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字的發展歷程中,有什麼趣事嗎?

時間 2021-06-09 20:13:21

1樓:無論魏晉

這個故事是我爸爸講給我的。

說的是當年倉頡造字,奪天地之功,「天雨粟,鬼夜啼」,以致遭受天妒,只造出了字形,好多字意還沒來得及定下就去世了,後來孔夫子編字,才把字形和字意一一對應。

可是孔夫子雖然是聖人,但也會犯錯,他就把其中的三對字給編錯了:

第一對是重和出,遠行千里的「重」應讀作出(chū),山上加山的「出」應讀作重(zhòng)。

第二對是矮和射,委身發矢的「矮」應讀作射(shè),身高以寸論的「射」應讀作矮(ai)。

第三對是魚和牛,「魚」字頭上兩撇是牛角,下面四點是牛腳,指的應該是牛這種生物。而「牛」字上面一撇是划水尖,有頭有尾巴,指的是魚。

第三對也有是說牛和半的,有兩隻角的「半」應讀作牛(niú),只有單隻角的「牛」應讀作半(bàn)。

這個故事還有另乙個版本,畢竟孔子跟倉頡差的輩分實在有點大,連我這個小孩子都糊弄不過去。

在新的版本裡,造字和編字都是倉頡乙個人完成的,搞錯了三對字自然也是倉頡的鍋。可後輩人愚笨,也就這麼稀里糊塗的用了好多年。

直到有一天,孔子發現了這三對字搞混淆了,就對掛在牆上的倉頡畫像說:「倉老師,您這幾個字造的不對呀!」

倉頡一聽很不樂意,就從畫上顯靈了,對孔子說:「不可能,我造的字怎麼可能有錯!」

於是孔子就把這三對字指給倉頡看,倉頡一看,果然是造錯了的,頓時羞愧難當,「咦」地一聲就把臉藏在了畫像後邊去了。

所以你看後來倉頡的畫像,臉都是撇向一邊的。

這兩個版本的故事當然都不會是真的,但卻從側面反映出漢字發展歷程中的一種趨勢,即從脫離象形到符號化的演變。

早期漢字當然象形的,有時候你一看這個字就能聯想到它代表的含義,然而隨著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的逐一演進,漢字字形越來越偏重功能性的符號化,就出現了這種乍一看好像字形和字意搞混的情況。

像這個故事,就是非常典型的用現代字形望文生義看圖說話。

關於漢字字形的演進,解釋起來需要很大功夫,不過幸好知乎上已經有相關大牛的回答了。

可參見:

漢字中「出」和「重」、「牛」和「半」、「矮」和「射」等字是否字義與字形關係發生了顛倒?

高曉松說「矮」和「射」兩個字意思反了,有沒有道理?

在求學的過程中有什麼趣事?

趣事很多啦!可參見我的系列文章 詩人白言 白言的故事2 兩個鐵球不同時著地 這裡想借貴地說說對教育的不解之處 小學時,我語文 英語 體育等很差,只有數學好,所以總分沒高過 初中時,我語文 英語 體育等很差,數學 物理 化學等很好,所以總分沒高過,為了中考,我拼命的學英語,鍛鍊身體。好在運氣比較好,以...

紅旗這些年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

張寒生 憑藉2018年提出的紅旗品牌新戰略,一汽紅旗不斷提公升技術水平 實現產品矩陣和產品實力的提公升,同時以紅旗體驗店的方式走近消費者,開啟了市場。即便是在今年上半年疫情導致車企銷量整體下滑的態勢下紅旗依舊保持逆勢增長。資料顯示,自2018年起,紅旗實現了銷量的迅猛增長,年銷量目標不斷因為提前完成...

「xx經歷了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自發和自覺?

在中文表述中,自發 和 自覺 是兩個很容易讓人混淆的概念。它倆不僅形似,而且本身概念又很抽象,讓人不知所云。但是,如果我們用英文來表述這兩個詞,就容易理解多了。自發 對應的是spontaneous,而 自覺 對應的是conscious。前者的意思是 憑著本能 不經計畫的行事 done or s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