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後為什麼不追封孫策為皇帝?

時間 2021-05-06 15:52:28

1樓:白胖胖荷蘭豬

孫權對孫策的真實態度不得而知(我相信是有感情的),但不追封的關鍵原因大概是孫策征服江東的過程中與江東世族結怨太深,而孫權的稱帝需要依靠江東世族的支援,"長沙桓王"正是孫權與江東世家大族妥協與和解的體現。

當年孫策征服江東時,對江東世族多有屠戮,與世家大族結下了血海深仇,最後本人也直接死於與江東世家的鬥爭之中。

孫權上位以後,開啟了和江東世家大族妥協和解,進而扎根江東的程序。而且越往後,孫吳政權的"江東本土化"程度越高。以呂蒙早逝,陸遜上位為典型分界,當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帶出來的淮泗集團日益凋零,江東世族卻人才輩出,形成了對外來戶的壓倒優勢,孫權的統治呈現出越來越依賴江東本地世家大族的態勢,到了稱帝前後,孫吳政權已經基本是乙個依靠江東世族撐起來的本土化政權了。

孫權的稱帝,可以看作歷經數十年鬥爭與妥協後江東世族與孫家簽訂的最終契約,本地世族正式承認孫家的共主地位,孫家則要承擔起保護世族利益的職責。

作為契約的一部分,必然要對之前那段不愉快的歷史有個交代。其妥協結果就是與江東瓜葛不多的孫堅理所當然追封皇帝,而揹負了江東世族血債的孫策如果也追封皇帝,那對世族來說就是個令人不安的政治訊號,所以為了政權的穩固,孫權只能在孫策身上做出犧牲。

而且"長沙桓"這個諡號也很耐人尋味,不用其他地名而用地處荊州的"長沙",可能就是要把孫策和江東拉開距離,向江東世族表示"我哥不是你們的統治者,我也不會像我哥那樣統治你們"(當然可能孫堅發跡於長沙更重要)。而"桓"這個字,一方面彰顯了孫策的赫赫武功,另一方離當時的反面教材桓帝不遠,又有部分否定其事蹟,反思當年歷史的意味。這個諡號可以說取得是處心積慮,用心良苦。

2樓:還是得穿馬甲

「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

孫皓是有名的暴君,當時可能有傳言要立孫策的孫子孫奉,孫奉此時還只是個侯爵,就這還害死了孫奉,如果追封孫策皇帝,就證明皇位的傳遞是「兄終弟及」,他的直系後代就有合法繼承權,難道周朝時候宋國搞兄終弟及引發的宗室代代互殺這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封個長沙桓王可以了,至少從另乙個層面保護了孫策的子孫。

3樓:梅晴元

司馬炎是給他伯父追封了帝位然後呢?

政治家本來就不需要在每件事上都展現自己溫情脈脈的一面孫權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確實沒有多少追封兄長為帝的例子可以參考相反,可考而相當有說服力的例子是不給兄長追封帝位的對我說的就是劉秀怎麼沒見別人叫他渣秀呢~

政權不穩的時候不讓幼子繼位有什麼錯孫權當時雖說年輕但有幾年當縣長的工作經驗孫紹那時候才多大夭折了怎麼辦?手下人更願意輔佐哪乙個?

陳壽能以此來黑孫權只是那個時期的政治正確罷了看看就行孫權不追封孫策這點上沒什麼問題的

4樓:何威憲

司馬師共有一子五女,五個女兒都是親生的,但唯一的那個兒子。。。是過繼的養子,就是司馬攸,攸君的親生父親是司馬昭,換言之他是司馬炎的親弟弟呀

嗯,這樣一來,追贈司馬師為帝沒什麼後顧之憂,反正司馬師那一脈沒後人了,不能來篡司馬炎的帝位,再說司馬炎心大,也不在乎

反觀渣權,他爹留下的那幾個部曲也算不上什麼人才,江東說到底都是孫策帶著借的兵打下來的,大好江山,全送給渣權了,結果渣權回頭當了大皇帝只立一廟,也就是只有他爹享有供奉,他爺爺都沒有,還只追贈孫策為長沙桓王。合適嗎?

雖然孫策有個親兒子,渣權這一手有顧慮到子孫後代的帝業繼承問題,說得好聽就是為了鞏固國家內部的安定團結啊什麼的,說的不好聽就是擔心他哥哥的威名太盛有不法分子擁戴他的侄兒繼承帝位嘛!好,那你只追贈個長沙王,也該夠了吧?念著當年的兄弟手足之情,你的親侄兒該繼承爵位吧?

渣權豈是這種人!就是讓你意想不到!起初孫策的兒子被封為吳侯,後來這爵位被渣權的孫子搶走,孫策的兒子只好灰溜溜的去做上虞侯,結果最後孫策的孫子還是因為這門子事被孫皓砍了。。。

陳壽針對渣權批評得好:「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祟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說得很明白,為什麼渣權這麼做?因為他不講義氣又摳門又小心眼又喜歡猜忌,因為他渣!生子莫如孫仲謀啊!

在孫權稱帝之後,蜀漢國是什麼態度?

塞北海東青 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 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 權乃見之,語芝曰 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芝對曰 吳 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並兼天下,退可鼎足...

曹丕稱帝之後,孫權和劉備為什麼要跟著稱帝?

子持蓮華 名不正則言不順。以前大家都不是皇帝,自然可以打來打去,人家稱帝了你不稱,還去打就是謀反了,至少在道理上就說不過去。當然你可以自己稱帝,說他是謀朝篡位,這又師出有名了。劉備更是必須稱帝,漢已經亡了,還說自己是漢臣豈非是亡國奴,還好意思出來爭天下?誰還跟你混?稱了帝,有名分了,手底下人也能各公...

孫權為什麼對孫策的後人那麼薄情

小麥一年兩熟 先不談是否真的 薄情 對於乙個熱衷制衡的政治家來說,這是這是個不錯的辦法,一旦厚待,保不齊未來的某天就有一幫子人拉著大旗讓孫策後人上位了,辦法就是一點點慢慢的讓這孫策後人永無奪位的野心或實力。 並沒有從繼承角度掰扯這件事的必要。孫權血脈者立太子,不會選孫策後人。孫權血脈者留遺詔,不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