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效能還不如今天的智慧型手機,如何完成登月等高難度任務?

時間 2021-06-01 10:40:39

1樓:風隨我動

兄弟!空間位置差一秒差多少?手動返回,落點範圍有多大?返回的控制資料是地面傳送的好吧。萬不得已手動返回,關鍵是搜救能力要夠強。

2樓:FXM

你的理解是正確的,航天任務對於計算的要求還真沒這麼高,比如登月飛船上用的例如阿波羅導航計算機(AGC)這樣的玩意,它計算效能並不能和智慧型手機比,因為這東西的效能還不如汽車遙控器裡的晶元

至於為什麼依靠這樣破爛計算能力也能登月,60年代的一票載人飛船,月球探測器之類的,上面並沒有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電腦,照樣可以載人軌道飛行(東方號,上公升號,雙子座)太空對接(雙子座.阿金納),軟著陸月球(勘測者號)

所以不要簡單的認為,宇宙飛行一定需要強大的船載計算能力

3樓:徐藝哲

粗糙的軌道/姿態控制對計算機效能要求並不高。阿波羅導航計算機失效的備份方案之一是靠太空人手按計算器(誤)查計算表計算軌道引數。

對於各種偏差情況的處理對計算機的要求比較高。而光學影像識別,自主決策,自主避障等功能對計算效能的要求就更高了。

上個世紀60-70年代美國的玩法是:只要不正常就報錯,靠太空人去人工解決。

而蘇聯的玩法是:力大磚飛,只要夠皮實,什麼偏差什麼避障通通不需要。

突然想到,2023年到底算21世紀20年代還是30年代?

燁謙謙燁 涉及到公元紀年,公元元年肯定是公元1年,由於沒有00年代,10年代是從公元11年 公元20年,20年代從公元21年 公元30年,同理2010年不是21世紀10年代的開端,2011年才是。2020年是21世紀10年代的最後一年而不是21世紀20年代的開端,2021年才是。就像2000年不是2...

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初,在國力相當的情況下,為什麼法國海軍的發展速度始終慢於德國和義大利呢?

Parker Tan 隨便說幾點 留給法國和義大利還有德國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維內托級3艘都屬於戰時完工,黎塞留勉強可算戰前完工服役,俾斯麥級兩艘都是戰時完工服役。法國40年就投降了,誰允許他繼續動工?義大利羅馬領袖級那都可以算輕型巡洋艦了,何況你光選出兩個艦級沒法說明情況。法國二戰驅逐艦不是叫驅逐艦...

如何理解社會學20世紀20年代的功能主義?

結構功能主義的產生與時代背景有很大聯絡。那時社會學剛剛起步,受到了包括但不限於生物學 物理學等自然學科的影響。代表人物,孔德,斯賓塞和涂爾幹。涂爾幹這個人很有意思,他的 自殺論 研究結論是自殺作為乙個社會現象,與社會整合度有密切相關。影響社會整合度的,就是社會變遷了,社會規範系統的破裂 道德 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