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以2000人破李景達幾萬人這真的科學嗎?

時間 2021-05-12 04:21:56

1樓:

分析一下趙匡胤以少勝多戰勝李景達的原因:首先是由於他個人智勇雙全,面對近在咫尺10倍於己的敵人,對峙數日而巋然不動,軍紀嚴明,方寸不亂,心理狀態極佳,治軍有方。二是因為進攻揚州的南唐主將陸孟俊此時被擊潰,後方已經穩固,揚州兵馬不再受陸孟俊的牽制,可以隨時增援自己,心裡有底氣。

三是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而李景達敗退的主要原因,一是背水開戰,地勢對其不利,由於李軍從南渡江而來,若不一鼓作氣,敗退恐難逃一死。二是李景達錯判敵我力量,李景達為諸道兵馬大元帥,軍隊士氣鼎盛,但他卻認為趙匡胤在滁州之戰中驍勇,此次勢必又會有歪門邪道的鬼點子,所以遲滯不前,錯判戰場形勢,貽誤了戰機和士氣。

2樓:

為什麼會有人不相信這樣的戰史呢?幾十各日本鬼子佔承德,三五個日本騎兵就能控制乙個縣城,乙個炮樓看住乙個縣城,幾個人押著成千上萬的人去集體槍斃,這都是幾十年前發生的啊,如果再過幾百年是不是後人也不相信了

3樓:

以2000人破幾萬人,是有可能的。

歷史上有過極端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例如,

17個金人打的2000宋軍慘敗。

《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十六》:  和議已定,金人遣十七騎持文本報其國中,經由磁州,李侃以身為兵官,且承掩殺之旨,乃率禁軍民兵二千往擊之。與十七騎相遇,金人曰:

「不須用兵今城下巳講和矣,我乃被太子郎君差往國中幹事。「侃不信,欲與之戰,十七騎者分為三,以七騎居前,各分五騎為左右翼,而稍近後前七騎馳進,官軍少卻,左右翼乘掩之,且馳且射,官軍奔亂死者幾半。

不到100蒙軍擊敗2000宋軍。

《元史卷一百二十七列傳第十四》:伯顏、阿術殿後,不滿百騎。十月戊午,行大澤中,郢將趙文義、範興以騎二千來襲,伯顏、阿術未及介胄,亟還軍迎擊之。

伯顏手殺文義,擒範興殺之,其士卒死者五百人,生獲數十人。

另外還有金人用鼓聲嚇的十三萬宋軍潰敗的。

《續資治通鑑卷第九十七》:金宗翰自太原趨汴,官吏棄城走者,遠近相望。癸酉,至河外,宣撫副使折彥質領兵十二萬與之對壘。

時僉書樞密院事李回以萬騎防河,亦至河上。敵發數十騎來覘,回報其帥曰:「南兵亦盛,未可輕渡。

」或欲整兵俟戰,洛索曰:「南兵雖多,不足畏也。與之戰則勝負未可知,不若加以虛聲,盡取戰鼓,擊之達旦,以觀其變。

」眾以為然。黎明,河上之師悉潰,遂長驅而南。甲戌,金兵悉渡。

知河陽燕瑛、西道總管王襄皆棄城走,永安軍、鄭州並降于金。

4樓:黃公子

趙匡胤2000人打李景達20000你都覺得不科學。

那公孫瓚兩三百人大破劉虞10萬人,曹文詔3000人追著李自成十幾萬人打你會怎麼想。

趙匡胤是不是沙陀人?當時沙陀武將很多?

不知道何時會死的人 嗯,趙匡胤是沙陀人的旁證挺多的,首先他這個籍貫在漢胡雜處之地,血統上沒有什麼保證。其次趙家在皇位傳承上兄終弟及,這是不折不扣的胡俗,漢俗從來是父死子繼,只有絕嗣的時候才會考慮兄終弟及。那什麼金匱之盟,一樣是胡俗特徵,周漢以來,繼承人問題向來是光明正大昭告天下的,金匱這種秘密立儲只...

脫毛儀哪個特別好用?要求能量大,2000元以下,疼不疼不太關注。(最好是親身使用過才推薦)?

櫻桃小丸犢子 能量大的話慕金吧親測有用開羽毛模式只有一點點疼 順便出個閒置慕金GOLD 只用2 3次因為太懶了.1100包郵出。 一枝鹿 買什麼都可,就是別買ulike我用的博思迪 價效比較高,而且這個品牌沒有想Ulike那樣花大價錢做廣告,而不好好研究技術,貴了快1000,波長還不夠,我真是搞不懂...

怎麼以理懟人?

魚子醬好吃嗎 以理服人!財務應嚴謹認真,對於自己做的事情條理清晰,不要馬馬虎虎,也不要模模糊糊。對於領導的刻薄攻擊可以直接指出,告訴他有事說事別人身攻擊,在一起工作大家都是同事,就算跟老闆你也是合作,大家各自負責不同的事情,各顯神通。 乙個發光的螢火蟲 我從題主的描述中看到了題主的鬱悶,不會伶牙利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