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張以仁治國則無往不利,並且反對刀兵相見。可是為什麼最後統一六國的卻是以法家為核心的秦國?

時間 2021-05-31 17:32:11

1樓:夢露居士

大家都說,資本的原始積累是血腥的。

孟子看到了血腥,所以勸你踏踏實實做生意,用合法手段把公司做大做強,然後再做慈善樹立好形象。

法家看到了血腥,教你怎麼把血腥玩到極致。

在一片混亂、毫無監管的市場上,你認為哪家公司能成功呢?

2樓:九重宮闕

這個問題我以為是個高質量問題。雖然我不能以高質量來回答。

既然孟子的仁政那麼厲害,為何當時諸侯都不用,且後世君王也喜霸道呢?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有四個大的方面需要注意,一是當時社會大環境的「勢」,二是現在我們大陸人的價值觀「道」,三是孟子在幹嗎「求」,四是從春秋戰國和古羅馬時代至今這段拉長的歷史回頭看孟子仁政「性」。

一、勢。這裡面一是實際形勢,二是地理形勢,三是當時的觀念。

1、當時形勢。

當時各國攻伐不斷,並不強馬不壯動輒就有滅國之禍。孔子以前的春秋時期,千乘之國算大國了。孔子之時,千乘之國算不得大國了,大國都有幾千乘了。

孟子時代,大國是指萬乘之國。大國門檻不斷提公升,就是相互吞併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孟子仁政的社會實踐必然面臨嚴峻的障礙。

集中體現在孟子見梁惠王第五節。魏國被東面的齊國、南面的楚國、西邊的秦國欺負的抬不起頭來,土地被割走了,兒子也賠上了。梁惠王問計於孟子。

(其實,背面的趙國也不是魏國能惹得起的)孟子說了很多,但歸為一句話:仁者無敵。很霸氣,但梁惠王肯定不這麼想。

我估計梁惠王當時的心態就是:日,火燒眉毛了,你不幫我救火,卻讓我檢討過失。現在都保不住了,何以將來?

2、中國的地理環境。北有荒漠苦寒,西有大山險要,東、南有大海阻隔。既然向外延伸到頭了,便槍口對內,集中力量向內滲透。

在那個時代,這也是必然趨勢。這種地理決定的大勢就是,生產以農業為主,軍事以兼併為要。這與歐洲截然不同,這是兩種文明的發展。

3、當時的觀念,雖沒有統一華夏的雄心壯志,但稱霸華夏卻是各大諸侯王的共同心聲了。從孟子跟齊宣王的對話「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隨著秦帝國的一統,統一的大帝國便成了主流認識。

既然霸道優先,王道自然要退後了。

時勢造英雄,遂使商韓之流成名。英雄造就時勢,卻需要條件,但當時的確不具有孟子仁政實踐的條件。

二、回頭看儒法,便會有乙個問題,哪個更實用?或是哪個才算是有用的?現在的歷史課本及某些學家對法家讚不絕口。

同樣是古代中華思想,卻所有的壞事全是儒家幹的。以善意來揣度這些人,無非是以當時的成敗論英雄。以惡意來揣度,無非郭老再世罷了。

就大眾來說,也有不少人對法家欣賞,對儒家掩鼻。這就是目前我們的價值觀在起作用了。權力與金錢並行,尤以權力為甚。

活著才是大道理,比什麼什麼什麼什麼都重要。這裡的活著,既是乙個人,也是乙個國。這樣的價值觀念,其評判取捨,就不足為論了。

用現在的價值觀念很難理解孟子那個時候的一些言論,比如梁惠王問計孟子如何復仇一節。春秋時期《司馬法》裡面說「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是不是不容易理解呢。

三、「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孟子在幹嘛呢?與其說孟子在宣揚自己的主張,倒不如說孟子在弘揚孔子一派的學說。

孟子自己也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也就是說,孔子一派(推崇克己復禮—不再解釋這四個字)的學說並不為多數人所喜。孟子的處境很艱難,可以假設,如果沒有孟子,儒家思想或許就會在秦朝焚書之後也就消散不傳了。

孟子一己之力對抗楊朱與墨翟以及其他學派,配得上乙個「浩然正氣」!孟子堅信孔子學說才是大道,他要做的是「開啟民智」,至少他自己是如此認為,並「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去做了。

四、《中庸》說「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把春秋戰國時候各個流派的學說釐清後(各派學說間有異同,僅就異來說),再從春秋、古羅馬至今的兩千多年的時間跨度裡來審視中國傳統思想,會發現,唯有儒家思想(孔孟,漢代之後的不論)才是符合人性的。

無論是「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還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治國先包含了普遍的同情和悲憫之心,推崇從個人的「自我激勵—自我完善」,達到社會的自我激勵與完善。

即便今天來看,這也是很不容易的。美國之所以牛,不首先在於法律嚴明,政治清明,而首先在於整個社會形成的自我激勵與完善的社會觀念。

孟子無論是「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還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還是法先王等等都是在推崇乙個這樣的社會理想。當然,儒家思想對於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並沒有給出多大的發揮空間。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短板,所有的。

現在對儒法道墨大概有兩類說法,一是各有長短或揚此抑彼,二是不同的時候選用不同的主張。可這並不符合各派學說自己的主張,是實用主義的選擇方式。

3樓:王靖海

戰國時期的列國,要按照這個標準都是「以法家為核心」,秦國的統一並不能說明這個問題。

看歷史,不建議把政治行動標籤化,好像列國都跟冷戰時期一樣天天搞姓「儒」姓「法」的問題。

在實際的政治運作中,執政者必然會優選考慮當前的政治環境所需要進行哪些政治行為,其後才考慮政治傾向。

舉例:列國在變革時期,自然會偏向法家主張;

在外交局勢複雜的時期,就會轉而偏向縱橫家主張;

在大戰之後,也會表現出符合道家主張的休養生息的政治傾向;

至於秦始皇末期,秦帝國內的矛盾已經逐漸有白熱化趨勢,此時秦廷為了籠絡大家族,認為製造社會板結,進行了著名的「焚書」行動,此舉在執行中必然會涉及如何安排大量識字士人如何安頓的問題,因此只允許令其學習法律、農業、醫學知識,從而出現有明確的法家傾向。

有關孟軻的思想,從《孟子》原文中可見,他本身並非絕對的「反對刀兵相見」,所主張的是以經濟戰為主(降低農工商稅),以軍事手段為輔(義兵),並不是徹頭徹尾的反對戰爭行為。

當然,孟軻的主張很明顯不太適合戰國中期的縱橫環境。

4樓:晦明

孟子說:水勝火,但杯水不勝車薪。

統一六國,不等於得天下。

補充回答:

最近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講到「產能和產出的平衡」。就是「雞」和「蛋」的平衡。

孟子說:你要養雞,雞能下蛋。這是可持續發展。

始皇帝則是用「殺雞取卵」的方式獲得增長。

5樓:張曼成

亂世用重典,因為當時的秦國符合了亂世統一的標準,(幾代祖先的積累,法家之後強化的軍事和農業,又有兵家,墨家等實戰流派的支援!)

歷史上的秦國滅六國之後並沒有把六國貴族殺掉的,而是關了起來,和其他國家比秦國好很多了。

秦國後期,扶蘇的存在(有儒家以及其他流派的支援,官方和民間聲望都很高)也是秦國準備緩和其他流派矛盾的標誌。

結果秦國發生內部鬥爭,直接完蛋。還被後世人無腦黑。

6樓:春田三頃

從現代商業角度來分析,孟子是避重就輕,只看到民眾之苦,卻沒看到君主的憂!他的理論更適合建立乙個非盈利性的組織!

而法家則不同,統一全民於君主,消除了大夫與世族領袖各領一派的偽民主。更像乙個商業企業,提供乙個相對公平的平台,使大家競相展現自己,目標性更強一些!

7樓:旁行不流

以仁治國沒錯,但仁不是只會婆婆媽媽,小恩小惠。仁在不同時期有不同體現。戰國後期,社會分崩離析,百姓生活日益艱難,人心思統一。

這個時候,誰能一統中華,誰就是真正的仁。萬法不離其宗,秦以法家一統中華,順應天心民意,就是真正的仁。但統一後繼續對老百姓以法家實行高壓統治,則違背了仁政的要求,所以二世而亡。

孟子的「王道」政治主張符合當時實際情況嗎?是否可行?

夢飲酒者 孟子為什麼會支援仁政呢?因為這是孟子親眼所見的事實。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 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孟子滕文公上 缺魚 王道 是孟子對當時諸侯各國之間相互征伐的混亂局勢開出的藥方。與 王道 相對的是 霸道 霸道 是春秋戰國時期大多數統治者所奉行的路線。孟子...

仁宣之治究竟名副其實嗎?

慕迪 大明放棄安南是宣宗主動提出的,不是被什麼士大夫忽悠瘸了。朱老四在安南設立郡縣,實行直接統治以後,安南一直暴動不斷,在永樂年間就發生數次大規模暴動,到了宣宗初年,派去征剿黎利的王通,柳昇都直接被黎利打崩,柳昇更是直接陣亡,這種情況下還考慮在安南駐兵才是不理智的行為。交址平定以來 八年之內巳有三變...

孟子的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治人者食於人 說明了怎樣的道理?

紅樓夢是藝術品 食,在這裡讀s 餵養的意思!勞心者 古代腦力勞動者 管理層 勞力者 實際幹活的底層 古代體力勞動者。孟子的話翻譯過來就是 腦力勞動者一般都管理人,體力勞動者一般都被管理。被管理的這些基層通過勞動飼養著那些管理層 管理人的這些高層則被人飼養著。呵呵呵。 KIRK SUN 勞動,分為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