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的飲食怎樣補充的生命必須各種元素的?

時間 2021-09-17 06:39:13

1樓:Mr.L

這個問題很籠統。

既然你提到了原始人,我假設你是認可演化論的。那麼根據演化論的基礎,進食這個行為的歷史,遠遠比人類的歷史要長。畢竟,無論原始人之前是什麼物種,在進化到原始人之前,也都是需要進食的,而且這些進食行為也是能成功補充生命所需的各種元素的,否則,這個物種就不能進化為原始人,就會被進化淘汰掉,不是麼?

那麼,根據上述,我們假設你支援演化論,那麼根據演化論,原始人是由靈長類進化而來。那麼我們就今天靈長類動物的食譜進行分析,理論上會比較接近原始人的狀態。

當代的靈長類,都是以素食為主,但也兼食昆蟲,鳥蛋,甚至一部分爬行動物。換句話說,靈長類總體上來說是雜食性動物。

植物類的植物,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比較好找,而且獲取過程也比較容易,它們成為了現代靈長類的主食,通過食用植物,靈長類動物可以獲得豐富的維他命,植物纖維,少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微量礦物質。但這樣的食譜,由於缺少蛋白質,是不能滿足大腦進化的需要的。但它們也會食用昆蟲,鳥蛋等容易獲得的蛋白質來補充營養,這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往往也含有較多微量元素。

對黑猩猩的觀察發現,黑猩猩群還會出現有組織地捕獵行為,用於補充蛋白質。再加上一些堅果等富含微量元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澱粉食物,靈長類動物獲得了高等動物所需的所有營養元素:維他命,蛋白質,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

這樣營養元素在靈長類動物體內分解之後,也提供了大量的熱量。

那麼,不難發現,滿足靈長類動物營養需求的關鍵是:雜食性。

同樣的,我們雖然沒有原始人的直觀資訊,但一些壁畫顯示出原始人有和黑猩猩類似的狩獵行為。而且他們獵捕的目標要大很多,那就是猛獁象。

植物,堅果等食物,容易獲取,是維持種群數量的基礎。但是肉食提供了進化所需的關鍵物質:蛋白質。

通過分析現代動物,我們可以得知:食草動物往往可以維持巨大的種群數量,但相應的,智力通常較為低下。肉食類動物,雖種群數量少,但更加聰明。

比如獅群的數量對比角馬或者羚羊,簡直就是微不足道,但是它們懂得相互合作,配合打獵。無論是種群數量,還是高智商,都是生物進化出的生存模式,都能保證種群的延續。但是雜食性動物打破了這個平衡,走向了進化的更高檔次。

這也是靈長類動物,原始人,和現代智人進化基礎。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理論並不完美,我們不能解釋為什麼大象這種素食動物會進化出較高的智商;也不清楚熊這種典型的雜食動物卻沒有進化。總體而言,演化論到目前為止仍然還是推論,支援進化的充足證據還有待發掘,有一些關鍵證據到目前而言仍然缺失。尤其是在人類進化階段,似乎還沒有關鍵證據把靈長類和人類聯絡在一起。

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注:鈣鐵鈉鉀等統稱微量元素

原始人類是如何維持飲食營養均衡的?

鹽選推薦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吃什麼很重要。大家可能不會相信,像今天這種物質豐富 吃喝不愁的飲食狀況,只有 100 多年時間。在這之前,人類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為營養不良而發愁。如果從人類的原始祖先早期猿人算起,人類的出現有兩三百萬年的歷史,大概一萬年前,人類逐漸進入農業文明時期,之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

《瘋狂原始人》是一部怎樣的動畫片,為什麼評分如此高?

邵專利材料 視覺確實很不錯.裡面想表達的反固步自封 女救男 賣腐 環境破壞與保護的觀點,都很正,也表達得很好.可是,怎麼看都讓我不舒服。應該是那種強行干涉他人,意圖強行改變 否定 他人價值觀的思想基礎太令我反感。有人追求冒險,但也有人追求安穩。洞穴人中,父親理所當然的在別人的家破壞別人的禁忌 母親理...

原始人火的使用與穿衣服誰先誰後?

S007 這個就比較難確定了,不過應該是衣服早一些吧,因為當初人類開始直立行走,依靠耐力獲得捕獵優勢的時候,為了得到良好的散熱效果,人類的渾身毛髮就開始退化,自然需要尋找衣服了。 語文李寨主 應該是先有火,再有衣服。其次,從進化的角度看,用進廢退 是生物器官進化的基本原則,由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