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認為古代軍陣是虛構的?

時間 2021-05-06 23:40:46

1樓:

看電影赤壁時,看到裡面的八卦陣時我差點吐了。天吶,所謂八卦陣就是把士兵組成乙個八卦圖形嗎?這就是劇組對於古代軍陣的理解?

雖然我沒研究過古代戰爭,但是我們用常識也能看出赤壁裡八卦陣的荒謬。

首先孫吳聯軍兵力上本來就大於奔襲的曹軍,哪用得著組成八卦圖形,直接乙個長槍陣就能擋住騎兵。敵軍來了直接包圓就行了,還用得著擺個圖形所謂引敵入陣嗎?好的陣型是可以以少御多,你本來就兵力優勢了還排成個八卦圖形?

就算諸葛亮真的有八卦陣,我估計也不是指把士兵擺成八卦圖形,八卦陣指的是不同軍團的地理位置配合,這個距離可能是以好幾公里或者十幾公里來計算的,目的是為了不同軍團的協調配合還有相互支援問題,用有限的兵力達到最大化控制區域的效果。而具體每個軍團就是若干個方陣組成即可,玩過全面戰爭的都知道。

而你劇組居然認為八卦陣就是士兵擺成個八卦圖形,我真的是醉了,您拿腦子想想就知道這樣的圖形有任何用嗎?一大半士兵拿著盾牌朝著裡面或者朝著各種方向,真正的有效的防守只有最外面一圈士兵,你覺得這種陣型合理嗎?這種所謂八卦陣在方陣面前只有被平推的命。

2樓:縹緲閣

因為腦子不正常,所以有一些不正常的想法!!

玩個紅警都知道,

兵力相當的時候天啟去前面當肉盾(閒貴可以用礦車,但是礦車攻擊不行,還是天啟好)光陵後面遠端。同時再靠後加V3飛彈公升空(這個可以吸引對方天啟攻擊天上,因為天啟優先防空)或者閒V3不好指揮就用飛行兵。

橫向的戰線要整齊,要在一條線上面,不要前後都有,保證所有的坦克都在攻擊。用超時空兵瞬移到對面隊伍裡擾亂陣型,吸引火力。

兵力佔優的時候快速接近,全面混戰(拼刺刀?)

基洛夫進攻的時候要有地面力量保護,否則會被對方的防空車採用「敵進我退,敵退我打」的戰術消磨乾淨。

會戰要集中兵力不要添油戰術。

戰場中心之外有精力的搞點小動作背後偷襲一下。

小碉堡或者防空炮在大一點的樹後面搞乙個。(本人推薦防空炮,因為沒電的時候沒有攻擊力,敵方攻擊部隊即使路過也不會攻擊。解釋一下,為什麼會沒電。

因為需要靠這最後的建築來勉強維持生命的時候建築物早就都沒有了,肯定沒電) 這個戰術在選擇國家顏色的時候就要注意,選和地圖相近的顏色。這樣小地圖上面不好找

玩兒個遊戲都有無數的軍陣,策略,你和我說古代成千上萬,甚至幾十萬的人生死決戰沒有軍陣,你是在搞笑嘛???

我心情挺好的,不需要給我講笑話

3樓:金滿堂

當然,也不是為吹而吹,這後面有經濟、政治的利益。古代將軍打一勝仗,可保三代財富自由,不吹,不搞神秘,後人拿什麼換財富自由?

4樓:麥克楊

現代人不理解古代人很正常,但是不自己用腦子想就認為對方是錯的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假設兩邊打架,同樣的人數和裝備,那那邊優勢大呢?孟子說過:一看天時二看地利最後看人和,這個人和就是陣型。

但是普通人平時打架要麼是散亂的陣型要麼是兩邊戰鬥力不對等,很少遇到檢驗的機會。

那再舉個例子:英雄聯盟中兩對相同陣容的隊伍,一邊紮成一堆一邊井然有序(前有肉後有奶中間有輸出),誰都知道大概率有陣型的那邊會贏。同樣的陣型也可以代指人員配置,例如一邊都是肉或輸出,一邊有完善的陣容,那那邊贏不是一目了然的嗎?

玩過遊戲的小孩子都知道陣型的重要性,那麼在古代兵種單一戰法單調的情況下,古代人會不知道擺陣型嗎?

這些人啊要麼是仔細想過了覺得古代人沒那麼聰明(古代人沒我聰明系列),要麼壓根沒想,就想當然覺得古代人不會擺陣型了。

須知無知不是毀滅的原因,傲慢才是~

5樓:安久兒

說實話,我也懷疑過,主要原因是,我沒法對這玩意形成概念。

我又沒親眼見過,書裡寫的神神叨叨的,電影電視劇集裡演的都花裡胡哨的。可信度極低。

我只能肯定一點,

從邏輯上說,冷兵器時代有軍必有陣。

形不成陣型,連點人數都差勁,更別說形成一軍、一營的建制。

上了戰場,沒有陣型,也無法有效指揮,那不就成了烏合之眾了麼。

但是對種種有特殊效果的陣型我當時是持懷疑態度的。

更別說打起來之後還要變陣什麼的。

騎兵搞個衝鋒陣型,步兵搞個方陣圓陣的我一點都不難理解。

春秋的時候步車結合,搞點花裡胡哨的也有可能。

但是都交戰在一起了還變陣型,還生門死門的,糊弄鬼呢?

後來主要是看了兵馬俑,覺得也許微操級別的變陣確實不太可能現實,但是成陣之後能有效指揮的單位比我想象的要多,變化自然也就更多。

其不同兵種間的配合也是實打實的。

交戰前後進行幾次有效的戰陣變化還是有可能的。

還有一種讓我認同並深信不疑的是戚家軍的鴛鴦陣。

因為這個陣型規模很小,比較容易形成概念。

同時這個陣型很有針對性,就是面對倭寇的,效果也不顯得誇張。

鴛鴦陣每陣只有 12 人,陣形呈兩路縱隊排列:最前面是隊長,隊長之後兩人分持長方五角藤牌和圓形藤牌,之後兩人各執一丈多長的狼憲,接下來四人則各握一支十二尺長的長槍,再後面是兩名裝備鏜鈀的士兵,隊尾還有一名夥伕。後來,戚繼光還給鴛鴦陣配備了鳥銃。

我搜了一下狼憲和鏜鈀就能想象出這個陣型的大體情況了。

有攻有防,有遠有近,

6樓:寂靜之音

實際上,軍陣就是一種戰術。目的就是讓士兵整齊劃一,號令統一,根據戰場變化做出相應的變化而不是雜亂無章地亂砍亂殺。古代的軍陣就相當於現在的多兵種合成作戰。

軍陣的運用需要乙個能掌控全域性的統帥,但一場戰爭的勝敗不全取決於戰術,還有情報、後勤、戰略等。所以,能將軍陣運用好的,基本上都是歷史上有名的軍事統帥。這些軍事統帥的存在本身就證明了軍陣的存在。

否認軍陣存在的,要麼是對歷史一知半解,要麼是別有用心

7樓:上馬提槍

見識不夠唄,推薦個老電影,宋景詩,2023年拍的反應太平天國時期山東起義的,情節沒啥平鋪直敘,關鍵是裡面服化道那是真細節,無論清軍起義軍步軍,騎兵都有相應的陣型作戰。

8樓:

我們一般人口中的古代軍陣,都是從評書話本中出來的,當然是虛構的。就算是總被三國歷史愛好者鄙視的三國演義,也就八卦陣乙個石頭陣而已,此外都沒出現過別的稀奇古怪的陣法,諸葛亮咋就叫馬謖去守街亭呢?應該直接派人搬石頭去街亭擺陣啊。

而任何時代,打仗都要有陣型,這些不是虛構的,陣型的意義在於指揮的統一、戰場主動權的掌控、區域性優勢的形成等等。

淘汰古代軍陣的不是文化斷層,而是作戰方法變了,古代的軍陣沒用了。軍陣是要實踐的,圖紙就那麼幾張,都畫給你了,但怎麼指揮、怎麼應對都要實踐,現在的問題是實踐用不上了,自然就沒人去演練了,漸漸也就不明白怎麼具體怎麼用了,跟什麼八卦五行的語境無關。三三制也是一種軍陣啊,只不過不是冷兵器時代的軍陣而已,也沒聽說要用八卦五行來解釋三三制。

9樓:張曼成

這種沒什麼看強求的,畢竟也用不到。

古代軍陣的話可以去看下《武經總要》宋代兵書,前捲七就是軍陣總說。

軍陣其實就是講不同兵種(盾兵、斧兵、長槍兵等等),不同地形(丘陵、平原、山區等等)之間如何搭配,以實現戰鬥力最大化的。我印象深的就是鴛鴦陣,傳說中明朝戚家軍抗擊倭寇時用的陣法(畢竟海邊城市)。

10樓:

你要看靠譜一點的。

日劇裡大多數陣法都是按著這個排的。

雖然《武備志》不但有動畫。也有點教數學,比如禹步扭秧歌。說不定扭著扭著能召喚出宇宙怪獸基多拉。

總體上來說,《武備志》是有東西,不是都瞎胡鬧。但打仗這件事,根本就是兵無常勢,要在實踐裡有更複雜的決策體系,比如上面提到的圖,就是野外駐紮或準備陣地戰的舊戰術。

新戰術不會寫在書上,就是戰士熟悉操練之用。

說到底各朝代武庫就是乙個基本教科書,最終很多當時的技術,還是要從其他文獻和知識裡了解。

開頭那個陣法已經比較靠譜了。不是數學。

11樓:芒種白

可能是他們過於輕視古人吧

古代的軍陣在當時肯定是有用的。畢竟相較於三打三,三先打一再打一再打一,後者肯定比前者更有贏的把握也更輕鬆

陣法的作用應該就是在兵員不變的前提下,將全軍的戰力發揮到最大

12樓:任他東南西北風

你去玩玩《羅馬全面戰爭》或《三國全面戰爭》,都能清晰認識到軍陣很有用。

說簡單點,步兵調動需要時間。敵人抓住這點時間差打穿你的薄弱點,把一部分編制打崩潰,靠你自己人呼喊逃命都能把你的大陣衝崩潰。

13樓:李波北樂

因為他們的世界只有虛幻,沒有現實,只停留在書本,電影,漫畫,卻從來沒乾過實實在在的一件現實中的事情。凡是都需要空間時間和節奏,軍陣就是為了把握空間時間節奏而產生的。很多人連這個基本的實踐體會都沒有。

14樓:Josh

軍陣肯定有

難不成一群散兵?

香積寺不是軍陣嗎?你排前,我排後,騎兵在後面。因為騎兵衝不亂陣形。

你叫一群文盲擺八卦陣?

市觀文化罷了

15樓:生芻

我不知道題主說的軍陣是啥樣的

要是是像穆桂英掛帥裡的那個天龍陣,我也覺得是扯淡但是明朝有一種火器克制騎兵的戰法,就是三排連續射法(忘了具體名字),拿著火器的士兵排成三排,陸續發射。

不知道這算不算陣法

還有明成祖朱棣率領的三大營針對蒙古騎兵的打法,先是火器射,然後騎兵打,最後步兵.....(應該是這個順序)不知道這是不是陣法。

以上好像不是陣法,emmmmm,有點跑題

不過我覺得,陣法應該是,在區域性範圍內,以多打少(這裡是指實力),以前打仗不是我們想的就在一處打,很有可能是多線展開,怎麼分配兵力是關鍵。就好像守城門,明朝于謙打的京城保衛戰,于謙20萬人,但是有十門,每個門平均也就2萬人。兵力上比不上也先。

草【一種植物】

有扯偏了

所以啊,我估計,陣法估計是在兩軍陣戰的時候有用不過也有古語說了,以陣合,以奇勝

只是陣戰,贏的可能性比較小,還是要出奇兵,偷襲,奪糧道啥的唉,反正這方面也說不清

16樓:德菱小屠

共產黨為了普及普通話花了多少力氣。現代學校擺大陣花了多少力氣(全部識字,聽指揮,)。感覺古代兵書兵法指揮,不是努力擺花樣,而是克服士兵伙食普通營養差,文化不行素質差,戰場廣大沒有指揮部情報不明,傳令靠吼偵查靠馬等等惡劣條件的。

所以大家都喜歡平原擺開陣仗大決戰,因為想二戰那樣多線協同全面出擊太需要軍隊素質,指揮協同了。

17樓:蒂尼隻染黑白

其他不說,就說全面戰爭遊戲吧。。。步兵維持陣線,弓兵後方和交火前期輸出,騎兵繞後斬首或者打側翼、衝亂人家陣線。

如果一股腦全衝過去,弓兵發揮不出優勢,騎兵步兵肉搏。

古代的潰敗不是說人死光了,陣型的意義是各司其職而又團結一致。

為什麼古代打仗軍陣很重要?

龐公尺 陣型有多重要?陣型的好壞會關乎一場戰鬥的勝敗!在冷兵器時代,軍隊作戰時並不是一窩蜂的亂糟糟的衝上去,而是百人一隊的排列整齊,隊形後面有一排鼓手,按百夫長的命令依照節奏敲擊軍鼓,士兵則按照鼓點節奏一步一步前進,這就是擊鼓而進的意思。很多古裝電視劇集都是不對的。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 第一 利於軍官...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漢服不是古裝?

西盤 你好,我看了一下這個問題下面的其他幾個回答,發現了乙個很有趣的現象,所以在回答問題前我覺得得先宣告一下,我是個皇漢粉。那些覺得漢服不是古裝的,其實原因無外乎這三點。其一,我們是個大融合的多種族國家,如果漢服是古裝,那其他少數民族的服飾是不是也得算古裝。其二,如果古裝劇盛行,熒幕上充斥著真實存在...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暑假支教沒用?

十寸 這些人,從小養尊處優,不知真正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沒有體會過留守兒童所受的心酸和痛苦。你把他拉到鄉下去,可能指著麥子說這是稻子,你指望他能理解支教的重要意義? 你可別說了,我正在撓頭寫支教申報書呢,還不知道能不能通過。我也知道我們對於真正的貧困地區的教育起不到任何作用,因為我們是資訊工程學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