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為何從周威烈王開始?

時間 2021-06-08 03:47:31

1樓:假裝思考的大陀

《資治通鑑》為什麼從西元前403年開始寫起?

第乙個原因,《資治通鑑》之前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寫到了晉國智伯滅亡,所以《資治通鑑》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算是續上了《左傳》。

第二個原因,這一年的韓趙魏三家分晉,在司馬光看來是乙個時代的終結。

開篇第一句話:「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翻譯成白話:周威烈王正式任命韓趙魏為諸侯,也就說韓趙魏分晉得到了周朝統治者的官方承認。

緊接著,司馬光詳述了個人的看法,一言以概之:禮崩。周朝傳承接近八百年的名分與等級制度,在這一年被徹底的破壞了,而破壞者正是威烈王姬午本人。

誠然,當時的周王室已經衰微,對於諸侯僅有名義上的君主身份。不過由於天下大諸侯眾多,相互制衡,誰如果跳出來不遵王命,也得掂量掂量天下沸沸之聲。但周王自己跳出來,承認了分晉的合法性,其他人還能說什麼呢?

於是,各個諸侯逐漸不再把王命、名分的分量看得很重了。

我們現代人看這段,總會覺得「禮」這個字哪有那麼大的力量。可看一件事,得考慮到大的環境。在那個年代,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是沒有的。

人們一出生就被灌輸各種等級的概念,周朝以及周天子在那時是天下唯一的正統。突然有一天,這個正統自己廢掉了制定的禮器,認同了三個士大夫分拆自家主人的行為。這等於釋放了乙個訊號,天下,從此拳頭大的說了算。

於是,從這一年開始,天下共逐其鹿。

2樓:知不知道又如何

司馬光自己在通鑑開篇和自序中寫的就不再複製了,下面複製了胡三省的自序,孔子-左丘明-司馬光就連起來了。

孔子序書 ,斷自唐 、虞 ,訖文侯之命而係之秦 ,魯春秋則始於平王之四十九年 ;左丘明傳春秋 ,止哀之二十七年趙襄子惎智伯事 ,通鑑則書趙興智滅以先事 。以此見孔子定書而作春秋 ,通鑑之作實接春秋左氏後也

為什麼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作為戰國的開端?

林幻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逐漸呈現,但是大家還有所克制,臉還多少得要,吃相要注意。戰國就開始不要臉了,而且崇尚不要臉。春秋霸主,哪個不得胖揍下夷狄,做下帶頭大哥,召集小弟會盟?哪怕春秋裡面滅了別人的國家,還得挑個人繼承宗廟,孔老二的 興滅繼絕 春秋君子多,賢大夫也多,大家認為品行很重要。前403就發生...

司馬光《資治通鑑》裡記載的事情,是否算可以相信的歷史?

董修荃 無論讀書還是為人處世,堅持一條 在沒有明確證據否定之前,目前最可靠的文獻,就是真理 在沒有確定證據否定之前,對方正式說的話,就是真話在時光機器發明之前,或者考古有重大發現之前,你不相信資治通鑑,你相信什麼?還有誰比它更可靠? 長安一片月 資治通鑑 當然有記載不準確的地方,試舉幾例 通鑑的錯誤...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為是麼隻字不提宋朝歷史?

趙全 春秋之義,為尊者諱,所以歷朝修史,多有曲筆。如君王痴傻,則書以內慧。至於簋饌不謹,帷幕不修,皆其義也。而史筆貴直,古史有三書弒君,所以兩相綜合,為本朝修史,就多所忌諱。司馬光是宋朝人,史筆若及宋朝,則必多牽礙,所以止及前朝,以資借鑑。 遠離塵囂 主編之前就沒有這個打算,他只想簡化此前的歷史,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