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學習中古時期東亞與中亞游牧民族歷史,應該在語言方面作那些努力?

時間 2021-05-29 23:23:13

1樓:cinason

1.我始終認為,對於學習和研究內陸亞洲游牧民族的歷史來說,語言方面的要求不應當被過度拔高。當然,天才的學者能夠掌握多種古今語言肯定會對研究大有幫助,但這種投入巨大、風險又極高的事情對於一般人來說注定是得不償失的。

作為乙個母語是漢語的人,在這一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必須謹記,既是研究歷史,則需時刻保持對時間的敏感度,我們所熟悉的只是現代漢語,這和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漢語可能有非常大的差異,因此我們必須對漢語的歷史語言學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能夠關注並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當然更好。

2.這一領域有一位巨擘,那便是不可思議的伯希和,所以,法語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語言,大量的研究成果是用法語寫作並發表,學習法語肯定會有收益。

3.我們的東鄰日本,在這一領域遙遙領先於我們,並且目前雖然其漢語水平有所下滑,但在總趨勢上仍然看不到被我們趕超的苗頭,因此,學習日語對於了解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也是大有裨益的。

4.我們的北鄰俄羅斯,因為自身地理位置的關係,也在這一領域有大量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拋開意識形態的因素不論,很多成果都極具參考價值,因此,學習俄語也肯定會有不小的收益。

5.如果有足夠的毅力和勇氣,並且對語文學研究也有興趣,那麼德語也是一門相當重要的工具語言,學習德語也會有所收益。

6.如果還有足夠的興趣,那麼了解一些內亞語言的基本知識也會有收益,這些語言包括但不侷限於:突厥語、蒙古語、滿語、藏語、西夏語、于闐塞語、粟特語,當然,別忘了還有著名的「吐火羅語」。

上古時期,存在無字天書嗎?

吳子系 第一,天書一直都在,上古在,當下也在,存在的不一定能被識別,識別和觀察者的能力有關 第二,天書本來就沒有字,字是人類的發明,天書你就算找到了也就是個發現 第三,天書兩個字只能以象徵性理解,具象化就扯淡了。以上,你要是以現代人的思維去理解書,提到天書腦海中浮現天上掉下個裝訂成冊但內頁空白的那個...

中古時代火繩槍 燧發槍的槍管是怎樣加工出來的?

雨辰 首先要鍛造一塊長方形熟鐵胚,保證材質與幾何尺寸。然後在U形鐵砧上從中間開始捲製 鍛焊 槍管,在紅熱的接縫處放上硼砂 焊劑 鍛打接合。中間有一根芯棒,鍛焊後抽走。反覆這一過程,得到一根粗胚。接下來,就是定徑 膛孔 御風乘雲 西方社會是用鍛打成管形再用長鑽鑽的,東方主要是用多層鐵片包裹鋼棍邊打邊抽...

為何生產力落後的上古時期會產生《詩經》《楚辭》等卷帙浩繁流傳千古的詩集?

嚶川名士 詩經很多高讚講的很詳細了,關於楚辭有一點自己的想法 正是因為古代生產力落後,娛樂方式少,所以楚辭漢賦這種文學作品會有廣大受眾,楚辭的傳世和文學影響不是因為屈原愛國投江那麼簡單,是因為它在漢代非常流行,對後來的文學創作影響非常深刻。當時達官貴人的重要娛樂手段之一,就是欣賞這些辭藻華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