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論和唯識論是不是一樣?

時間 2021-06-02 05:19:32

1樓:曾紀龍

唯心論與唯識論的差別在於唯識論更注重於現實經驗的認知和思考,唯心則可有可無,唯心難免會有個人幻想的成分,唯心的大毛病就在此,所以唯心被後人批判地一無是處,認識論更對於人們來說更具現實作用。但唯心並不是一無是處,其思考方式方法都能提供一些對認知方面的啟發,或許創新不僅是對現有經驗的繼承創新,先以唯心的思考方式方法能給我們一些方便的對現有經驗超脫的認知,雖然不足以成為理論真理,但至少可以啟發新角度的現有經驗的創新的潛在方向,雖作用不是明顯確實,但對於創新事業來說乙個新方向的努力嘗試,也不是做無用功的。可能將來創新的人即要有唯心的思考深度,又要有現實經驗的認知,無論怎麼說這都時代渴求的,我們若只侷限於對現實經驗的認識創新的話,對於關鍵問題的思考深度不深,無論怎麼回答都是現有經驗的重複利用,在變化無窮的具體事物中,獲得經驗性規律只要大量經驗資料就夠了,但無論怎麼資料認知,終究只是資料並不完全代表具體事物肯定是如此,也可能存在不確定特殊個體也不是不可能,總之實驗資料能證實的是乙個範圍內的確證,證實證偽的區別在於這個範圍內誰的範圍更接近真理。

當今時代處於發展經驗認知成熟的時代,極大地發展了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也為新時代新思想誕生提供良好環境,或許在人們後來的人們更樂於傾向於精神世界上的思想追求,人不只是物質生活就得以滿足,還有精神意志生活上的慾望。也因此為原動力,人總是熱愛以思想去建設人們生活世界,社會科學所做的就是如何以最大化地滿足和完善人們總體精神世界,但若只沉浸於精神世界不重視物質世界的後果也只是像當今時代總體上人們還是更樂於追求物質世界,也就是說社會科學所做的管理等於沒有任何實質作用

2樓:嗷頭

我是這樣做乙個區分的,唯心唯物是根據現有的現象進行思維推理,而接受的一種解釋事物的理論,當然兩者能解釋一分部世界,可能有衝突,唯識同樣也是理論但是不同的是,可以進行親身體驗,實證,而不是根據現象進行思維邏輯上推理

3樓:

兩個完全不同概念。唯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下的定義,唯識學是佛教對於世界的一種解釋,西方稱為「佛教心理學」,唯識學的心不是解剖學裡面的心,也不是唯心主義裡面的意識,是乙個可以比喻為「雲儲存」的如來藏,如來藏被稱為心王,具有所有眾生(包括人類和其他所有動物)的記憶和所做行為造成的影響,佛經中將如來藏比作田地(八識田)裡面有眾生習氣種子(意識和行為的結果趨勢),彭聃齡教授的《普通心理學》研究感官只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識六種,唯識學除這六種還有第七意識末那識(分別意識、雲處理器)第八意識阿賴耶識,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如來藏、心王的別稱,可以理解為計算機領域的雲儲存。這個角度理解,其實唯識學是唯物的。

唯心論和唯物論是否對立,無神論和有神論是否對立?

摸著鷹醬過河 是否為對立要看他們是不是滿足對立的屬性,他們的存在是否以對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乙個統一體中,而且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向著它的對立面所處的地位轉化。沒有唯心論就沒有唯物論,沒有有神論就沒有無神論,乙個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從唯心到唯物,乙個人也可以從有神論到無神論。所以...

為什麼哲學最終形成了唯心論和唯物論兩大基本派別?

本我永恆自我不息 歷史將統一唯物論和唯心論,使用同乙個框架 唯論。有了唯論,唯什麼都會出錯。 唯心與唯物的矛盾對立,本質就是解釋世界與認知世界的矛盾對立。唯物是科學技術發展的認知世界的產物。哲學是人的理性發展出的解釋世界的產物。科學是認知世界的主要方法。但,科學不是認知世界的唯一方法。科學在認知世界...

演化論和鬼神的存在是不是衝突的?

很多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反而不理解東方的鬼神是什麼意思了。與演化論衝突的是神創論,這裡的神指的是西方全能全知或者接近全能全知的神,不是東方的鬼神。東方文化裡面,鬼神從來就不是造物主,而是人死後剩餘的精魄,這與演化論沒有任何聯絡,乙個是研究活人的,乙個是研究死後的,既沒有衝突,也不能相互論證。至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