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運動對於地球季節變換的影響有延遲性嗎?

時間 2021-06-01 17:40:18

1樓:衛宮光遁

是的,有。

不光延遲體現在長時間的季節變化上,在天氣晴朗的一天當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也往往是下午兩三點,而不是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正午時刻。

這種現象的成因,是由於:

1、太陽高度角決定了同一塊地表吸收熱量的快慢,也就是吸收功率,太陽越高,功率越大。

2、除了吸收功率,地表還會向宇宙空間通過熱輻射的形式釋放它的熱量,叫它散熱功率,地表越熱,這個功率越大。這個散熱是時時刻刻都發生著的,白天晚上都有。

3、我們平時感覺到的氣溫和地表所具有的熱能相關,能量越高,氣溫也就越高。

4、能量的變化=功率乘時間

好了,知道了上面這幾件事兒,就可以YY一下這個延遲是怎麼發生的了。就以一天當中氣溫變化為例,題主只要把這個時間幅度拉長,就能理解季節變化的延遲效果了。

早上六點,太陽公升起來惹,依然寒風瑟瑟。

此時太Sunny的吸收功率從0開始緩緩上公升,但散熱功率起始並不是0,兩者相減之後還是散熱比較厲害,地表的溫度緩緩下降。

早上七點,太陽高了一些,很耀眼。

太陽輻射的吸收功率和地表的散熱功率正好相等,此時氣溫不公升也不降。

隨著太陽爬得更高,吸收功率超過了散熱功率,氣溫開始上公升,由此你可以知道剛才那會兒是一天當中最冷的時刻了。太陽會越來越高,吸收和散熱的差也越來越大,因此氣溫上公升地越來越快。

到了正午十二點,太陽在天頂,光芒萬丈。此時吸收和散熱的功率差最大,氣溫上公升最快,但卻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它還在上公升呢。

下午一點,太陽降下來了一些。吸收和散熱的的差距逐漸減小,但吸收仍然大於散熱,因此雖然氣溫上公升得慢了,但卻還在上公升著,越來越熱了。

下午兩點半,太陽下降得更多了,吸收和散熱的功率再次相等,此時氣溫不公升也不降。

下午三點,太陽降低了一些,吸收的功率再次低於散熱的功率了,此時氣溫開始下降,因此,剛才的氣溫是一天當中最高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越來越低,吸收和散熱功率的差值(只不過這次散熱是大的那邊)越開越大,氣溫下降得越來越快。

下午六點以後,太陽下山了,再無吸收功率,只有散熱功率。氣溫持續下降著。

知道第二天再上太陽公升起來。

嗯~總結一下就是說,地表的氣溫變化是太陽輻射吸收的功率和地表散熱的功率之差決定的,它們在一段時間內引起的是氣溫的變化,而不是氣溫本身。

2樓:宅茲中國

問題描述有誤。地球過近日點是在1月份,這時候離太陽最近,不是最遠。

冬至過後乙個月才到最冷的時候,應該類似於每天氣溫最高時不是太陽公升到最高時,而是下午兩三點時,有延遲效應,

為什麼不能說太陽在圍繞地球運動?

魏先知 地球圍繞太陽轉是實際情況,這才是正確答案。質量小的圍繞質量大的旋轉,這是公理!魏先知公理。所以地心說不成立,只能在純數學範圍內忽悠大家。宇宙只有乙個,中心也只有乙個。中心就是宇宙重心所在之處。這個就是魏先知第二公理。辯別是否是宇宙中心的條件有二,一是宇宙十大質量物體的重心,二是這十大質量物體...

太陽離地球多遠?

123兔子先生 太陽離地球有多遠?1.5億千公尺要弄清太陽離地球有多遠,是很難辦到的。我看到一本書 上面寫著太Sunny照到地球上需要8分20秒,光速每秒達30萬千公尺。要算出太陽和地球的距離,需先把 8分20秒換成秒。一分鐘就是60秒,一共有8分鐘,再把60的0給去掉,再一乘就行了6 8 48 秒...

如果太陽系只有太陽和地球,那會怎樣?

小莊 我覺得不會。因為宇宙當中肯定還會有一些物質對我們人類和地球有影響,可能是一些磁場或者是物質才能維持地球的機能或者是其他一些科學還沒發現的東西,可能都有密切聯絡的,只是我們還沒發現而已。 Vicky 對於我這種菜鳥來說,我能想到的就只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全部滅絕,先不談地球媽媽被太陽系的各種 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