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可否認為是資訊的不足與缺失?無法準確同時得到位置與動量是否只是目前的技術問題?

時間 2022-01-06 06:48:36

1樓:庄建西

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是兩個時空物質世界的相互交錯,相互抗衡的結果。四維時空物質世界大家都比較清楚,不容易理解,不能夠測定的是多維時空物質世界。

多維時空物質世界是宇宙的本初狀態。就是一團自由運動的能量。中中國人稱之為:

「元氣」和「混沌」。自由運動決定了它的多維時空屬性。它是現代科學無法測定和無法理解的乙個物質世界。

有兩道屏障阻擋了科學對它的認識。一道是語言屏障效應,包括數學語言。因為語言是抽象思維的產物,而元氣是不可被抽象的,理論物理由此無法全面認識它。

另一道屏障就是磁電屏障。因為元氣是磁電出現之前的物質狀態。實驗物理無法測定到它。

元氣作用於粒子形成了量子,作用於分子形成了生命。所以量子糾纏,量子疊加等自然現象就是生命現象的基礎。

元氣在人體執行的軌跡就是經絡,元氣就是靈魂。未來的量子計算機機械人可以模擬氣功師發放外氣給人治病。詳細論述請看一下我寫的《巨集觀物理學基本原理》和《系統邏輯思維》。

都是正版圖書。前者亞馬遜海外有售,後者京東有售。留乙個郵箱給你發電子版的。

2樓:腳踢土雞光復羅馬

不是,不確定性就是微觀世界的一種性質

這裡畫圖可以解釋,但是在這之前,先引進一下德布羅意的公式E=hf,其中E是乙個波的能量,h是蒲朗克常數,f是波的頻率,而由於我們觀測的時候都是用光,光速為c,為定量,又因為波速公司c=fλ,其中λ為波長,經過變換得到E=hc/λ,也就是觀測時我們的所使用的波的能量和頻率成正比,和波長成反比

然後話不多說我直接上圖(手繪,諒解一下)

圖1是我們使用波長較長的光來測量,這個時候由於波長過長,波會「錯過」粒子,導致乙個位置的不確定性——這就是Δx,它不會超過兩個波峰(波谷)之間的間距,從圖中可以看出——而波峰和波谷的間距是由波長λ決定的,也就是說,λ越大,Δx就會越大,或者,波長越長,位置越不確定

圖2是我們使用λ更小的波測量的圖,根據c=fλ,c是定值,λ越小意味著f必然越大,也就意味著E會變大,這樣雖然減少了Δx,但是卻因為波帶著更大的能量,這能量在波和粒子相遇時就被粒子吸收了一部分,給了粒子乙個動量,這個動量是粒子初始所不具備的,因此這裡出現了動量不確定Δp,而又因為這個Δp和波的能量有關,所以f越大(λ越小),Δp就越大

這裡就很清晰了,要麼我們用λ大的波,得到Δp偏小,Δx偏大的結果,要麼我們用λ小的波,得到Δx偏小而Δp偏大的波

這是乙個矛盾,是自然界的一種性質,無法被裝置人為克服

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和量子是不是用來節省宇宙計算能力的?

逸之 量子的不確定性其實是人的主觀感受,因為人觀察世界的手段讓我們對超出生理感官的事物無從觀察,當事物小到光子級別,那麼觀察時光子的參與就會改變事物的狀態。即使用其他手段旁敲側擊也是有極限的,人類所能了解的真相是有極限的。且不說我們的理解力是有極限的,觀察手段,也就是視覺 聽覺 嗅覺 味覺 觸覺等感...

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是測量發現的,那麼如果不去測量,粒子的運動是否是確定的?

趙強 首先,不確定性原理,名字上就已經很明白了,就是不確定。雖然這只是個用來比喻的名稱。還有乙個名稱叫測不准原理,用簡單通俗的話說,就是越要精確 微觀 測量,結果就越不准。這能夠說明觀察的動作是影響測量結果的,但不能說明不觀察結果就是確定的,這是兩個概念。觀察者不觀察,離要觀察的粒子足夠遠,是可以儘...

以目前為止的認識,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理論是否恰恰印證了哲學中的不可知論?

老彭 認識活動是乙個因果過程。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發生因果關係,才能夠進行認識。這就意味著,觀察者在觀察被觀察者的同時,就給了被觀察者乙個力,這個力,將導致觀察結果失真。也就是說,在因果關係裡,你永遠無法認識到物自體的真面目。也就是說,在因果關係裡,你永遠無法認識你自己的真面目。唯一的辦法就是,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