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皇帝廟號同為 仁宗 宣宗 ,在明朝成就了「仁宣之治」,清朝卻變成了「嘉道中衰」?

時間 2021-09-21 04:06:43

1樓:tanjidong

誰說道光中衰了?要不是鴉片戰爭漏了陷,我宣宗皇帝可是聖文聖武,超過康熙的大清第一帝王。

都是乙個機構寫的史書;都是乙個模板的盛世治世。你們不相信我宣宗皇帝的中興盛世,卻相信康雍乾盛世?

你們是不是雙標?

你瞧這哪有盛世啊,這都是大棚(書上)的盛世。

2樓:天 狗

那你得感謝明仁宗、明宣宗太短命,要是長壽點還不知道咋樣了呢。

清朝的道光要是鴉片戰爭爆發前2023年前就掛了,那他評價豈不更高?在位有平定新疆張格爾叛亂功績,那還「中衰」?那不得是「嘉道中興」???

至於清朝黑,嘉慶自己就是清黑,他也太「實在」了:

《清仁宗實錄》記載嘉慶皇帝總結白蓮教起義的原因:

得旨:平心之論,即從前教匪之事。亦由官逼民反也。

這個。。。。滿朝文武咋誇?皇上都說「官逼民反」了????

這擱在明朝文官,那不得暴怒,是我們逼反的???

明朝的文官士大夫們可打死也不認,用明朝文官的思維,怕不是早就替嘉慶把這段話給抹了,這真是招黑。。。。

3樓:八月之光

因為時間是不可複製的。

漢唐宋明清,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五個超過了100年歷史的大一統王朝。因為這五個王朝在中國古代史中的影響最大的朝代,所以在印象中,中國歷史就是在這幾個朝代的接續中不斷進步的,其他的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不過是過度期,秦隨這兩個短命王朝不過是漢唐的前奏,元朝可以看作宋朝的終結者。因此,歷史就是不斷進步發展的。

但是,乙個讓人忽略的歷史事實就是,明朝2023年的人口統計數字,才6000萬。如果考慮到北宋末年徽宗宣和年間人口已經超過1億了,金朝末年2023年左右金朝+南宋人口合起來再次超過了1億,(170年之後中中國人口居然只剩下了6000萬),那麼2023年至2023年(蒙古入侵金朝/北中原到明太祖朱元璋將蒙古人從內地18省逐出)完全就是標準的戰亂時代。

如果細究歷史這170年,除了南宋滅亡的1279到2023年劉福通起義爆發內地維持了近70年的和平外,中國在100年間都處於戰爭年代之中。而且,這70年的和平年間,元朝還發生了徵日本、爪哇等國、與西北宗藩(就是窩闊台、察合台兩汗國)的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

對於中中國人來說,長達100年的和平其實是一件非常難得的歷史階段,可以歷數的長時段和平時代加起來才800多年(西漢60+80,東漢140,唐朝120年,宋朝120年,明朝200年,清朝250年)。

所以,對於乙個王朝(尤其是大一統王朝)來說,第乙個100年都是乙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成則萬事可期,敗則後患無窮。(唐朝安史之亂後,藩鎮林立成為隱患。北宋熙豐變法/王安石變法帶來了持續不斷的黨爭和宋徽宗即位。

)對於明朝來說,建國時的明朝其實是乙個非常關鍵的階段,並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保證這個王朝可以一定可以超過200年。

太祖太宗兩朝建國立制,征戰不休,之後如果不能休養生息(就是不折騰),朝廷能否延續100年之久就會成為乙個問題。明朝仁宗、宣宗恰好處於這個王朝節點位置上,即便沒有大的作為,只要不是暴君/昏君亂折騰,與民休息後時間會為大明王朝積蓄國力。仁宗、宣宗順應了這一趨勢,自然就迎來了大明王朝的第一次上公升期。

這自然是「仁宣之治」。

再回到清朝,清仁宗嘉慶即位時,清朝已經入關150多年了,距離康熙平台灣內地統一和平也已經100年了。清朝已經進入了膏肓之際,無所作為就是對這個王朝的疾病縱容。清朝的仁宗、宣宗(嘉慶、道光)面對清朝150多年歷史積累下來的問題無所作為,清朝國力日漸衰弱,自然只能是「嘉道中衰」。

最後,嘉慶這個仁的廟號,相對於父祖二人的嚴峻統治,可能還講究。但是道光嘛,晚年鴉片戰爭戰敗、割地賠款,又發生了清朝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起義),「宣」字怎麼承擔得起哦。這臉皮(或者兒子咸豐的臉皮)有點厚哦!

4樓:月塔

實際上,明朝的仁宣也是中衰;

永樂末期,全中國人口約5300萬,宣德末期,全中國人口約5100萬(皆不含軍戶);

永樂盛世結束後的第四年,交趾布政使司被放棄;

永樂盛世結束後的第八年,阿魯臺部南下,占領山西行都司故地;北地諸將請旨驅逐蒙古,宣宗不許,嚴令諸將不可擅啟邊釁:

爾但宜慎邊備,固城池,彼不犯邊,毋擅以兵逼之,果來降,亦察其實,俾之入境,或近邊居止,或打圍,或往北行,聽其所之——《明宣宗實錄》

此後,蒙古諸部紛紛南下,山西,大寧,北平行都司故地皆被蒙古人侵占,北京城直接暴露在邊境線上:

大寧既棄,天壽山與異域為鄰,而宣府、遼東斷左右臂,乃調營州左屯衛於順義,右屯衛於薊州,中屯衛於平谷,前屯衛於香河,後屯衛於三河。衛設左、右、中、前、後五所,仍隸大寧都司。復設東勝中、前、後三所千戶於懷仁等處守備。

然諸部落已列我門庭矣。

永樂盛世結束後約十年,吉林造船廠撤銷,奴兒幹都司內撤;

至宣宗末期,明朝的武備已經處於崩潰邊緣,英宗即位時,滿編四十四萬的明京營可用之兵只剩五萬六千人,原本的協防北京的班軍制度也被廢棄,這些部隊大部分都被官僚貴族侵占了:

行在五軍都督府言在京七十七衛官軍士校尉總旗二十五萬三千八百,除屯田守城外其十一萬六千四百俱內府各監局及在外差,用今各營操練僅五萬六千選用不敷,況今工部人匠數多足任役使乞將各監局役佔官軍退回各營操練從之——《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

永樂盛世結束後第二十五年,土木堡之變發生;

人口持續減少,領土不斷丟失的,不是衰世是什麼?

為什麼清道光帝諡號廟號是宣宗成,咸豐的是文宗顯,同治的是穆宗毅?

希夷微 宣宗 文宗 穆宗是廟號,成 顯 毅是他們諡號的最後乙個字。漢朝時期廟號還是很莊重的,僅有少數皇帝有廟號,但諡號是每個都有的,到三國以後廟號開始氾濫,每個皇帝都會有廟號和諡號。唐朝之前,皇帝的諡號也只是乙個兩個字,像漢太宗孝文皇帝,太宗是廟號,孝文是諡號,兩漢皇帝諡號都有孝,所以我們一般就稱為...

為什麼有的皇帝稱他廟號,而有的稱諡號?

一般地,漢朝到隋朝的皇帝稱諡號,唐朝到清朝的皇帝稱廟號。此外,講中國通史的時候,清朝皇帝常用年號稱呼,因為入關後的十個皇帝事實上只使用過乙個年號。在教科書中,對於開國皇帝是要指出其姓名的,比如對於劉邦創立漢朝的描述為 西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為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對於明朝開...

清朝皇帝廟號為什麼有三個祖?

已登出 三個祖都是少的了,差點四個祖了,清朝開國到乾隆一共六個皇帝,太祖,太宗,世祖,聖祖,世宗封了五個。好廟號只剩高祖,高宗了。如果不是乾隆在生前的時候就叮囑自己的兒子嘉慶和軍機大臣們說 我死後 當以稱宗才是 而且乾隆死後,嘉慶就對大臣們說,我父皇在位時文治武功堪比聖祖爺,要是稱為 祖 一點兒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