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梅蘭芳拒不與日本合作而吳清源投靠日本,誰的行為符合東方傳統道德倫理?

時間 2021-05-05 16:27:39

1樓:炒粉

不好說。這是個特別沒法說的問題。梅蘭芳一輩子在中國過的,他的根基在這,且身邊都是文人和銀行家這樣量級的粉絲。

他的環境決定他對周圍的東西敏感,而且把握的方向都正確。這人是個活的特別明白的主。況且家國忠義,戲文裡天天都有,耳聞目染幾十年,總是有效果的。

再者日本人來了他叛國,日本人走了他的根就完了。梅是個明白人,也是有血氣的人,他這個是環境造成,和東方傳統沒關係。

吳少小離家,從來沒什麼紮實的家鄉概念。到北平時候不過十歲出頭吧?他很早被邀去日本,當時兩國還沒有非常激烈的矛盾外向化。

他心裡眼裡就只有圍棋,連吃喝拉撒都管不好。原子彈打下來,這幫下圍棋的還能繼續下,可見到個什麼地步。

日本人對他的態度微妙,總體來說,他接觸的和善角色並不少。他不是沒掙扎過,但是,怎麼說呢?環境吧。

其實他雖然是中中國人,但是讓他發展和生存下來的空間是日本。聽說入籍是為了兒女。所以他的選擇也談不上什麼東方傳統。

2樓:上善若水

吳清源老家福州的,14年出生,14歲東渡日本,這無可厚非。1.福建人歷史上東渡日本的不少,日本的福清幫都出名了。

2.清末民初中國人去日本的不少,蔣公,魯迅等多了去。學習棋藝躲離戰亂不奇怪。

3.不過參加慰問團就不對了。

3樓:Richard Xu

談東方傳統倫理道德,也要按照基本法……啊不對,傳統典籍的說法: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論語·憲問》

召忽之於梅蘭芳先生,管仲之於吳清源先生,如其仁!如其仁!

4樓:bell boy

我最討厭「在強權下面人家的道德忠不忠balabala」這種事情上JJYY,特別是我們中中國人在這種事情上JJYY。

你們多數是沒有生活經驗的嫩頭青。

什麼最重要?活下去。

就我們漢族這種全民留過辮子,後來一樣保滿人皇的尿性,談個P的節操?!

就我們中國在近現代全範圍打砸搶,知識分子搞光,文人各種舔菊談個P的奸不奸。

就我們開國10大元帥沒幾個得好死的,談個P的忠不忠。

不用談!無論如何,請活下去。

就算罪,活著才能贖!

5樓:

蘇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中國西漢時期著名使臣。

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李陵(前公元2世紀?—前74年),字子卿。隴西(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著名將軍李廣之孫。

原為漢朝將領,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數萬匈奴戰於浚稽山。因援兵未至,寡不敵眾,兵敗投降匈奴。朝廷聽信謠言夷其三族,致使其徹底與漢朝斷絕關係,後娶了且鞮侯單于之女為妻,成為匈奴貴族。

乙個堅守,乙個妥協,但這兩人都得到了後世的稱讚。我不知道「傳統的東方價值觀」具體內容是指什麼,但是我看到是兩個認真生活的人,以及對不同選擇都報以寬容的時代。

6樓:小台哥

個人有志,不應該在道德的平面上進行評價。

兩人都是大師,都摯愛自己的事業,戲曲於圍棋,對兩位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乙個為民族氣節,不為侵略者唱戲,乙個為內心之愛,到他國磨礪棋藝。

梅蘭芳為什麼能那麼紅?

瀹茗惺忪 1.有社會名流捧 2.本身的藝術造詣也是很高 3.打破時代審美 4.愛國義士,有膽量 5.政治正確 前面的是他為什麼能打敗本應是四大名旦裡最棒卻注重師古,創新特性稍遜的尚五塊,怎麼打敗當初給慈禧唱一回戲賞銀五十兩,賞金比他高五倍的老譚,怎麼打敗千古一花臉卻性高秉傲的金霸王,而這點最重要!政...

戲劇演員是如何練眼神的,好比梅蘭芳?

後台藝瞥 如果說,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不言不語即傳達,那麼眼神在其中大概佔據了60 的作用。優秀的演員,只需要乙個眼神便能讓你感受到他心中的四季,這就是眼神的傳達技術。雖然說演員眼神的離不開情感支撐,以及表演的環境 燈光 狀態等綜合因素有關,但是從技術角度來看,就是捕捉 視象 體會情感再表達,如果眼神不...

《梅蘭芳》和《霸王別姬》高下應該如何比較?

蜜糖洛 霸王別姬 的確珠玉在前,但 梅蘭芳 也不完全是平庸之作。如題主所說,兩部影片的情懷不同。霸王別姬 不用多說,是在時代大背景下主人公之間的情感糾葛,從最初的苦練到成名,到一次一次不斷失落 絕望 失去價值感 背叛的悲情故事。因為虛構,所以可以無所顧忌,濃墨重彩。說到這裡又難免感慨,從前的尺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