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學生頻繁高消費旅行?

時間 2021-05-07 05:42:50

1樓:我是某某君

這個也看個人條件!

條件好的,可以每年花很多錢去國外旅遊!

沒有那些條件的,也只能根據個人情況,找適合自己的景點遊玩!

如果我有很多錢,我當然願意經常到國外旅遊,這倒不是因為崇洋媚外,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而是因為國內遊,國外遊的見識不同!

在國內,各大景點如數家珍,風俗習慣也大同小異!

去國外旅遊,你就要去了解這個國家!

這個國家的發展歷史,這個國家的風俗習慣,這個國家的一些特色!

看到的是不同的膚色,不同的文化!

特別是學生到國外旅遊,能學到更多的書本以外的知識!

書本上的東西,都是死記硬背,比如說各國的首都,知名建築,歷史名人,學過就忘,但一旦去過,就會記得很牢!

就像那句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你走的路越多,越遠,眼界才會更寬,更廣!

所以,如果有機會,有條件,去國外遊玩還是很不錯的!

2樓:九弟

遊客照多圖慎入……

本人大四老學姐,座標上海,在大學前,是個宅女,愛好打遊戲。進大學之後,戒了遊戲愛好健身和旅遊。個人認為,旅遊,是除看書之外,增長知識和閱歷的又一有效方式。

從大一開始至今,根據時間排,去過以下地方:

國外:法國瑞士義大利德國奧地利杜拜西班牙葡萄牙澳洲新加坡國內:重慶蘇州廣州珠海西安大連成都香港澳門今年抓住大學的尾巴,還會去日本和土耳其作為畢業旅行。

費用的話,我這幾年,平均每年出去3~4次左右,和爸媽或是朋友,前年和爸媽去了杜拜西葡澳洲我們自己總消費算了下大概30w左右。在知乎不敢說自己是高消費吧,但我們這樣也玩的很舒服。主要消費就乙個是酒店一般定4~5星或者再一兩晚的網紅酒店,然後是飲食,我旅遊的宗旨就是去好吃好買的地方玩hhhh,我們去的每個國家都會去吃當地特色的美食,不論價錢。

最後一塊消費就是購物,主要會買一些化妝品然後偶爾買個包或者項鍊這類奢侈品。

整體來說,在這些旅行中,對於自己各個方面都收穫挺多的,讓自己的英語可以做到張口就來,也見識了許多新鮮事物,可以作為聊天的談資,而且女孩子吧,家裡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多長長見識,能力允許的情況下,能體驗享受的基本都會滿足我。另外,大學也是比較適合旅遊的一段時間吧,上班之後就不怎麼方便了,因此還是趁著大學趕緊多去玩幾個地方吧~

3樓:

大學生時間支配自由,故消費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著重看待時間利用帶來的價值;

工作以後金錢支配自由,故轉向金錢消費,著重評價金錢利用合理不合理。

所以大學生高消費旅行,只要玩的開心,玩的難忘,就值得,同時也值得我們去羨慕。

青春,不要用做會計的眼光去看待。

4樓:

其實窮遊也是要花錢的,家庭不富裕,自己掙錢去旅行,守舊的父母並不理解總是被說,有時候想自己掙錢去耍卻問父母要生活費,是不是太不應該。只能說我無法達到那種大學學費生活費旅遊休閒消費都能自己掙的境界,羨慕嫉妒恨所謂做兼職掙的錢夠自己大學所有花銷的人,我是沒有做到,像我這種的也是大多數吧?

5樓:MrT

積極方面,對於條件好的,出去旅行是一種生活方式,能夠放鬆和提公升自己,對於條件不是太好卻還出去高消費的,增長見識是肯定的,消極方面,對於條件不太好的還出去高消費的,會增加經濟負擔,後續的壓力也會有的,也養成了不太正確的消費習慣。對於條件好的,還頻繁出去的,這也是一種不好的消費習慣,同時也有點浪費時間。

6樓:Victor Cui

失眠看到這個問題來回答下

先說下背景,我也是大學生,我個人出去旅行一般短途飛(飛行時間兩小時內)經濟艙,長途一般商務或者頭等艙,拒絕廉價航空,不坐火車。住宿一般會選希爾頓喜來登。吃喝一般就是接地氣的小攤或者在酒店解決。

因為每次出去基本都是乙個人所以也不怎麼玩,對景點也沒什麼感覺以上為背景進入正題,你可能會覺得我出去玩一次要花不少錢,其實不然

機票其實只要100元,國航承運,怎麼說也是載旗航空不會太爛,因為是獎勵客票所以我還需要支付13000里程,重點來了,里程其實就是國航的積分,因為我是國航的會員同時也有國航的聯名信用卡所以積分很容易。

酒店我選擇了北京的希爾頓逸林,交通比較方便設施算湊合吧畢竟有些年頭了,門市價600+的酒店我只需要付8500積分(10000分的價值大概在300左右)同時因為我是希爾頓的高階會員所以當我入住時還能獲得房型公升級和延遲退房等待遇,會籍的獲取方式我就不細說了。

總結一下

會員是個好東西,信用卡呢可以問父母要附屬卡,怎麼要就要看你了,我家大人這方面看的比較開所以很樂意給我附屬卡。

Ps,有些東西不可強求

7樓:撥畢45

我覺得我回答這個問題真是太合適了。

我就是那種三天小長假就要出去逛,而且週末想出去就出去了,騎行或者搭公車。

本人單親,家裡條件一般。

母親比我愛玩。

8樓:

有些人小學時就可以用上奢侈品,出入上流社會的圈子,任何東西對她們來說都是再平常不過的。

有些人從小學開始就要想著挖草藥揀瓶子賣錢,和臥病在床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偶爾吃上別人給的一小塊蛋糕就幸福感爆棚。

不要不理解你不懂的層次的人的行為,也許那是他們的常態……不要因自己過不了別人能過的那種生活而抱怨或覺得委屈,你的上輩決定了你20歲前的生活狀態,剩下的時間,你想改變,想幹嘛就自己去啊

你要相信,任何事情,存在即合理!加油

9樓:Kevin

大學一放假就出國旅遊的哥們就知道乙個願意無他家境好而已。我放假就上課然後現在還是沒有買得起一套房。。。人家房子大學期間爸媽就幫忙買好了

10樓:SUNMY

重點是那句父母苟且的那句話!這種事情很少很少的好麼!真的特別不喜歡這句話!然後我舉個栗子!

我爹,從小到大,除了我幼兒園的時候出差帶我和我媽走馬觀花一些地方之外!之後就連超市都很少去,全家一起去黃山!三家人被我爹拖著晚上十點出發凌晨三四點到,早上十點到山頂,下午四點下山,然後死活要回家!

真的什麼鬼都沒玩到累的半死又往家趕

,而且我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某某地有什麼好玩的,還不是和合肥一樣,我爹自己不出去玩,還不讓我和我媽出去,所以我所有窮遊都是偷偷跟我媽說然後我媽幫我瞞著出去的!真的很煩躁啊……

對沒錯我嚴重跑題了,

哈哈哈沒人看我就自己看好了不想看給個贊也是好的麼麼愛你們

11樓:Giulio

座標:北京生活費:1200

從來北京以後開始算算我去了大概7.8個地方了吧?基本每乙個月出去一次。

錢都是在伙食費裡摳下來的,比如早晚飯就一杯粥加倆包子,中午一葷一素。不出去的週末就去打工,雖然工資不高一天就100-120之間,一周下來能賺300左右。

我出去旅遊最省的一次是去天津,一共玩了三天,加上火車票也才用了500不到,下面來報報賬單。

火車票(來回):98

住宿:ktv20 青旅25

日料:47

KFC :26

地鐵交通:15

牛皮小錢包:128(天津最大的消費了,在北京的店看了幾次的錢包,是在忍不住,真的好喜歡QAQ)

零食:80(天津各種小吃吃了一次,遼寧路的有個小小黑黑方方的糕點好好吃,有知道的一定一定一定告訴我!麼麼噠╭(╯ε╰)╮)

泥人小娃娃:4

著就是我在天津差不多3天的消費了算下來才438。這錢我一周打工錢都能撐下來,所以旅遊沒有想的那麼豪。我為了省錢,火車硬座,最後乙個晚上為了少一晚上住宿,坐的夜班火車。

最愛的遼寧路,一路都在吃吃吃吃!

最後一天晚上看到的夜景,真的好漂釀,雖然比不上重慶的好看,但是這也算我在天津最重要的收穫了

白天看這個鐘好沒意思,不過晚上看的時候總有種迷人的魔力,彷彿只要你輕輕的逆轉時針,就能回到過去。

12樓:古大勇

最近剛好打算出去玩,同學推薦個比較小眾的地方。我開始打退堂鼓,有點怕走路,有點怕暈車,有點怕高原反應。同學說了句特別有道理的話「這就是年輕時該去的地方啊!」

趁著年輕,多去外面看看,以後的時間裡估計也要開始為別人擔心,怕假期不夠,怕工作太忙,怕沒有遊伴,怕小孩吵鬧,怕自己身體不好,怕....。

如果真的可以放蕩不羈愛自由,也真是一件挺美的事。最後,趁著年輕,趁著自由時光充裕,好好玩兒吧!

13樓:蔣靖波 Charles

14樓:AndrewF

每個人的三觀都不一樣,你看不慣不代表別人這樣做的不對

你喜歡考證為未來鋪路,別人喜歡多到處走走拓展視野,不用管別人,做好自己就行

15樓:貝瓦

頻繁高消費旅遊,這是家裡特別富裕而且對待子女大方才能有這樣的方式吧。

作為普通大學生,家庭條件一般的來說,還是窮遊更適合吧。

就我自己來說,在上大學之前沒有想過大學旅遊的事情,一切都只是到了這個時間就做了而已。但是經歷過才會知道其中能收穫多少東西。

往下說說幾次經歷:

1.完全的自己出去旅遊,沒有跟著父母,就是和朋友出去玩,自己訂的酒店,自己訂的票,幾個人共同商議的行程,一切都是自己掌握。這一次是高三畢業的暑假,去了重慶和成都,非常美好的旅程,說的矯情一點,感覺自己成長了

2.大一大二的時候,因為專業需要,跟著老師出去寫生或者調研,雖然有組織有紀律了,但也是很棒的體驗,和平時在學校的同學們老師們不一樣,更加輕鬆。

3.然後就是寒暑假和朋友一起出去,會和父母要一部分資金,但也有平時的省下的零花錢壓歲錢什麼的。

4.上學期間也有小長假,也會出去玩,但也不會花很多錢。這一點最好是提前定好所有的行程,說走就走是體驗過,結果就是酒店很多都住滿了,沒得挑,住的比較貴(當時真的心好痛,然後對青旅沒有好感,所以沒有選青旅,現在不一樣啦)

家庭條件一般,但是又難掩那顆想要出去看世界的心的我。看到這個題目順便回憶一下自己走過的那些地方

和好朋友一起出去真的就是好棒的回憶!

最後再說一句:趁著還有學生證,門票半價就不要浪費了啊!

16樓:

碩士期間,獎學金和實習工資每年2w5,做專案自己賺了2w8。專業第二拿到國家獎學金2w。。。so。。。只要自食其力,頻繁旅遊消費又有何不可

17樓:春日遲遲

大概乙個月會出去一次,家裡很支援旅遊經費也是家裡出,走窮遊路線,有錢就去玩,想玩就去玩,有能力就去玩呀,幹嘛要別人來評價,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又不一樣。

18樓:喬巴

題主這個問題感覺就是自己消費能力和方式沒有達到你想象中別人頻繁出遊的方式,畢業工作之後才會感受到為什麼大學沒有多出去玩玩多出去到各地見識。旅遊不只是花銷,更多的是體驗和學習

如何看待大學生義工旅行?

職場龍哥 1 大學生做義工是可以的。增加社會經驗,體會市場變化,深刻理解真實的社會,同時可以奉獻乙份愛心,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是一筆寶貴的財富。2 大學生旅行也很好。讀千本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聽高人點悟。旅行是個很好的選擇,一路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增加立體感受,有機會的還可以結交朋友,學到很多書...

大家覺得高消費是大學生成材的必要條件嗎?

Jennifer 低消費大學生就成不了才了?高消費的大學生就一定是國之棟樑了?高低消費不能作為評判乙個人的標準。就像有錢與否不能證明你是不是就是乙個好人或者壞人 夜夜有歌人 第一你沒說你想成哪方面的材 第二你沒說你想的是哪方面的消費 第三你沒有闡述你對你用錢換來的資源的變現能力所以題主我勸你提問的時...

大學生如何正確消費?

章鴻福 量力而行,不盲目消費,比如有些對於自己無用的物品能不消費盡量不消費,不衝動消費,不能一眼看中就立即購買,樹立正確價值觀,錢要花在刀尖上,比如根據自己喜好購買樂器或者教育課程或者是一項技能來武裝自己 Amber21 好好學習,鍛鍊身體,適度娛樂消費。學習所需,盡量滿足。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