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前朝史後朝寫?本朝難道不會為自己錄史麼?

時間 2021-10-24 00:58:17

1樓:換個馬甲混江湖

其他答主說得都有道理。再補充一點個人想法,客觀上來看,當朝人可能確實具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很難定位某件事情從長遠來看究竟重不重要,又會起到什麼樣的影響。

2樓:紙盒勇者

就連知乎上回答個問題都要「利益相關」,而且在某些敏感話題(比如說某手機品牌的銷售額)上,如果答者被爆出是業內人士的話,有很大可能被掛上個水軍的牌子搞個大批判。

連商品的評測都要看「第三方中立機構」,你跟我說,本朝編寫的本朝史,該如何看待?

3樓:

本朝寫自己的史基本上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新朝寫前朝的史有所貶損,暗中褒揚新朝。

要想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得等到幾百年後了。

當然史料也要有所參考。

4樓:月才子

當朝一般也有實錄,不過可信度也未必比後朝的高,難免有主觀立場在裡面,司馬遷這樣的大牛人在寫史記的時候也難免因為個人原因避重就輕,況且像唐太宗這樣的還會修改實錄。反正辯證的看吧,如果有描述衝突的如果有文物證明還好,沒有的話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5樓:舟楫

這個問題在唐以前是不存在的。

先秦以往,本朝人著本朝史就是三觀極正的問題,「君舉必書」,史官史德即是秉筆直書當今,董狐、左丘明者於史有徵。秦酷烈,不許臣議君,盡焚非秦所紀,自然斷了本朝史存在的合理性。兩漢著史,司馬家、班家之事。

三國魏晉南北朝,紛亂更迭,本朝匆匆,又天下多主,凡是本朝史,皆屬雜編散紀的私人訂製。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唐以前不存在本朝史能不能本朝修的問題。因為治史工作往往是個人的、區域性的、分散的,簡單說,就是悉聽尊便,唐以前官方意識形態對本朝史的干涉沒有明清絕對集權那麼專橫跋扈。

唐修國史,是房玄齡等智囊出於為李唐政權得國正名的考慮,從官方意識形態出發為新政權的「來龍」壟斷話語權——醜化隋朝及隋煬帝作為,對晉書、宋書、北齊書的荒誕乖張不加以考據駁正——同時為政權合法性的「去脈」規定了只有勝利者允許評價前朝的規矩,設史館,令宰相監修。

個人倒不認為一定要上公升到什麼思想鉗制的問題,客觀上還是面對南北朝以來著史亂象的一種規範。當然,主觀上,著史這種涉及意識形態和政權臧否的工作,國家機器一旦染指並全力開動,難免走向壟斷、暗箱的結果,史館壟斷材料,宰相代表君權,本朝史縱然寫成,又有幾分真實性可言?後朝寫成前朝史,既是某種顧忌的終結,也是本朝另一種顧忌的借鑑,反倒更能接近真實。

或者,這也是許多深知沒有不更替之王朝的君主,留下的某種默契。

意識流的回答,聊供一讀,不當嚴謹。

6樓:辛巴達

寫得有點亂,沒查資料,有錯誤請見諒。司馬遷《史記》,陳壽《三國志》就是他們編寫的時代的親歷者。題主說的後朝編寫前朝史,那都是集大成者,知乎上有人問過:

「為什麼《晉書》是唐朝編纂?」有人提到《晉書》出現之前,干寶,習鑿齒等人已經編纂自己的《晉書》,唐朝的編纂者就是參考他們的資料寫成的。歷史書的撰寫者,主要分兩種,一種是親歷者自己編纂歷史,一種是後人編纂前朝史。

親歷者編纂好處是自己親身經歷,有切身體會,史料較真實。缺點是當時有多資料還沒有公開解密,比如同樣是寫李廣和李陵,班固比司馬遷掌握的資料更多寫得更詳細。後人編纂的歷史書優缺點跟上乙個相反。

7樓:

起居注、實錄都是本朝官方的歷史記載,像尚書裡的「誓」直接就是演講稿,其實如果把「史」的概念理解得廣一點,還有更多,像墓誌銘、家譜、奏章、詩詞(限於寫實的那部分)等等,本朝有時候也會有一些「會議記錄」流傳下來,如東漢班固的白虎通。本朝的歷史記錄太多了,絕對比後朝的多,但缺點在於太繁雜,太凌亂,體例不統一,互相之間都有矛盾而且有的一件事不同地方記載了多次完全沒必要,這個時候就需要後朝以前朝留下來的材料為基礎,進行紀傳體的改編,這樣後人看事情才能連貫有頭緒。

但作為乙個歷史愛好者我是傾向於認定(注意是傾向不是絕對)正史的所有記載(對,就是所有,不過要結合前面那個括號裡的內容理解)都是真實的,所以我不太理解有的人看史書總是小心翼翼地想背後有沒有貓膩。

8樓:天黑了

沒有這回事

歷朝歷代基本都設有史官

史官的記載和前朝檔案就是編篡史書的第一手資料本朝史官可能會有避諱之類的問題

但 「前朝史後朝寫」的意思根本完全徹底不是本朝不紀錄自己的的歷史。

9樓:金陵小老頭

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乙個道理……

這不是我說的,是馬未都說的。

乙個那麼了解文物的人,肯定對歷史的了解比我們這些外行多一點,可是越了解越覺得不知道真假了……

另外歷史不像你說的那樣只有後朝寫,前朝也寫了,不過大家更認可後人寫的而已。

10樓:萬古雲霄一羽毛

寫歷史分為記史和編史,本朝記錄,後朝總結編纂。畢竟,本朝人也無法預料自己什麼時候滅亡啊。。。。

除了蠻夷或者流寇農民軍(不是鄙視農民軍,農民軍也分劉邦朱元璋這種和黃巢李自成那種。「漢王入咸陽,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和黃巢等的作為天壤之別,這是帝王和流寇的區別),一般王朝更替或者滅國戰,不會破壞前朝或敵國的典章圖籍,這裡面除了地圖,民眾籍冊,官制禮制,朝廷藏書(印刷術普及之前,很多珍貴書籍都是真正的孤本,毀掉就再也沒有了。。。貌似陳壽編修的《諸葛武侯文集》就在五胡亂華時候。。。

沒了。。。這麼重要的人物竟然連本完整的文集都沒留下來,唉。。。)等等對新朝治理有用的之外,還有就是前朝的記錄史。

一般新朝初立,安定下來之後,都會著手編修前朝史,體現繼承合法性也好,吸取教訓警示子孫後代也罷,這都是必須要幹的事(當然流寇是沒有這種胸懷和眼光的)。

11樓:王東來

就乙個事件,大陸、香港、台灣三方的記錄都不同,你說哪邊寫的是真的?大陸嗎,憑什麼?

哦,對了,憑大陸的人狠拳頭硬。

然而拳頭總有不硬的時候。

三國時代已經過去這麼多年,拳頭早已不硬了。

而董卓還是殘暴好殺,諸葛亮還是鞠躬盡瘁,沒什麼變化。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說,現在寫的歷史,到了以後會不會變呢?

為什麼夏朝 商朝 周朝 秦朝 楚朝都沒有專門的史書?

匪予 首先,我要告訴你,你這個命題根本就是假的。因為官修史書早就有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三皇五帝的時代我們就不說了。從記載來看,夏朝就有史官了。呂氏春秋先識篇 記載夏朝有史官終古。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夏朝確實存在,而呂氏春秋的記載也靠譜。史官的任務,用司馬遷的話說,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 主要任務其...

為什麼說讀史使人明智?

林中小屋 我,叫楊虎城,1893年出生,刀客出身,自護國起義以來,百戰不屈,歷經二虎守長安,雪夜奇襲唐生智,在潼關截斷西北軍後路等一系列重大戰役,我終至17路軍總指揮 陸軍二級上將,陝西省主席,勢力遍布於陝甘兩省絕大部分地區。1936年12月,蔣委員長要來西安,督促我和漢卿剿共。我很惆悵,我夜夜睡不...

為什麼現在90後辭職就被說浮躁?

Kiki 90後辭職不外乎幾個原因 1.錢沒給夠 2.領導廢柴 3.沒有前景 4.真受委屈了,還真不是一點兩點那種小委屈以上,其實所有人通用 但是80甚至70有90後的勇氣?說走就走 no,他們做不到 上有老下有小是真的有壓力不是假的 但是人的本性 喜歡把自己做不到別人做到的事 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