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朝代更迭多以「禪讓」的方式實現?

時間 2021-05-11 14:33:26

1樓:

01傳說中的禪讓與革命

這是指傳說時期的堯舜禹禪讓以及夏商周三代之間的湯武革命。此處傳說的涵義,取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的界定。事實上,不管堯舜禹之間是否有真實的禪讓,他們的政權交接形式作為一種政治理想是為後世所信仰的

湯武革命是指商湯伐夏與武王伐紂。

02春秋戰國時期禪讓的嘗試與禪讓思潮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打破西周的世襲世卿世官制,要求「選賢任能,天下為公」,據顧頡剛先生研究,禪讓思潮起於墨家,見《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同時,法家思潮則極力擴充君權,鑑於燕國禪讓的失敗,為了維護君權的穩定,又主張君主世襲;而原始儒家,則依西周的就傳統,主張君臣對等的封建制理想,如不對等,則要「革命」,戰國晚期興起的陰陽家,則以五德相勝的思想來闡釋君主傳承。這些思潮的關係,參許景昭《禪讓世襲及革命》。

03秦漢之間的王朝蟺代以及西漢中期禪讓與革命的爭論

秦始皇統一後,推德運為水,第一次講陰陽家的五德相勝說引人政權合法性的論述。而六國反秦,則用了儒家的「湯武革命」理論,即秦末的反秦口號「伐無道,誅暴秦」。到漢景帝時期,「湯武革命」理論和「堯舜禪讓」理論的爭論帶來了乙個政治難題,即漢朝以革命起家,但卻不希望被革命,因而,景帝之後「學者莫敢明受命放殺者」。

到武帝時,董仲舒改造了原始儒家的思想,吸收了墨家、法家等思想,漢武帝改正朔、易服色、定漢為土德。具體細節,參看顧頡剛《五德終始說說下的政治與歷史》。這一時期的變化是,先秦原始版的禪讓與革命,被集成為:

世襲-禪讓/革命-世襲的君主繼承模式。即王朝內採用世襲,王朝之間採用禪讓或革命的方式。

04西漢晚期的禪讓思想以及新莽禪讓的出現

西漢晚期的變化是五德相勝理論被改造為五德相生;從昭帝開始,先後出現了禪讓賢人、漢家再受命的改造版,而漢哀帝再受命失敗後,被改造後的儒家繼承了墨家「天下為公,選賢任能」的政治理想,出現了王莽代漢。王莽第一次實現了可操作的禪讓模式。具體步驟,參看楊永俊《禪讓政治研究-王莽禪漢及其心法傳替》。

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變化,堯後火德說命題的合一以及五德相生說對五德相勝說的替代,參看楊權《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

05東漢對「堯後火德說」的肯定以及漢魏之間的禪讓

在五德終始說上,光武中興使得漢朝的命沒有被革掉,王莽的禪讓也被視為偶然。但光武把漢家的土德變成了火德。而且光武用來建構合法性的思想則由經書變成了讖緯。

以上兩點,導致漢末三國時期,以土德代火德和應圖讖的方式很流行,曹丕改元黃初,孫權改元黃武,劉備則是章武,同光武的年號建武一樣,都試圖回到漢武帝時代。曹魏國號也跟讖緯有關。參《論學談詩二十年》。

除了這些延續東漢的政治思想之外,曹魏禪讓還有兩點重要的改變,第一是將禪讓與革命統一,以革命的名義實行禪讓,這種新的變化,樓勁稱為「禪讓革命」,參《魏晉以來的禪讓革命及其思想背景》。第二是採用了不同於王莽的操作方式:建功業-霸府-九錫-受命

06晉南北朝對漢魏禪讓的繼承

西晉是在三國對峙的情況下完成禪讓,參看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東晉以後則是在南北對峙的情況下,參看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朝方面,可看劉東昇《祖述華夏-五胡王朝的合理性建構》、樓勁《讖緯與北魏建國》、康樂《從西郊到南郊》、姜望來《謠讖與北朝政治研究》、毛漢光《李淵崛起之分析》。以上。

2樓:黛之彼方

魏晉南北朝啊,是乙個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其主要表現為「門閥政治」……

何為門閥政治?即「王與馬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王:士族-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

馬:東晉皇族-司馬氏)。當然也不能簡單粗糙的理解為:

士族集團的力量空前膨脹,以至於能夠與皇族共同治理國家……因為這沒法解釋「禪(篡)讓(位)」現象的頻出。深入歷史細部,我們會發現這其實是三股政治勢力之間相互博弈的結果……哪三股?

與五代十國那種皇族與軍閥無底線的零和博弈不同的是:三股力量的博弈更容易形成乙個動態平衡,只要任意兩股抱團合作,就能有效的遏制第三股力量過度膨脹……當然也有玩脫的時候!那就是兩股力量合作把第三股力量(就說皇族)給搞死了。

也就出現了政權更替的情況,如劉裕、桓玄等軍閥上公升為皇族。對於士族集團而言也就換個利益代言人罷了~

所以,當南北朝時期(特別是南朝)軍閥和士族聯手對抗皇帝的那一刻開始,皇族的統治其實就名存實亡了~為了避免血腥的場面,禪讓加九錫也就成了傀儡皇帝幾乎唯一的善終結局……

3樓:久遠的燈火

勝利者用來名正言順的接管失敗者的一切。

當然這裡面會有一些中國古代政治的彎彎繞繞,比如正統之類的問題。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禪讓」,可以理解為一種「無條件投降」的儀式。

為什麼魏晉南北朝時期留下的故事比其他時期少?

流浪人間 魏晉南北朝壓縮了十幾二十個朝代 每個朝代國家都有史書記錄,怎麼能說留下的故事少呢?科技,文化,建築,習俗等等,都有著作描述 只是這個朝代,關係複雜,人物如走馬觀花般,你方唱罷我登台,大家難以記住 還有一點,這個朝代是底層人民起來掀翻儒族倡導的 種姓制度 的大時代所以很多精彩事物也被當權者貶...

魏晉南北朝有哪些名人?

色膽包天 西晉和東晉我認為最重要的人整理了一下 大部分都是在別人整理出來資料的基礎上咳咳咳 1,衛瓘2,周訪3,王濬4,桓石虔5,謝安6,馬隆7,周處8,張方9,苟唏10,王導11,司馬師12,司馬昭13,庾亮14,桓溫15,謝安16,劉牢之17,陶侃18,劉琨19,祖逖20,王敦21,溫嶠22,郗...

為什麼魏晉南北朝美男這麼多?

小芝 首先我並不這麼認為。魏晉那個時候畢竟不是什麼安詳的時代,由於戰亂的影響,很多人並不會如想象中的那樣。但也是有的,如嵇康這樣的人物也不少,不過不能夠說多。單以我認為,那個時候的人更認可的是品質和風度,其中的竹林七賢相信不少人了解過。竹林七賢都是什麼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嗎?有名是真的,但大人物卻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