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改造火星讓其適合人類居住?

時間 2021-06-02 11:52:58

1樓:齊衡弈心理諮詢師

先說結論,可能在人類可衡量的時間長度內,(指不出現超出我們想象的,舉手投足間改天換地的情形),永遠做不到!

不是不能,而是在那之前,就有更好方案了。

已有的改造方案裡,技術上,主要是磁場這個環節卡住了。

大氣保不住。

別的都是量的問題。

就這個是質的問題。

那磁場和星球引力問題就絕對不可攻克嗎?一千年不行,一萬年也不行?

不是不行,而是這麼一卡之後,別的方案就勝出了。

這類科學幻想,我提出乙個原則,就是「科技樹最低阻力原則」。

最終世界的改變,是按照科技樹的先後而演化的。

當低科技技能點被點開,能改造世界時,世界就會被改造。後續會一點點進步。

一件事低科技能做到,就會被做起來,不等高科技出來,就已經做了。

因此,可以思考的是,「能改造火星需要的最低科技是什麼」

首先,人類在移居火星之前,就能移居月球,移居月球之前,就能移居近地太空城。

造能放下幾萬人的太空城市,比去月球或者火星的效益高多了,不存在從原理層面完全超越地球現有科技的東西。

月球的改造,可以「全地下生活」,從乙個基地慢慢拓展至無數基地。

逼急了,月球地下基地可以用核裂變作為能源。額外地表稍微薅一點太陽能的羊毛。

而火星地下基地,可能就得仰仗可控核聚變了。

這個遍布地下基地的火星,遠比乙個「地表宜居化」的火星容易實現。

根據前面的設想,科技樹先從低處實現對世界的改造。

那火星在住滿了幾百萬幾千萬人的時候,都犯不上進行「地表宜居化改造」。

月球,火星,乃至別的岩石金屬材質的小行星,都會變成「人類的飛船」而不是「人類的家園」。

甚至因為已經住上的人太多,阻止了以激進方式砸小行星造出火星磁場的可能性。

火星完全可以進行「地下宜居化改造」!

乙個岩石星球,基本上沒有地質運動,多方便多合適!

人們看到的依然是藍色的天空,青山綠水,日月星辰,風調雨順,呼吸著新鮮空氣,只是這一切都是人工製造的。

需要的成本遠低於改造火星表面。

這個技術路徑將徹底壓倒改造火星表面的發展方向!

乙個在可控核聚變支撐之下,住了幾億人的火星,都犯不上去跟地表死磕。

乙個結實的地表殼子做防禦外殼不好?

2樓:喜歡靖靖子

一群連地球生態可持續發展都做不好的人類,幻想著從零做起在火星建立生態系統並進行殖民

不如現實一點,保護好自己的家園吧可笑啊

3樓:單官

如何改造火星,簡單的來說我們是有標準的,地球的環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就把火星改造成什麼樣子的。因為只有火星的環境和地球差別不大了,我們才能去到火星上面生活啊,是這樣吧?

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它和地球的距離在5570萬千公尺到12000千公尺之間。可是火星上的環境和地球有著天壤之別。火星氣候寒冷乾燥,空氣稀薄,沒有可供人類呼吸的氧氣。

如果不進行改造的話,人類是無法在火星生存的。

因而,人類要改造火星,讓它變成宜居星球主要圍繞這三點進行:公升溫、釋放大氣和製造氧氣。

火星上的氣候要比地球冷得多,平均溫度大約為-55℃。而地球的平均溫度大約在15℃左右,火星平均溫度比地球低了70℃。火星冬季的時候更加寒冷,可以達到-133℃。

夏季的時候能暖和一些,有些地方可以公升到27℃。這麼低的溫度人類是很難在火星上生存的。

因此,人類改造火星的首要任務,就是給火星公升溫。科學家想了很多給火星公升溫的辦法。

其中的乙個辦法是造一面直徑超過120公里的大鏡子,放在火星上空21千公尺以上的軌道上,用來反射太Sunny來給火星加熱。另乙個辦法就是在太空中尋找有冷凍氨氣組成的小行星來撞擊火星以增加火星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氨氣的含量。第三個辦法就是在火星上建造化工廠不停的製造四氟化碳。

這也是一種溫室氣體。科學家計算,如果每小時向火星大氣中排放1000噸的四氟化碳,30年就可以使火星平均溫度上公升27.8℃。

這三種給火星公升溫的辦法,大家覺得那個比較靠譜呢?

火星上的大氣太稀薄了,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火星稀薄的大氣中雖然95%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但是由於過於稀薄無法產生明顯的溫室效應。在火星的低氣壓下,水是無法以液體的形式存在的。

雖然在火星地下發現了液態水,但是火星地表是留不住液態水的。

其實,當火星公升溫後,儲存在火星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就會被釋放出來,氣壓逐步增加;土壤裡面的冰也會融化成水,水蒸發形成水蒸氣,開始產生雨雪天氣現象。當火星上的大氣壓增加到地球的20%的時候,人類不用穿太空服只需背個氧氣袋就可以在火星表面活動了。這時我們就可以向改造火星的第三步邁進了。

當火星大氣壓達到地球的20%以上的時候,火星上最溫暖的赤道地區的溫度就可以常年保持在零度以上。地面上已經出現了河流和胡泊,我們就可以種植植物了來產生氧氣了。火星大氣中含有豐富的二氧化碳,可以為植物提供充足的原料來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或許那時候人類已經培育出了能夠大量產生氧氣的超級植物。

另外火星上到處是氧化鐵礦物,人類也可以通過這些礦物還原出大量的氧氣。

在未來火星邊溫暖了,火星大氣變厚了,火星氧氣足夠供我們呼吸的了,又有了植物提供的食物;那時候我們就可以在過年的時候去火星看看水手大峽谷,攀登太陽系最高山峰奧林匹斯火山了。

科學家認為整個過程需要2萬年甚至是10萬年的時間。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火星先驅者們去火星墾荒。然而現在我們還沒有登上火星呢?在暢想移民火星的同時,還是回過頭來好好保護地球環境吧!

4樓:小黑

把金星上的二氧化碳蒐集下來,在拉格朗日點的太空工廠裡製造出碳纖維板等等,用這個碳纖維來造旋轉太空城,剩下的氧氣運輸到火星去投放...與此同時,吸引大量的小行星撞擊火星,增加其重量直到可以吸引住大氣層為止...於是乎金星的二氧化碳濃度減少了,火星大氣增加了,也造出來了太空城市。

方案都寫好了就差錢了/手動滑稽。

5樓:

最好是能操控小行星帶的小行星,使它們能撞擊火星,或者可以被火星引力捕獲來增加火星質量。火星的質量增加了,地核和磁場才會重啟,原有的大氣和水分才不會繼續逸散,補充進來的水和氣體也能夠存留,人類的居住才會真正持久。

不過即便成功了,後續的地質和環境問題也是個麻煩事,大規模火山活動,火星地殼熔融,漫天的毒氣粉塵…emmm而且現在技術上不太夠,成本也高,耗時也長,萬一有了失誤風險也大。不過總歸還是技術問題,技術解決了,一切都解決了。

6樓:一匹好人

火星存在的問題很大:核心冷卻,質量太小,溫度太低,沒有豐富的水。

我覺得,我們可以從流浪地球中得到啟發,太陽系裡水資源豐富的除了地球還有誰?

木衛二啊

如果有一天,人類可以給木衛二裝上發動機,讓木衛二與火星相撞。

巨大的衝擊很可能加熱火星,讓火星核心重新開始運動,木衛二帶來的豐富水資源也能讓火星重新具備生命孕育的條件。

而且木衛二旁邊就是個氫氣組成的木星,木衛二本身又有大量氧原子,弄個氫氧發動機也是可以設想的。

假如人類能擁有乙個地球2.0在旁邊,簡直太美好。

7樓:奎木狼

把太陽系第四行星命名為地球,然後把太陽系第三行星命名為火星,這樣一來火星就成了太陽系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了,而且改造起來十分簡單。

8樓:流星一派

只要人類搞定可控核聚變, 利用火星資源在其表面建立取之不盡能源的核電站, 人類完全可以先移民建房定居後星球公升級改造, 比如利用加熱加壓的方法直接把二氧化碳轉為氧氣

9樓:野生的阿克蒙德

30年前覺得有希望,現在徹底絕望了。

地核凝固,磁場極度削弱,火星不是星球表面出了問題,是由內而外的災變。

搞不定磁場,大家一起回家睡覺。

10樓:嘆人性

大家先要學習一些天文常識,火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 。

小行星帶總質量根據目前的資料統計,小行星帶所有天體的總質量合在一起只不過相當於一顆直徑不到1500公里的小行星

(約3×10^21kg)——比月球(質量7.3×10^22kg)的半徑還小。

也就是說改造火星跟地球一樣,首先就要把太陽系一些小行星放置於火星上才行。

什麼意思咧?火星質量必須增重到跟地球差不多大!

11樓:韓越

火星由一顆充滿充滿活力的行星變成一顆死星,根本原因在於火星內部的冷卻。火星內部冷卻後,核心不再流動,導致火星失去磁性,兇猛的太陽風直接吹在火星表面,讓火星的空氣飄散到太空中。隨後隨著水分的蒸發喪失,維持生命存在的基礎也沒有了。

要想改造火星,必須加熱火星,讓它活過來。

背景牆怎麼改造?

造居 一面牆如何在空間出彩,這是設計中值得推敲的問題。無論是簡單化的筆調,亦或是複雜化的設計,藝術之間的調和,藉由當代人的審美呈現,彼此糅合,才是最佳的展示。本期,我們選取客廳中常被忽視的沙發背景牆為例,結合時下的設計手法,來解讀屬於它的設計靈感。這裡的素面朝天,並非單一的裸色大白牆,而是特指不摻雜...

怎麼改造dell 靈越7590散熱

方三水 7590買了一年了感覺效能有點被散熱縮困 又沒有發現什麼產品能根本解決問題,支架風扇這種沒什麼用,換了矽脂有一點點效果但是提公升有限。所以自己改造了一下 最大烤機功率能到60w,溫度95度左右,但是不知道mos能不能長時間吃得消 45w功耗牆的時候溫度82,下降了10多度其他測試還沒測 缺點...

小宿舍怎麼改造來拓展空間?

給出一些建議哈 小空間瞬間變大25招!大家在生活中是不是經常會遇到這樣乙個問題 不得不把很多生活用具塞到狹小的空間裡。但這可不是件輕鬆活兒哦。你知道嗎?有很多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使小空間看上去更寬敞,功能更多,同時又顯得別緻。下面是25個使小空間顯大的妙招 1 當房間裡掛窗簾的時候,確保窗簾的顏色與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