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認為理性上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又把上帝作為理性實踐上不容質疑的絕對真理,這樣雙重面目到底理性了嗎?

時間 2021-06-22 07:45:53

1樓:

如果不預設乙個不證自明的理性本體,他的先驗理論如何自洽?

對於西哲本體論的思想,理性必然需要源頭的,否則形式邏輯成了無源之水,從概念到概念,從想象到想象,不過事實也確實如此。

2樓:兵叔

康德是把理性分開來思考的,廣義的理性包括了,感性,知性和狹義的理性。知性層面是無法證明上帝存在的,但這只是知識論角度的說法。知性是一種判斷,而狹義的理性是一種推理,推理不是去證明什麼,用康德的術語,它是一種建築術。

區分出來在什麼意義上使用理性康德思想本身是說的通的。

3樓:哲學考研UP君

看文字且逐條看,各是一事,不須牽合。

讀書要一條一條地看,因為他們本來各是各的事情,不能混在一起講。

之所以提到這句話,是想告訴題主,別看康德這兩處都提到上帝,一處否定上帝,一處肯定上帝,但其實是不衝突的。

就好像我不信神,但沒有宗教信仰並不妨礙我在遇到驚訝的事情時喊出」Oh my god」一樣。

不皮了,直接進入主題。

這兩處雖然都涉及到理性和上帝,但意義完全不同,前者指純粹理性,後者指實踐理性。純粹理性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並不妨礙上帝作為實踐理性的公設,把上帝存在作為公設也不代表康德就承認了上帝的存在。

康德的公設可以理解為「預設」,而上帝存在的公設建立在「靈魂不死」這個公設之後,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也有明確提到:

正是這一法則,也必然和前面(靈魂不死)一樣無私地、僅僅從不偏不倚的理性出發,導致至善的第二個要素的可能性,亦即與那種道德性相適合的幸福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導向乙個與這種結果相符的原因的存在的預設,亦即把上帝的實存公設為必然屬於的可能性。

因此,預設並非真實存在,這只是康德為道德實踐提供的乙個「保證」。這種保證的作用在於讓人確信自己能夠達到至善,從而激勵道德勇氣和信心,培養向善的道德情感和習慣。「激勵」一詞值得我們注意,道德公設起「激勵」作用,而起激勵作用的不一定是客觀的存在,他也可以是主觀的感受和想法,而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預設的上帝存在,就是後者

上帝的作用在於激勵,作用才是他的主要目的,而是否存在,或者說,即使是不存在的,也顯得不重要了。

4樓:月之星舞

信仰是理性的起點,超越理性且構建了理性。所以理性不能證明其對錯的同時,卻又因其而成立。因此任何信仰對於其所構建的理性來說都是不證自明的,而對於與自身相背反的信仰所構建的理性來說都是非理性的。

5樓:束圓成

上帝只是個懸設,《純粹理性批判》已經說明了上帝不存在。

《實踐理性批判》假設上帝是存在的,這樣使得道德和幸福能保持一致,現實中有道德的人不一定能幸福,只有上帝能使道德品質越高的人可以享受越高的幸福。

假設上帝存在是為了建立道德的宗教、建立乙個理性的宗教,取締迷信。

6樓:

用數學方法可以在神顯明並憐憫自己之後理解為什麼不能去證明從無神論的角度你可以參考John,真理你非要去看看那無辜的人就被殺死了。

上帝是賜予人理性思考的上帝,但上帝並不是單靠理性思考能力來認知的,上帝是永活者,祂不單存在於時間中(上帝不會找乙個人為的空間裡存在而不在其外存在)。

能量的感知和速度有關

7樓:一川紅葉

純粹理性跟實踐理性是倆概念,純粹理性主要指人的認識能力,實踐理性主要涉及道德信仰。上帝無法用純粹理性證明,跟上帝可以在實踐理性中出現從康德哲學的設定出發並不矛盾。

是否有可能在邏輯上反駁阿奎那的上帝存在的五個證明?若是,如何反駁?

三3 五個證明都有乙個預設的不證自明的公理,之後從公理開始進行推論。問題是,其中預設的公理並非不證自明的,只要推翻預設公理的正確性,推論的結果就沒有意義了。第一條,第一力的預設公理,世界初始狀態是靜止的,需要初始力的推動。但是如果世界初始狀態是運動的,根據慣性定理,第一力並不必要。所以需要先證明世界...

是否存在人從邏輯上或者本質上無法理解的東西?

StevetsMo 1 人類的一切客體認知 都是 客觀存在 在 意識思維 中的 對映產物 而這使得 假如 上述對映 不是 單位對映 那麼 人類可能像 缸中的金魚 那樣只能看到 世界的實質 而不能看到 世界的本質 儘管如此,人類 可以通過 對應的對映法則 從 邏輯 上抽象地認知 自己所看到的世界的實質...

理性分析 你們認為JKL跟UZI,誰能稱的上LPL最強ADC?

uzi都退役了,這個比較其實挺不恰當的。首先,我說每個賽季都會有本賽季最強的ADC,同乙個選手不同年份不同版本的實力水平會有波動,這個說法沒問題吧。jkl要比,首先應該跟同環境的ad比,比如說 誰是s10最強ADC 又或者想比水平,那應該問 S10的jkl和S8的uzi誰更強 此處的賽季只是舉例,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