開),自然引出下文(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借用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入蜀之路遂通。

黃鸖之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牽。(唐寫本《唐人選唐詩·古蜀道難》)

黃鶴之飛尚不(一作「過」),猨猱欲度愁攀(一作「牽」)。(宋刻本《李太白文集》)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唐編宋刻《河嶽英靈集》)

黃鶴之飛兮上不得,猿猱欲渡愁攀牽。(唐編日刻《又玄集》)

缺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

黃鶴之飛尚不能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黃鶴之飛尚不(一作「過」),猨猱欲度愁攀緣。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一作「牽」)。

黃鶴之飛尚不得(一本無「過」字),猿猱欲度愁攀援。

黃鶴之飛尚不得(繆本少「過」字),猿猱欲度愁攀(繆本作「緣」;一作「牽」)。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猨猱欲度愁攀(一作「緣」)。

黃鶴之飛尚不(一作「過」),猨猱欲度愁攀緣。

兩句再次從側面反襯蜀道地勢之高險,「黃鶴飛之至高者,猿猱最便捷者,尚不得度,其險絕可知矣」[2]。

存在「鸖、鶴」、「猿、猨」、「度、渡」等字的區別;其中「攀牽、攀緣、攀援」於義三者皆可,但唐宋以「攀牽」「攀緣」為主,惟宋編清抄《唐文粹》、宋元注明刻《分類補注李太白詩》、明編明刻《李翰林全集》、清注清抄《李太白集注》、清編清抄《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二·李白》提到「攀援」。恐為後人妄改。

其中第一句有「黃鶴之飛尚不得過」(唐寫本、唐《河嶽英靈集》)、「黃鶴之飛尚不得(一作「過」)」(宋刻本)、「黃鶴之飛兮上不得」(唐《又玄集》)、「黃鶴之飛尚不能過」(宋《唐文粹》)等五種版本。

於義五說皆可,暫從眾以最早的「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為準,宋刻本或誤以「得」、「過」為異文

其中宋刻《李太白文集》與唐編《又玄集》值得注意:

黃鶴之飛尚不得(一作「過」)。

黃鶴之飛兮上不得

「尚」與「上」,古通。

而「黃鶴之飛尚不得過」中的「尚」為「尚且」義。即:

黃鶴那麼善飛,尚且飛不過此山;猿猴如此擅長攀緣,卻為攀緣而發愁。

黃鶴之飛(卻)尚不得——黃鶴如此善飛,卻飛不上(過)此山。

故紙君非常喜歡「黃鶴之飛兮上不得」一句。

如果從四萬八千九百首唐詩裡選出100首代表作品,那麼李白的詩是不是要佔一半以上?

我的十大偶像之李白》

《如何才能成為乙個合格的「李白吹」》

如何看待李白詩句「樹深時見鹿」被亂用,後接「夢醒時見你」?

蘇東坡和李白誰更浪漫?

什麼是盛唐氣象?

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這句話怎麼理解?

李白的蜀道難想表達什麼?

光榮的天蠍 巜蜀道難 新解 背景 三星堆亡國祭祀祖器坑出土,牽出一段沉封千年的夏朝滅國史,商湯王滅夏後,欲 遷夏社 不得,只得在中原另建的典故。而唐朝李白,他是知情人!蜀道難 唐代 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談及此非常危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古今都難度不小!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古蜀歷史一片空白...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詩有什麼含義?他重複了三遍,有什麼作用?

依然 從 噫籲嚱 到 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為乙個段落。一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歎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以下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的詠歎反覆出現,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樣激盪著讀者的心弦。我想起了李白的 登金陵鳳凰台 是仿寫的崔顥的 黃鶴樓 他當時...

為什麼李白的《蜀道難》中「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現在斷句為「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不可因形式而損害內容,你自己吟誦幾遍,你看看怎麼讀合適?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讀完之後,哪種斷法更合適,你自己能得出結論嗎?再把前邊的一句也加上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王陽明七日格竹,你不妨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