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日本明治維新的快速反應,清朝2023年鴉片戰爭失敗,為什麼直到2023年才洋務運動,遲了20年?

時間 2021-06-01 22:51:35

1樓:Ratatoskr

日經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的,那我就隨便寫寫一些自己的有趣想法。

對幕府體制造成衝擊的外來思想其實並不僅僅是西方思想,其實明末儒家的新發展傳到日本,對幕府的衝擊也是極大的。

在天皇的權威失去了幾百年後,尊王思想卻死灰復燃,這點就是儒家帶來的思想衝擊。

中國近代思想鬥爭了三百多年,所爭的便是國體問題。

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使得家齊公和松平定信雖然扭轉了田沼意次時期的政策,卻將儒學封為了正統,幕府的思想危機並沒有結束。

後期的幕府沒有找到合適的支援幕府體制的思想,帶清可以縫合君主立憲來要求人民支援自己,而幕府沒有這種優勢,所以只能左右橫跳縫合出個公武合體來。

2樓:司承帥

實際上鴉片戰爭開打時中國就從葡萄牙人那兒購買西式火炮,而且還常識仿製「夷炮」(是的當時除了仿製明代火炮外,真的嘗試過仿造西洋火炮,只不過因為鑄造工藝的拉誇而失敗了),和西式戰船(中國近代第一艘西式戰艦其實是林則徐主政廣東時期通過改造西式商船獲得的)。

除此之外,當時的學者還通過各種努力,讓火藥工藝恢復到了前明水平。

還有就是海國圖誌成書與2023年。

反應真的不算慢了。至於為什麼看起來反應慢。。。。。。那只能歸結為敵在永田町了。

3樓:比爾海特八世

黑船到訪是2023年,安政條約是2023年,日本開國也就這個時候。

大正奉還、王政復古是2023年前後的事情,爛船還有三斤釘,怎麼德川家撲騰了十年就這麼沒有存在感嗎?

十年多的時間算快速嗎?

一鴉對於帶清來說,也不過是動靜比較大的海盜行動而已,犯得著全盤推倒重來嗎?

4樓:布林喬亞獵食者

明治維新的快速反應?《海國圖誌》和《天演論》早就在明治維新之前在日本傳開了好麼?

清朝那時候還在抱著四書五經,認為儒家經典能解決一切問題。人家林則徐,魏源,嚴復這些人最初的覺醒那叫「奇技淫巧」。

然後就是二鴉,太平天國,陝甘口口亂,減員上億,圓明園被一把火燎了,這才開始洋務運動。

但是還是抱著四書五經儒家經典不放。有洋務運動有啥用?說什麼去西方時一定要帶著四書五經傳過去啊什麼的。

結果就是洋務派的李中堂感嘆「三千年未有的大變局」。你拿儒家思想怎麼面對工業社會嘛。

然後再革命吧,還有康有為那種「既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為」這種人。。。

5樓:隨心噢

因為當時清覺得是大意了,沒有閃,精銳沒上,不是打不過。還是那句話,沒打疼。等二鴉,精銳八里橋被滅,燒了圓明園,清才意識到,是真打不過。

6樓:鋼4老玩家

因為我大清是自閉症,有一次就能治好的精神疾病嗎,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大清是被迫參加交流會的,所以對大清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

7樓:SINGULARPOINT

日本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會爆發對外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對外學習的時候不糾結祖宗之法。

曾經見過乙個美帝的說法:日本人可以在20天內學會民主。這話雖不無誇張,但的確有其道理。

8樓:第二回

問也白問,因為當時清楚情況的都不存在了。知道情況的,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逐漸激進,剩下冷靜的,在分析問題後,也在後百年歷史的政治正確的情況下逐漸遺忘。留下來的不就是你以為的你以為,別人想你以為的你以為。

不說也罷。

9樓:王公升公升

山高縣說過明治維新是日本的改朝換代。當時日本已經到了改朝換代的邊緣了,所以快。清朝也到了王朝末期,但是還沒有到改朝換代的邊緣。

10樓:戈船將軍

可能沒有太多為什麼,僅僅因為領導明治維新的是乙個新政權。同為舊政權,德川幕府的時間總體上比清朝早40年左右,所以相似的事情在中國比在日本晚發生40年也不出奇。德川幕府建立時間是2023年,2023年宣布「王政復古」,歷時265年。

清朝入關時間是2023年,2023年宣布退位,歷時268年。兩者國祚高度一致。日本是個小國,戰略縱深比清朝要淺很多,所以中國要遇到大得多的衝擊才會有同樣全國範圍的緊張感。

黑船來航事件可以和庚子事變等量齊觀,幕末十餘年間(1854~1867)進行了三次改革(安政、文久、慶應)。清朝自甲午戰爭(1895)年以來的餘下十幾年時間裡也逐步對軍事和政體進行了極大規模的改革。辛亥革命可以看作何戊辰戰爭相類似的事件,均以舊政權向新政權交出權力而結束。

所以大概唯一的不同在於新政權的表現。

假如清朝像日本明治維新後,迅速發展,並且與軸心國為敵,現在世界格局會是怎樣?

象水 前提錯了,能維新,肯定會與美國為敵,肯定會取代日本的位置,代表亞洲向英美挑戰,結局會和二戰日本結局一樣。北京,上海挨兩顆核蛋,然後投降的吧 言之 就不用如果了 清朝當時的社會氛圍就不是像明治維新那樣。知道為啥明治維新辣麼起勁嗎?因為他們 日本維新派 看到了國土幾十倍大於他們的大清在英法聯軍手下...

為什麼明治維新後,日本沒有延續將軍主政的制度,而且迅速變成了乙個君主立憲國?

富達巨巨 因為明治維新並不是島津和毛利當主領導的改革,實際上在這場大潮中他們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而是三傑,高杉晉作阪本龍馬這些人。他們沒什麼必要去推毛利或者島津。 喵喵喵 因為明治維新就是尊皇勢力搞的事啊,天皇好不容易掌權怎會再出乙個將軍呢?再說天皇就是改革開化的希望啊,逆流如新選組啊西鄉隆盛之類...

日本明治維新前的實際掌權者幕府將軍,與精神領袖天皇之間如何相處?

nightlordscruze 還能怎麼相處?你天皇老老實實在京都做吉祥物,那麼我將軍也會有勤王之心。之前皇室子女除皇太子以外,其餘大多都是做和尚。現在德川家宣聽了新井白石的話,增設閑院宮家,親王家變成四家。孝明天皇表示我反感幕府要殺殺幕府銳氣,但你要推翻幕府那麼我就和你劃清界限。 knigh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