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很多大戰到了開打的時候勝負已經注定?

時間 2021-05-29 23:37:08

1樓:sszlmk

有乙個東西叫做提督的決斷,就是運氣加直覺。

納爾遜的雙線直衝,東鄉平八郎的陣前搶占T字頭,沒有道理可言,一句話,贏了,世界海軍戰神,輸了,愚蠢的海軍將領名單上又多了乙個人。

2樓:春日丁香

凡戰法必本於政勝,則其民不爭,不爭則無以私意,以上為意。

故王者之政,使民怯於邑鬥,而勇於寇戰。

民習以力攻難,故輕死。見敵如潰,潰而不止,則免。

故兵法:「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小戰勝,逐北無過五里。

」兵起而程敵,政不若者勿與戰;食不若者勿與久;敵眾勿為客;敵盡不如,擊之勿疑。故曰:兵大律在謹,論敵察眾,則勝負可先知也。

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

勝而不驕者,術明也;敗而不怨者,知所失也。

若兵敵強弱,將賢則勝,將不如則敗。若其政出廟算者,將賢亦勝,將不如亦勝。政久持勝術者,必強至王。

若民服而聽上,則國富而兵勝,行是,必久王。其過失,無敵深入,偕險絕塞,民倦且飢渴,而復遇疾,此其道也。故將使民者乘良馬者,不可不齊。

3樓:

題主可能還有一點沒有考慮,就算是「勝負已經注定」,勝負具體實現的方式也和開打前所想的不同。

比喻一下的話,如果我當志願者,要負責「念一篇文章安慰災區小朋友」,然後小朋友提出要聽乙個「妹子主角得到好結局」的童話故事,那小紅帽,灰姑娘都符合這個要求,但具體情節肯定不一樣,你是在幫助下把壞人劈死了(小紅帽),還是「有人保佑你就可以,沒那麼激進(灰姑娘)」,在「妹子主角,好結局」的概括方式下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普通人很喜歡把所有歷史當茶餘飯後的故事,會主動腦補(無貶義)讓這些故事趨近於他們心中的幾個模式。

以題主所舉這三個例子來看,本朝的不過多妄論,衣索匹亞和義大利的那個,按題主的概括,其實滿足的是喜聞樂見的「惡人沒有天佑」模式,一支「能力很水,很喜感,不得人心」的法西斯軍隊(大眾對意軍的刻板印象),即使面對「需要求神拜佛」的衣索匹亞軍隊(大眾對「非洲那些大哥」的刻板印象),也是「注定要輸」的。人們會不自覺的忽視不符合「定式」的所有細節。如果乙個小姑娘確實就想聽妹子+好結局的故事,那確實,給她講小紅帽和灰姑娘都可以。

拿我黑過2周的中途島之戰為例,人們津津樂道於「勝負開打前已經決定」,迎合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羅切福特的情報)的meme,是「惡人沒有天佑」(因為日本人對美國的工業能力無知,所以注定要輸,雖然實際上本土產能到了43中才開始顯神通)的meme,但普通人不會認為,勝負開打前已經決定是因為美方選擇了做好臨場偵查,以強勝強,是因為在魚雷效能,陸航戰果和領導的智商都被高估的前提下中下層軍官的犧牲,是因為某種意義上這一回惡人自有天佑(我真沒故意黑USN………)。

只能說如果不是僅僅為了圖一樂,那還是不能這麼看問題。

4樓:江誠

因為你只關注了勝於廟堂的那些戰役

比如2023年的夏季攻勢,在5月勝負注定了嗎?

再比如杜布納-布羅迪和拉塞尼艾,6月23日誰能看出來勝負?

同期展開的洛林戰役和市場-花園行動,做足計畫、聚攏兵力的一方為何都慘遭失敗?

南太平洋的塔薩法隆格,勝者為何不是準備周全的美軍?

時間向前拉,凡爾登、勃魯西諾夫的勝負手是開戰前的準備嗎?馬倫哥和奧斯特里茨呢?

若真的開打的時候勝負已定,主帥開打的時候完全可以把部隊扔到一邊去度假,反正廟算已定讓手下按計畫打就完事了,但是為什麼主帥仍然要待在軍中指揮呢?戰況瞬息萬變,面對實力相稱的對手作出正確決定才能確保勝利。怎樣避免與敵軍預備隊頂牛、怎樣避免把已突破的部隊送進敵軍反擊的虎口、怎樣避免佯攻部隊吸引住的正面敵軍逃走絕非定好計畫就能解決——但這幾項很可能就決定了戰役的成敗。

硬實力、戰略態勢和計畫是戰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應該忽略人的作用。單單拔高可控的部分並非客觀之舉

5樓:Aelius Censorius

你這麼認為不過是因為你已經知道了那些戰役的結果,你可以根據這個結果倒回去尋找支援這個結果的原因。

就比如亞歷山卓東征的第一場大戰,格拉尼庫斯河戰役,我們現在可以說,馬其頓方陣訓練有素,他的聲東擊西的戰術有效等一系列原因。當然這些原因都是客觀的。但是如果亞歷山卓在戰鬥中被波斯人一刀劈死了呢?

而事實上,如果沒有克萊圖斯的解救,亞歷山卓的東征剛開始就得結束了。如果是那麼一回事,我們後人又可以解釋為亞歷山卓這樣的以身犯險不是為將之道,因此他的征戰必然是以失敗收場。可惜事實上,亞歷山卓不斷的進行極其危險的軍事賭博,好幾次都差點把命搭進去,但是卻一直取得了勝利。

要說題主舉得例子,在沙漠裡迷路的事情。那漢尼拔在最危險的季節強行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做法夠不夠危險?他完全有可能在翻越過程中團滅,那樣的話後人會怎麼說?

似乎在臨近入冬的時候翻越阿爾卑斯山,全軍覆沒看起來完全合理,他對羅馬的戰爭失敗早就注定。可是歷史就沒這麼演。

當然,歷史自有大勢所趨,很多客觀的原因的確是直接主導了大多數戰鬥。但是歷史的魅力就在於那些小概率發生的事件,要不然皮洛士的死也不會被人津津樂道這麼久。

6樓:小奇

其實上面 @blackwarrior 已經說過了。

孫子兵法第一章就說了。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這裡的算,不是計算,而是勝算,勝利的砝碼。

沒打仗的時候計算出會贏,是因為勝算多;沒打仗的時候計算出要輸,是因為勝算少。勝算多的一方,打仗會贏,勝算少的一方,打仗會輸,更何況沒有勝算的呢?我從雙方勝算的多少,就能看出雙方的勝負了。

勝算這個詞,本來就是戰前計算勝負概率。

而且也不能說是注定,用結論推原因,開上帝視角,自然勝負一清二楚,戰前勝負就定了。

但是存在戰爭迷霧的時候,沒有哪一方能夠完全知己知彼,受限於情報眼光思考方式等因素,戰前的計算一定是存在偏差的。

在具體軍事行動過程中,也會存在突發小概率事件。比如隕石撞地球這種不可抗力,是完全無法計算的。你哪怕勝算再高,也抵不住流星撞地球。

就像考試,能不能贏乙個是看你自己學的怎麼樣,另乙個也要看你會不會臨時發生什麼意外,被車撞了被高空墜物砸了,那你學的再好也沒有用,根本就沒有給你考試的機會。

7樓:諏訪上下大朙神

戰爭在前線士兵比拼的是

紀律戰鬥力對戰術的理解程度心理承受能力這些方面是平時訓練的結果,90%的情況下這幾點做的更好的一方會勝出。

在前線將領比拼的事

智力對山川地形的合理利用隨機應變的能力對下屬的統御能力個人威望等

一般具有這幾點,都會使軍隊獲得一定的優勢

【然而後方一樣很重要】

決定戰役成敗的前線士兵與將領的配合

而決定戰爭成敗的則是:

國家的動員能力戰時組織度經濟發展水平生產力交通等基礎建設的通達度人民意願這些條件往往使得大部分時候戰爭開始之前就決定了勝負的雙方,戰役的成敗也不能完全左右戰爭的結果,也有很多贏了戰役輸了戰爭的事實,但更多的是這些方面有優勢的國家贏了戰役也贏了戰爭

8樓:

孫子兵法開篇第一章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戰場前,對戰爭計畫多的,準備充足的,已經大概率會贏了。

考試分數其實往往不是看考試那一刻發生了什麼,而是看你之前怎麼準備考試的。

為什麼歷史上很多沒讀過書或很少讀書的人能夠奪取天下?

流星不滅 有這麼乙個觀點,中國每乙個王朝末世動亂的時候,有兩種人逐鹿天下。一種是出身低下的類似於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部隊。另一種是類似於太原李淵豪門望族的野心家,看到天下打亂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族,趁機奪取天下。有人稱爭奪天下是一場豪賭。豪門望族家有千金,有一方聲望,有盤根錯節的社會關係網...

川菜的歷史上為什麼把很多用雞蛋的菜都叫做「桂花XX」?

唯愛蒙迪 這我還真沒聽說過。我就知道川菜很少用雞蛋做主料。覺得多數時候僅取蛋清作為澱粉使用。這樣不倫是炒出來的肉絲還是煮出來的肉片魚片都比放澱粉的嫩滑 比如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煮肉片,酸菜魚,水煮魚等等 默識先生 查一下清末的 筵款豐饈依樣調鼎新錄 裡面有這樣幾道菜 木樨魚脆 用蛋黃 南蝦肉子烹。...

歷史上,直奉第二次大戰大勝後,張作霖為什麼不給最大的功臣郭松齡公升官。

這個問題提的其實不對,張作霖並非沒打算給郭松齡公升官。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一開始張作霖是打算把江蘇督辦的位置給郭松齡的,但是因為當時江蘇已經駐了兩個師 分別是邢士廉和蔡平本 這兩個人又都是楊宇霆一派,而楊宇霆與郭松齡政見不合 性格不合 兩個人性格都特別奇葩,特別難相處 這時候郭松齡要求自己再帶兩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