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為了保護地球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

時間 2021-05-07 02:25:53

1樓:新和成

過去50年,人類對地球的改變比前面20萬年還要多,這個美麗的藍星球千瘡百孔,空氣資源、水資源等等寶貴的財富被我們不知節制地一再消耗。在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節能不再是一種時尚,而是人們一種必需的選擇,新和成一直在做出自己的努力。

1.從畜牧業角度減排

畜牧業及其副產品每年至少產生326億噸的二氧化碳,佔年度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51%,佔全部一氧化碳二氮排放量的65%,而一氧化二氮全球暖化潛能是二氧化碳的296倍,在大氣中可停留長達150年。

新和成倡導給畜禽飼料新增適量的蛋氨酸,以平衡日糧氨基酸,降低粗蛋白水平,在不降低動物生產效能的條件下顯著降低氮排洩,有效改善養殖環境。據國外研究顯示,將氨基酸混合物新增到飼料中,而不補充其他豆類或油菜籽,家禽養殖的溫室效應係數將下降27;對於豬飼養,該係數將下降13。

2.從汽車角度減排

澳洲森林大火讓1120萬公頃土地成為焦土,15萬公頃森林被毀,釋放了3.5億噸二氧化碳,需要地球自我消耗乙個世紀甚至更久。

新和成以高效能樹脂的聚合工藝研發及改性應用為基礎,為汽車輕量化提供材料支援。PPS樹脂材料有助於建造更輕、更安全和更環保的汽車。在不降低車身強度的情況下,新型複合材料的密度大約是不鏽鋼等金屬材料的1/5,而車身每減輕10%的重量可以節省5%的燃料。

使用一輛輕量化汽車,相當於一年時間種一棵樹。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差不多在1.97億輛,如果全部為輕量化汽車,那相當於每年種植1.

75億棵樹,減少碳排放31.94億kg。

3.從工業角度節能

地球表面超70%的面積為海洋覆蓋,但只有2.5%的淡水資源能夠供人類、動物和植物使用,其中全球又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問題。

新和成生產的異戊烯醇可用於聚羧酸水泥減水劑原料TPEG的生產。在混凝土生產和施工中使用這種高效能水泥減水劑,可以減少30%以上的用水量,增強混凝土的強度30%以上,同時可以相應減少水泥用量。

保護地球環境、拯救唯一家園,這不僅是企業應承擔的責任,更需要每位公民的身體力行。新和成一直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與各位攜手共創美好明天!

2樓:澄瀾葛老師

環保問題,其實是人類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問題。人脫離了環境,沒有辦法生存,環境好了,我們才能生存的好。

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諸侯征戰不休,民不聊生。當時的魏國國君梁惠王四處戰敗,向孟子先生求教如何強國,孟子先生說的話,在這裡的語境下可以理解為,

不違農,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大致意思就是,種田,捕魚,伐木都要不違時,不要砍伐捕撈殆盡,這樣使得穀物,魚鱉,木材都可以滿足使用,那麼民眾就都能夠生養死喪無憾,這就是強大(王道)的開始。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種桑、養殖和種田,也要不失其時,這樣大家都可以吃得飽,老人都可以穿帛衣吃肉了。吃飽了做什麼呢?興庠序之教,孝悌之義,庠序就是古代的學堂,使得民眾能夠學習文化知識,明是非榮辱,尊老愛幼,不讓頭髮花白的老人還要辛苦在路上幹活。

這樣的國家還不能「王」的,是沒有的。

不違時」是什麼意思?尊重自然發展的節律,按農時耕種,不過度捕撈,不過度砍伐。種桑,養殖、畜牧、種田,都要「不失其時」。

這裡的「時」,是遵循天時,或者在現代來說,是自然的發展規律。

在此基礎上,「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教化人民,使民德歸厚,抱本守根,也就是使人民能夠團結一致善於使用、分配物資。那麼自然物資富裕,分配得當,能夠與環境和諧發展。

人從環境中來,也依賴著環境得以生存,所以我們說到人的事,往往不單單是人的事。儒者,人需也,關注的更多的是人類群體的事情,但恰恰因為如此,儒家更加強調人和環境的和諧發展,因為環境不好,人類也無法很好的發展。

反觀今日,有完全對立人類發展和自然環境的「環保少女」,也有物資充沛後大肆浪費(就在我們身邊,以某大國為首的)消費主義浪潮,這些都有失偏頗的。要麼天方夜譚般不能施行,要麼深陷浪費泥潭之中不能自拔,難怪他們會有影視作品中許多像滅霸這樣的「鷹派環保主義者」要通過毀滅人類才求得環境的生機發展。但是人都沒了,還談什麼主觀能動性,還發展什麼人類文明呢^_^

不過可喜的是,回過頭來看,我們國家至今做出的很多努力,恰恰反映了我們對待自然環境的態度,我們對人類發展的方向的認識。

長江十年禁漁,更是喊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

另一方面,國家大力推廣傳統文化的教育比重,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精神,也是新時代下的「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傳承中華民族克己敬人,抱本守根的傳統美德,自然能夠在平時生活中做到尊老愛幼,分配得怡,不鋪張浪費。數千年以降,我們的文明中注重學習,注重傳承,才能把傳承自文明初始的資訊原本的繼承延續下來,才能做好人類文明延續和自然環境和諧共存,執古御今,在新時代中揚帆遠航。

3樓:一枚團員

別說中國貢獻了的綠化面積,我知道這是事實,但是中中國人不只能看自己國家優秀的一面,而是要看不足,否則中中國人的自信都是虛偽的!

4樓:羽佳

在力所能及前提下不要浪費,用不太麻煩的方式節約資源,只有這樣才會形成習慣。因為只有形成習慣了才能堅持住,相信積累的力量。

5樓:Appreciate single

其實吧我覺得我們已經超級好了我指的是土地整治這方面年年都很認真哦

原來水因為挖沙子混濁黃色的有味道現在已經清澈見底了

囂張一下前幾年的沙塵暴你來呀你來吹我呀

6樓:濤濤

如果有一項技術,可以讓人類擁有星際殖民和開發的能力,代價是消耗地球的所有資源,相對於廣闊的宇宙,這不是很小的代價嗎?

如果可以更快速的發展,把有限的資源消耗在環保上不是很浪費嗎?

7樓:木子言

保護地球就是保護生命!

這不僅僅是使命,更應該是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很多細微的習慣、動作,都在表達著你的意識和你的生活態度。不僅做到心口一致,更要做到心裡與行動一致,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與大家一起共同保護地球。

在這件事情上會越來越多的人隨著時間的變化對保護地球這一件事有著不同的方法與意見。

8樓:池龍

我來說個惠而不費的:

在已有的裝置可以滿足需求的前提下,不要受消費主義影響,降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和家電的更新頻率,盡可能以維修代替更換。

9樓:

地球公轉

地球是怎樣繞太陽轉的,以上是乙個軌跡

DNADNA脫氧核糖核酸是分子結構複雜的有機化合物。作為染色體的乙個成分而存在於細胞核內。功能為儲藏遺傳資訊。

DNA 分子巨大,由核苷酸組成。核苷酸的含氮鹼基為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及胸腺嘧啶;戊糖為脫氧核醣。1953 年美國的沃森(James Dewey Watson)、英國的克里克與韋爾金斯描述了 DNA 的結構:

由一對多核苷酸鏈圍繞乙個共同的中心軸盤繞構成。

糖 -磷酸鏈在螺旋形結構的外面,鹼基朝向裡面。兩條多核苷酸鏈通過鹼基間的氫鍵相連,形成相當穩定的組合。

那麼地球對於宇宙而言,可以理解為乙個宇宙部分生命體的DNA的一部分。

而人類,大概就是細菌或者病毒。

病毒https://www /video/1236369857177452544

由於人類的發展,病毒入侵讓細胞變異,於是細胞自我免疫系統開始抗體。

所以,一些人類的病毒,可能就是地球這個細胞的自救。

地球環境日,讓我們學習如何保護地球環境,其本身是教會我們如何和地球母體和諧相處。

10樓:星光熠熠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我們為保護地球環境做一點貢獻

我提議明天為地球世界日

全體地球人默默祈禱,祈願地球保護我們人類世界不要毀滅

11樓:牛津金融學長

我覺得現在不管是消費主義還是環保人士都需要擺正心態。

首先,我相信很多人也發現了,很多環保人士的態度是,我們是人,我們是地球上最牛的生物,我們要為地球負責;在人裡面,我們是最懂的,我們道德最高尚,你們要聽我們的。這種態度,至少讓我很難接受。

做一件正確的事情,如果想得到支援,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好意思地說,地球上哪怕生物都死光了,最後死的也不會是人類,然後說不定地球慢慢恢復,也沒我們什麼事情了。所以我覺得很多時候,所有人都該把主人翁的態度放一下,切實體會到,保護地球是保護我們自己,而不是好像我們是什麼超級動物超級英雄一樣。

保護地球不是個口號,也不是個道德綁架或者讓某個某幾個人站在道德高峰為自己一生一事無成找的藉口。保護地球其實和地球都沒有一毛錢關係,只是我們自己要明白怎麼和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不要自己把房梁拆下來當柴火燒。

很多時候,我覺得這種大事情,一定要名正言順的搞清楚我們在做什麼,這是很多不在環保一線工作的人最需要的。

12樓:聰媽Clevermom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聰媽綠色行動:綠色生產、高溫製漿,無新增、更環保~

關愛地球,從點滴開始~

13樓:逆光奔跑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在,我們人類在,萬物在,保護好我們的地球,也就是對我們負責。https://

14樓:饒冰青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保護環境的目的是什麼。

有些缺乏常識的人總認為保護環境是為了維持地球現在的樣子,其實根本就錯了,保護環境的目的是保護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讓人們的生活更好。保護環境其實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原則。

你就想一想,你做的事情究竟是為了以上的目的還是無病呻吟呢?

15樓:咪咕音樂

瘟疫、自然災害、極端氣候……2023年這個世界地球日過得極不尋常。

咪小咕整理了一些關於環保主題的歌曲,希望在今天這個日子裡提供一些反思,這不是多麼偉大的道理,只要你拿出良心關心關心地球而已。

世界因我而改變

「為什麼我的眼睛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期待天更藍,水更清,世界更美好。

保護地球?人類配嗎?

乙個姑娘 從來就不是人類保護地球,以擬人化的手法來說,一直是地球保護了人類。我們所要做的不過是盡可能的可持續發展,保護地球不過是人類自私的為了後代更好生活 血脈延續得更長的謊言。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人類的脆弱,而地球事實上,根本不在乎我們的小磕小碰。 黃智文 雖然,你這個問題問得有問題,不過還是可以...

地球生存法則是什麼?人類如何自律保護地球。你講如何把個人夢想和地球夢想之間連線?

隋意 請弄清主次關係,人永遠是在適應地球的環境,餓了找食物,渴了找水,冷了找衣服找火,熱了找樹蔭找河流,但凡哪天不適應了,大自然會毫不留情的淘汰你。 Tame Fish 人類啊,別想著保護地球,你現在根本保護不了地球。人類壓根就是在保護環境,讓地球的環境適合人類生存,對於地球來說,零下50度和100...

地外文明是否在觀測並保護地球?

鹽選推薦 不會,除非他們是 情商極高 的聖母。這個問題要先從對外星文明的猜測說起。我們來大膽分析一下。首先,如果我們接觸外星人,面臨的第乙個問題就是,他們會是什麼樣的呢?要判斷外星人是什麼樣子,我們需要先回顧一下我們的過去。地球已經存在 46 億年,而人類的歷史卻只有大約 300 萬年,人類文明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