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上沒有曹操這個人,誰會得到大漢天下?

時間 2021-05-07 02:57:42

1樓:M3小蘑菇

董卓吧,其他人要麼比曹操小,因為曹操沒出現引起的蝴蝶效應,導致他們也沒法出生;要麼比曹操大不了多少,人生軌跡從小也會發生變動,後續經歷難料

2樓:小A說留學

劉禪,劉公嗣。

首先我們推演一下。

前期曹操影響的東西都不多,大體趨勢不會變。真正產生大的影響,是在袁紹支援下入東郡主兗州開始。也就是說,變化講在這裡產生。

沒有曹操,袁紹還是會安排親信進駐兗州。依舊會和袁術陣營的陶謙發生衝突,劉備還是會隨袁術-公孫瓚陣營支援陶謙。劉備入主徐州。

這裡將產生第一次分界線變化。袁紹派去的人,會不會和兗州本土勢力出現打衝突,進而引發張邈陳宮迎呂布事件。

歷史主線1:

呂布未入濮陽,因為無人接納,如楊奉等人泯然於歷史。劉備站穩徐州,改換門庭投靠袁紹,和袁術發生衝突。袁術自立,劉備在袁紹支援下吞併袁術地盤。袁紹滅公孫瓚,袁劉衝突爆發。

這裡產生第二次分線。

歷史主線1.1:

袁紹內部衝突沒有爆發,沒出現類似許攸叛逃事件,劉備被袁紹擊敗,投靠劉表。袁紹掃平支援劉備打關中軍閥,南征荊州。會劉表病死荊州不戰而降。

袁紹治水軍八十萬眾,與孫權會獵於吳。劉備走當陽,入夏口。孫劉聯兵,赤壁大破袁紹。

袁紹病死,孫劉揮軍北上。袁譚袁尚爭位,袁譚為劉備故茂才,二人聯手。以後孫劉二袁四個人合縱連橫,大展外交。

很明顯,壁前後孫權和二袁在劉備這個老油條面前還是比較嫩的,劉備獲得最大收益,從勢力最弱逐步變成最強,最終二袁被兼併。孫劉對峙,劉備破漢中,入川。病死,託孤諸葛亮、關羽、張飛。

建興年間,諸葛亮屢次東征,削弱東吳勢力,孫權死後,吳國內亂,大將軍姜維滅吳。後唐人有詩云: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漢成祖昭文皇帝禪,祭太祖高皇帝以下二十五代先帝於太廟。

歷史主線1.2:

袁紹內部衝突爆發,劉備反敗為勝。二袁爭位,劉備聯合袁譚擊敗袁尚,一路平定北方。劉備揮師南下,荊州不戰而降。

劉琦聯合孫權,劉備赤壁大敗,退保江陵。兩軍長期對峙。劉備接受張松獻圖,西征漢中,逼反馬超。

劉備先破馬超,再定漢中,在張松法正等人支援下,取川中。孫權下交州。劉備病逝。

託孤諸葛亮、關羽、張飛。建興年間,舉兵北伐,張飛自荊州擊呂蒙,關羽順江而下,唐人詩云:關羽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漢成祖昭文皇帝禪,祭太祖高皇帝以下二十五代先帝於太廟。

歷史線2:

繼續觸呂布據濮陽事件,袁紹部下無人能擋呂布。獻帝召呂布,呂布迎獻帝。劉備南征袁術,呂布襲取徐州,劉備降呂布,呂布接納劉備。

後劉、呂反目,劉備求救袁紹,袁紹遣張郃助劉備,為高順所敗。劉備投歸袁紹,游擊徐州。劉備、呂布、袁術分分合合。

袁紹破公孫瓚,袁劉聯軍破呂布,南擊袁術。劉備破袁術,據徐州反袁紹,袁紹擊破劉備。劉備南投荊州。

袁紹南下,荊州投降,孫劉聯軍破袁紹於赤壁,袁紹病死。孫劉二袁開始合縱連橫。二袁覆滅,孫劉爭鋒。

劉備入川中,孫權下交州。劉備病死,丞相諸葛亮、大將軍關羽、車騎將軍張飛並受遺詔。建興年間,揮軍東征,削弱東吳。

孫權死後,吳國內亂頻發,大將軍姜維破吳,後唐人有詩云:若使吳都猶王氣,伯約何處立殊功。

漢成祖昭文皇帝禪,祭太祖高皇帝以下二十五代先帝於太廟。

3樓:傾心

到時候就會出現東漢末年,七雄紛爭的局面,袁紹佔據北方,袁術佔據中原,馬騰佔據西涼,劉表在荊州,劉璋佔益州,孫權佔據南方長江以下

4樓:不抱月亮

只能是袁紹,得士族者得天下。但是袁家時間不會太久,注定被弘農楊氏取代,弘農楊氏提前登上歷史舞台。(支援的士族有弘農楊氏,清河崔氏,河內司馬氏,魯國孔氏,扶風馬氏還有高氏,沮氏,管氏等小士族)

劉備不可能,原因有下:

1.沒有曹操他連下邳都得不到,而且徐州陳氏欣賞但是不支援他。

3.諸葛亮之所以偉大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忠誠,而是因為他活著的時候乙個人抵上人家一整個家族的能力。但是一旦丞相去世的時候,他所在的政權也就不遠了,這也是為什麼總是有蜀漢人才少的原因,因為丞相太全能了。

4.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並不像現在有那麼多學校,而是設有國學郡學縣學家學,所以在那個時候,擁有土地不僅是有了生產資料和兵源,而且還掌握了人才資源。

5.東漢末年實行的是薦舉制度。因為這個制度所以小士族(寒族,抱歉普通老百姓連寒族都不算)要依負大士族。

這也是為什麼袁紹雖然當時是渤海太守卻是討董聯盟盟主,因為袁紹四世三公,因為他叔叔袁隗官拜太傅,他嬸嬸是東漢末年大儒被追封為伯爵馬融的女兒(馬融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是盧植鄭玄的老師)他是楊彪的舅子。而且袁紹本身還是就是個鄉侯(這點就比袁術強)。他袁家、楊家、馬家的薦舉權只要士族中有想做官的,就必須巴結他。

6.曹操的爸爸也是太尉,為什麼當不了盟主?因為曹家夏侯家丁家世交。

有人會問夏侯家自然不用說,丁家是什麼?丁家就是丁儀丁廣異(暫時找不到那個字)丁裴家,不要忘了曹操的原配就是丁氏。但是夏侯家丁家在東漢末年衰落了,曹家大部分的薦舉權大部分是留給夏侯家和丁家的。

所以就算還有其他士族依附曹家,人家曹家也不會把你擺在第一位。

7.劉備雖然是皇室,但是是乙個破落的皇室。不僅是個破落的皇室,還是個上個朝代的皇室,跟劉協劉辯根本就岔不上趟。

他能被叫個皇叔,無非就是劉協想培植個自己的實力,可惜劉協有劉協的算盤,劉備也有劉備的算盤,明顯的是劉備的算盤打得要比劉協好。你們想想其實劉備的皇族血統甚至沒有劉曄純,為啥劉協卻不認劉曄叔?因為叫了也沒用。

袁術也不可能(他發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得了一塊好地,而且他佔的地方是荀氏的底盤,除了荀正誰跟他了?)

孫策(沒有士族支援,而且江東士族根本抵不過中原士族,還有百越讓他忙活。涉及乙個初中的歷史點:三國時期政治經濟中心在北方,並沒有南移,經濟和人口南移是東晉的事,而且整整花了700年才結束(南宋建立)。

)劉表(其實他很有問鼎的實力,但是他沒什麼膽子。支援士族有諸葛氏,黃氏,蔡氏。如果諸葛亮等不到劉備,他就會跟劉表劉琦混了,)

劉焉(其實他也是個大軍閥,益州本地士族也是拜了個拜,靠一州打十二州,諸葛亮都沒做成功的事他怎麼可能能成功。)

張魯(在漢中信教傳教可以,爭天下算了吧)

劉協(沒有曹操還在李傕郭汜手裡呢,可能被李郭玩夠了一殺,正好成為袁紹攻打他們的藉口。)

5樓:天蔚似海

說袁紹會統一的,我指出一點,曹操一開始是依附於袁紹的,沒了曹操,我都懷疑袁紹能否有能力滅公孫瓚,沒有友軍曹操幫忙解決南面之患,說不定200年是公孫瓚和袁術在打官渡之戰。

然後劉備當時是作為公孫瓚友軍在汝南活動,之後劉備入荊州,招到諸葛亮……劉備入蜀……漢中黃忠定軍山斬紀靈……關羽水淹張勛七軍……

總之歷史就這樣回到史實線

6樓:少時誦詩書

公元191年,鄴城,袁紹達成統一天下之志。

公元191年,荀彧加入袁紹軍。

公元199年,袁紹平定河北。

公元202年,袁紹平定中原。

公元204年,孫權集團被袁紹消滅。

公元206年,袁紹登基為帝,國號為趙。

公元207年,趙軍平定巴蜀。

公元209年,趙軍一統天下。

7樓:牧星

曹老闆自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天下英雄就兩人,去掉乙個還能有誰?

大漢正統,效光武故事,剛柔並施,揉碎士族與割據勢力,再造一統!季漢雖亦難逃歷史週期律,也絕不會讓司馬賊子竊國,重蹈五胡亂華之覆轍

8樓:佔戈示申灬

真的難說,沒有曹操的話,討董聯盟就要往後推,孫堅就拿不到玉璽,就不會被劉表乾死。最大的可能是,袁紹坐擁河北,孫堅佔據揚州和交州,袁術佔據徐州兗州,劉璋佔據蜀地,其他地方全被董卓占領。長遠的角度看董卓是不得人心的,肯定走不到最後。

劉璋偏安一隅也不行。袁術野心太大,說不准哪天稱帝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只有袁紹跟孫堅打了。

至於劉備,真心不好猜,你說他強吧,沒打過幾次勝仗,被人打得到處跑。說他弱吧,曹操都不敢小瞧他,從賣草蓆的混成了皇帝。

9樓:狂歌扇舞

這還用問?董卓或者李傕,郭泛之流(賈詡跟誰誰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沒有曹操,漢末三大主角就是董卓,袁紹,袁術。

如果沒有曹操,那麼也就不存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無論董卓還是李傕,獻帝都是其砝碼,曹操做的事和董卓做的事是差不多的。

袁紹呢?他是推舉劉虞為帝的,但是劉虞不幹啊!袁紹推舉劉虞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和獻帝不死不休了,不是我滅你族,就是你推翻我,沒有第三種可能性。

最後劉虞被公孫瓚滅了,袁紹手中的籌碼沒了,只能自保了,取代漢?這個夢不現實。

袁術呢?這丫的壓根沒腦子,想自己當皇帝。

西涼的戰鬥能力可是彪悍,根本不跟你嘻嘻哈哈,畢竟和羌打了一兩百年,十八路諸侯反的是董卓可不是獻帝。

為何董卓要燒洛陽,遷都長安?因為離他的大本營近。朱棣也是把首都遷到了根據地北京,楊廣雖然沒遷都,但動不動就去他的根據地遛遛。

想要清君側,只能相信同僚,讓皇甫嵩控制涼軍,再結盟馬騰,韓遂。

但袁紹,袁術會這麼幹嗎?

剩下的人有哪些有實力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鮑信?陶謙?要麼曹嵩把曹仁當曹操培養?但曹仁有這遠見嗎?

我寧願相信張魯憑著五斗公尺道推翻漢朝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10樓:烏有先生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明白人明白,不明白的也很難給他講明白。不過還是勉強講一下吧,好多人都說是袁紹,因為袁紹實力強,其實呢?秦末項羽劉邦、隋末瓦崗山李密、元末陳友諒朱元璋,最後袁紹曹操,曹操孫權。

誰的天下不知道,袁紹最多是禮包送的更大一些而已。

11樓:二氣之良能

這是無法確定的,因為三國的魅力在於不到最後一刻都有翻盤的機會啊!

比如劉備四十七歲之前,他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寄人籬下,屢戰屢敗,依然手無寸土,流離四方。在這之後他先佔據荊州,又取巴蜀,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如果沒有那場戰敗,也許他能一統天下,完成兒時的夢想

12樓:寸君

極大概率,還是漢家天下。

題目是歷史上沒有曹操這個人了。

那麼曹操手下的諸曹、諸夏侯應該沒有隨著曹操一起消失。

那麼在曹操陣營中,只有類似前期合夥人的荀彧,有這個人望和資歷能夠領導曹操陣營。

雖然不會有刺董這樣的名望加成,但荀彧在潁川士族中的人望,是足夠和刺董相媲美的。

面對漢獻帝,荀彧會給曹操出主意,叫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荀彧自己則會直接勤王,迎回漢獻帝。

這裡不考慮漢獻帝的能力問題,荀彧應該能和漢獻帝相處的不錯,最不理想的狀態,也是劉禪和諸葛亮的組合。

而荀彧哪怕如曹操、諸葛亮一樣大權在握,他也一定是諸葛亮的行事作風,而非曹操一樣。

官渡之戰時,曹操因為荀彧的鼓勵而堅持,最終擊敗袁紹。

如果還是原班底,那麼荀彧大概率也能擊敗袁紹。

那時,北方都在荀彧的控制下,劉備很有可能會望風來投,而非再建季漢。

曹操前期內政,大半出於荀彧的設計,所以掃清漢末積弊,再加上真·擁君的加成。

哪怕漢獻帝很草包,只要不太作。

荀彧很有可能延續漢祚一段時間,最後以乙個中興賢相的身份留在青史上。

如果歷史上沒有阿道夫希特拉這個人歷史會變成怎樣?

藍大佬的打手 命令與征服 紅色警戒 遊戲劇情 愛因斯坦博士發明了時間機器,回到了1924年殺死了希特拉。愛因斯坦認為這樣可以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仍沒有消失,並且持續到了1950年,蘇聯開始向西方進攻。美國 英國組成盟軍同蘇聯作戰。紅色警戒開場CG 命令與征服 紅色警戒2 遊戲劇情 ...

如果劉備光復漢室成功,這個新的漢朝在歷史上應該叫什麼漢?東漢會不會被改叫中漢?

漢與唐 這個不用想了,季漢 歷史上蜀漢中國人就是這麼叫自己國家的,例如蜀漢大臣楊戲的季漢輔臣贊,當今蜀 季 漢粉也是這麼叫的 另外提醒一下,後漢這個名字已經被東漢拿過去用了,是東漢的別稱,尤以日本學者用的最多 看到有個回答答了後漢 不過五代時期劉知遠建立的國家也叫 後漢 另外,歷史上真的好多漢,例如...

歷史上是不是真的有大禹這個人?以及大禹治水是不是真的?

WWWWWW 不一定存在乙個人叫禹,但我相信在洪水氾濫的時代,一定有像禹一樣的人,願意為了眾多百姓的生存付出一切,付出自己的一生。禹這個名字不一定真的存在,但當時一定存在不惜一切代價去治水的人,才會流傳下這樣偉大的傳說。他未必叫禹,也可能是其他名字。但他一定存在過。 又下雨了啊20 禹傷先人父鯀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