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幾十年不上朝而國家還能平穩執行,是不是說明明朝國家制度健全?

時間 2021-06-01 19:08:36

1樓:何處莫憑欄

很多人奇怪,明朝嘉靖萬曆二朝數十年不早朝,為何朝政不受影響?其原因在此。即便不早朝,但皇帝並沒有失去對朝政的控制,只不過由明改暗。

正因為內有司禮監、外有內閣的輔政體制形成,故「有臣無君,朝廷得以不亂,朝參照常進行」。以明代萬曆年間為例,萬曆十五年以後與以前的朝政並沒有什麼區別。賑濟荒災、整頓吏治、平定叛亂、治理河道、發展經濟、對外交往等工作,乙個也沒有少,絲毫也看不出皇帝怠政的樣子。

因此,從此君王不早朝,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本身就是形式重於內容,禮儀貴於虛文而已。

清朝承明制,但並沒有早朝站班議事的制度,而且每個皇帝的辦公地點都不盡相同,清朝中後期往往是軍機大臣才需要早朝。遇到難於決策的重大事件,皇帝可以隨時召見內閣成員,地點往往以就近為原則,清朝皇帝召集大臣會議並不在民間口裡所謂的「金鑾殿」(清朝稱太和殿),這只是舉行重大典禮而不是開會議事的地方。

2樓:栗子有毒

這種問題壓根不需要長篇大論,下面大多數回答都說了些啥?第乙個上朝是否必要?第二個制度是否健全?

答主如果想弄清本源,可以直接閱讀方志遠的《明代國家權力結構及執行機制》這書。裡面會有明確詳細的解答。這是目前為止講明代制度的書裡最好的一本。

如果不願意,可以只記個結論,明自英宗起上朝逐漸儀式化,上朝並非必要。明國祚276年,沒有健全的制度做不到。

3樓:軟不萌默

說實在話,明朝制度是龐雜,也就是過度完善,這種龐雜的制度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並不一定對國家的發展有利。

至於萬曆、嘉靖幾十年不上朝,雖然這爺孫倆不怎麼上朝,但他們確實還管著事的,並且還有像徐階、張居正、申時行、王錫爵這些個人幫忙管理(嘉靖年間和萬曆年間司禮監的權力體現並不突出,特別是嘉靖時),所以雖然他們不上朝,但也只是將上朝這種理事方式摒棄,如果這兩位真的是不上朝,奏摺也不批,大臣也不見,那估計他們早都被罵死了。

還有就是,明朝還有個正德,也就是朱厚照或者叫朱壽,則是經常在外面嗨皮,也不管事,但是卻有楊廷和這個大佬管事,所以朝政也是過得去的。說實話,在正德年間,要是皇帝真的認認真真的幹了一天活,估計大臣們都能嚇死。

綜上所述,明朝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但他們確實還是管事的,不然大明估計在嘉靖就沒了。

還有就是,這玩意兒和制度確實是有關係,但實際上,並非主要原因。

4樓:柳玉

從先秦一直玩到明清,皇帝的存在更多的時候只是個特殊的存在。

在說明朝,雖然自打老朱一把將宰相這個用於制約皇權而存在的官職徹底乾掉之後,看似將一切全權利都集中於皇帝手中,但實際上還是要依賴於文臣。但確實把皇權推向絕對權利持有者的方向去了。正因如此,從明以後皇帝完完全全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再也沒有面對群臣時的顧慮。

雖然如此,但國家系統只要保證有個皇帝在就行,至於國家執行自有執行了幾千年完善的制度與事例,照著辦就行。

所以不僅僅是明朝,往前往後都是這樣的。

只不過明朝以前的皇帝想直接幹大事有乙個桎梏,那就是以『相』為代表的群臣表達著傳統且保守的思維,用於制約皇帝突然作,反之亦然。當然這個制度偶爾也是會失效的。

5樓:wujingping

上朝就相當於公司早晨的例會,並不是必須的。但是萬曆皇帝到後期連檔案都不批了,本來每天還開高層會議,後期高層會議也不開了,連首輔都不見,這時候,帝國的運轉就要出大問題了。

6樓:YRQ

對於明代,皇帝不上朝不等於他不幹活。

太祖高皇帝是個工作狂,他上朝那是高度的責任心驅使,加之又有能力和水平,能處理實際的問題。可到帝國後期,後世子孫做不到像太祖高皇帝那麼勞模,每天乙個早朝都已經不太想去了,這個頭自英宗因為年齡小開了後,經過後來諸君的不斷努力逐漸把早朝形式化了,何況神宗皇帝腿腳不好,天天受罵都要被氣死,更別說跟大家開會了,在宮裡批奏章也就把活幹了,何必開會受氣呢,再不行不是還有內閣和司禮監嘛。

7樓:劍鳴蒼穹

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和明朝搭不上邊。換成任何朝代都一樣。大家還記得文景之治的「黃老之道」嗎?

中國是小農經濟國家。小農經濟的本質就是自給自足。這可以理解成大部分居民點可以與世隔絕自我生存。

只要沒有天災和外敵入侵,對於中國古代社會來說,國家管得越少越好。而且在這種經濟模式下,生活幾乎一塵不變。國家發生的一些事,基本上都有歷史可以查詢。

依樣畫葫蘆還不會嗎?清朝皇帝為什麼苦逼?因為他們是中國集權的頂峰。

沒有皇帝,帝國大臣什麼事都不能做主

8樓:人海一粟

對啊,重要的事有六部,在不行還有內閣呢,內閣還有首輔呢,明不設宰相,其實內閣就跟宰相嗎差不多,皇帝不辦事,有內閣就行,實在決定不了的事,可以不辦啊。

9樓:追尋風的方向

一家企業董事長天天開員工大會,那麼這家企業多久破產?(傳銷除外)

愛上朝,愛開大會是乙個很爛的習慣。

管理好七八個人,就足夠帝國正常執行了。

10樓:啦啦啦

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健全的,但是分工並不明確,所以黨爭貫穿著明朝中後期,閹黨作為乙個皇權扶持起來對抗文官的派系到最後許可權過大,導致明朝後來文官之間派系奪權,文官閹黨之間奪權……所以說並不成熟。

11樓:楊澄和

說明那些每天勤勤懇懇上朝的皇帝不過是裝個賢明君主的樣子,而萬曆用事實證明皇帝個人的行為垂範對乙個龐大帝國的治理沒有什麼作用。

12樓:鯤0910

其實君權和臣權的鬥爭一直貫穿整個封建時代。

漢朝勛貴階層、外戚鼎盛時可以廢立君王。比如漢初勛貴、王莽、霍光。

唐末的節度使基本就是國中之國。君王兵強馬壯者為之。

宋時士大夫與君王共冶天下,鼎盛時大臣可以說君王你垂手而治就好了。換句話說,你當皇帝就做個招牌,別添亂了!

明朝自嘉靖之後,臣權己經蓋過君權,皇帝不得不扶持太監來對抗官僚價層。

為什麼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還能在位那麼多年?

安崗喔喔 因為那時的大明已經有了相對完善的內閣制度,就算皇帝不上朝國家機器也能正常運轉,這個已經到了君主立憲的萌芽了。反觀崇禎,一生勤政,反而不得好死。大清更是退步,全靠皇帝乙個人。 若水 萬曆不上朝並不是不上班!他的眼睛看得清楚,他的段位很高,好嗎?高處不勝寒,沒點水平,還不得像他兒子那樣當個30...

為什麼近幾十年西醫發展迅猛,而中醫卻發展遲緩?

窴窴獠 因為打擊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中醫,是日本從30年代就啟動的國策,首先就是汪精衛,推行廢中醫。然後建國後第一任衛生部長也幹過這個事,不過被偉人們挽救回來。甚至開始大力推廣,在那個窮困的時期,中西醫結合的赤腳醫生,挽救了多少人家?可惜,如今這個說話可以匿名的年代,很多人一邊享受著中醫的好處,一邊...

為什麼出家幾十年的道士會是被附體的,道家不能解決附體嗎?

簡e 朋友,附體可以做善事的,不一定要解決掉。易經 雲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凡是附體,都是由共念共鳴而來。人間羨神仙,其實神仙界也是非常龐雜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也有仙靈羨人間。要解決附體,外力只是施法加持,根本的解決還是靠本人。人的萬千雜念,好比梯子,有了梯子,仙靈就能攀岩而進了。如果道士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