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是應該側重於為保護地球服務,還是應該側重於為了經濟發展服務而盡力開發地球資源?

時間 2021-05-07 06:01:19

1樓:默塵

羅翔老師常說法律永遠是平衡的藝術。而科學又何嘗不是呢,科學是雙刃劍,這道理我們從教科書上就開始知道了。對於地球科學而言,只要人類還在追求發展,而不是與歷史逆行,那就永遠需要資源的開發。

沒有資源的開發利用,你現在怎麼能用手機或其他裝置來提出這個問題,其他人又如何用裝置看到這些。保護地球並不矛盾,因為保護地球是為了長遠的利益考量,過渡開發利用當前技術條件和環境所不允許的資源,那只會造成資源浪費和利益損失。所以這個平衡的藝術就很重要,而不是一刀切。

2樓:

我覺得在高中階段,地理學科就在嘗試著向學生表達人地關係思想,我覺得還算對題,(雖然和地球科學有區別…)就拿來隨便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我在實習時負責的就是人文地理模組的教學,人文地理對於人地協調觀與綜合思維的培養是十分重視的。比如人類歷史上,對應了四個不同的人地關係:「敬畏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

的確,無論是地球科學還是其他的學科,最終都是服務於人類社會發展的,畢竟是人類社會的特色產物。不過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經過了幾千年的探索已經充分認識到了一點,無論我們有多強,敢騎在地球頭上作威作福,不管最後地球是否會毀滅,人類沒了倒是肯定的。我們沒了那還談何發展談何幸福呢?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會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覺悟,保護地球不是意味著讓我們一夜間變得無欲無求,因噎廢食還是不可取的,而是嘗試尋找一種動態的平衡,保證我們的發展基本質量的同時不對環境造成大的破壞。我覺得不光是地球科學,其他的理學學科都會向著這個目標而努力。

3樓:高陽布兮

好吧,這是乙個遲到的回答,斷斷續續編輯了好幾次但遲遲沒有發出去。

保護地球or開發地球?

不如先看看人類研究地球的目地是什麼呢?

從本能或功利角度,地質學主要是以人的利益為研究目的的。礦產勘查定義礦與非礦的標準在於是否在現有手段下達到人類開採利用價值,所謂的綠色勘查保護環境目的也是為了保護人類不受汙染;地質災害判別的標準同樣是人,只有威脅到人或者與人相關的利益時才能定義為地質災害,發生在北極的雪崩那只能稱之為地質現象,地質災害治理保護的更是人類自己。這樣說來地質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開發地球保護人類。

從無私或宇宙歷史角度,地球年齡45億年多,人類歷史也不過幾百萬年,跟地球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人類保護地球從何談起。人類不過是地球的過客,人類歷史也不過是地球歷史的小小片段,因此地質學家研究的地質現象大多跟人類沒什麼關係,研究化石與構造只是想更多的了解地球的變遷進一步拓展到宇宙的形成,這裡面跟人確實沒啥關係,但是也沒有延伸到保護地球的境界,也許有一天人類可以到另外的星球開拓疆土,這樣說來地質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地球了解宇宙服務人類。

所以地質學還真不是為了保護地球而存在的,但是為了人類自己和地球上已經繁衍數億年的其他生物還能平靜的生存,人類應該也必須規範自己活動,保護生存環境。

在人類發展的早期,拓展疆土,繁衍生息,還要應對各種各樣的地質災害,在適應地球環境的鬥爭中謀求生存和發展,竭盡所能的利用地球資源似乎是理所當然,但地球上的資源對於人類歷史而言是有限,當然也不是人類所專享的,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的掠奪地球的種種資源為自己服務,涸澤而漁,殺雞取卵的做法不在少數,用喪心病狂形容也不為過,過度的開發與擴張,嚴重破壞地球生態平衡,這樣得做法,危害的最終是人類自己,直到有一天人類把自己玩完了滅絕了,地球依然存在,人類最終葬送的只能是自己的歷史。

4樓:白雲龍

保護地球也是經濟發展的必要保障,為什麼總要試圖把它們看做是對立的兩件事呢?

環保也好,動保、植保也罷,其終究還是為了維持人類能夠在乙個相對穩定、宜居的環境中,可持續地發展。

換句話說,發展是目的,保護是手段,二者並非是同一件事的兩面,因此不存在什麼側重問題,而是如何協調、平衡開發和保護,在總體上取得最大收益的問題。

比如在礦產區,必然開發大於保護;而在生態保護區,則保護大於開發。

5樓:

法律是為了保護好人還是為了懲罰壞人呢?

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作用。但是首要地,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的統治工具。

那麼地球科學是為了保護地球還是為了開發資源?

肯定也有這兩方面作用。但是首要地,研究地球科學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地球。至於認識了之後,是利用這些知識保護地球也好,開發資源也好,甚至是破壞掉地球也好,這都是副產品。

更直白地說,有時候乙個工作研究出來之前,你並不知道它的成果被用來保護地球還是開發資源。We just study it.

6樓:錦八爺

地球科學是為了人類可持續發展服務。地球上有很多資源,我們人類目前只能利用一點點。在人類發展程序從利用一丟丟地球資源到可以利用地球大部分資源的過程中,先要保證人類能活到那個時候。

地球46億年的演化過程中,有缺氧的時候也有富氧的時候,有溫度高的時候也有冰河時代。一茬茬的各類生物滅絕了又會出現新的物種出現。人類要想發展到更高階段文明就必須搞清楚一些大的科學問題,其中就包括了地球科學。

地球科學是理學,但是從地球科學出發可以衍生出很多任務學分支,幫助人類再進一步了解地球之前能獲取足夠的地球資源。

7樓:赴月

地球科學,你這問題範圍好大,你知道地球科學包含多少嗎?地質學、地理資訊、大氣科學,測繪,遙感、海洋科學、地質工程、地質災害,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勘查等等、從天上到海浬到地上包含這麼多。開發也有,保護也有,你這個不算是問題。!!!!

8樓:趙公子斐

看到有答案又跑出來說那個爛調調:「地球從來不需要保護」——作為免稅的策略,我認可,要是你當了真,那是非蠢既壞——保護地球是維持這顆水和石頭的星球仍然是水和石頭?

這句話明顯就是賣個語義的小聰明,誰都知道我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

保護的是它的大氣、水、生態環境、物種、資源可持續——哪一條都是影響我們這些地表動物的基本生存權的,科學發展觀、生態友好、可持續發展,這都是我黨執政的基本策略,對外說說就罷,不然這幾年治霾治土壤汙染治水,你以為是在幹嘛?

言歸正傳,地球科學首先是科學,她本身是對地球的認知,保護地球和服務經濟,都是她的從屬功能,這二者並不對立,地球的資源當然是要盡力開發的,在可持續、環境友好的前提下,滿足人類快速發展的需要,這肯定是目前地球科學作為一大學科門類的基本職能;

9樓:huddabang

像個雅思作文問題,什麼程度上贊同或者不贊同吧

人類保護地球的種種舉動不止是部分人的良知意識到人類對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而是開發資源發展過程對地球造成的破壞埋下問題已經顯現,威脅到人類自身生存。所以地球科學一些分支研究如何能長久地可持續滴讓人類利用地球資源,不至於竭澤而漁,而且一些計算機模型已經揭示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幾百年工業社會的影響大過以往多少ma下的漸變,以往劇烈地質活動才帶來的影響幾百年來被工業發展趕超……

全力為經濟發展服務利用地球科學,資源枯竭大量物種滅絕大氣破壞最後人類自己都玩完(甚至可能用不到子孫,幾十年間就會顯現),保護地球就是保護自己,規律節制地利用地球科學服務經濟發展人類社會,減少對自然的破壞,追求平衡可持續,可能是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地球科學的主要任務吧…

10樓:掉幀青年蕭暮春

謝大佬邀。

個人認為二者並非是非黑即白的關係。

早期的石油勘探或者礦產勘探以經濟效益為主,導致了人們忽略了環境保護的問題。

雖然是現階段環境依然是勸退專業之一,不過我相信在未來地學的發展方向應該是謀求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相平衡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

11樓:我跟你說

地球需要人類來保護???

別扯淡了!

地球存在了46億年,地球生命的出現時間可以上溯到37億年前。

大約40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也就是直徑6000-7000公里的原行星撞擊地球,製造出了月球。

大約20億年前,一顆直徑5-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在南非留下乙個直徑300公里的隕石坑。

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乾掉了地球上99%的生物。

而人類存在的時間滿打滿算不超過700萬年,如果按照文明史來算不超過1萬年。

現在你和我說地球需要你人類來保護??

大一學生,怎麼能學好地球科學概論和地質學,本人真學不明白!?

陳傑 大一主要還是理論的學習,地質學與地球科學概論主要是概念的理解與記憶,可能後期暑假時會到實地進行觀察各種地質構造現象可以幫助你加深對理論的學習,地質學主要還是以實地觀察為主,僅僅看書上的知識很難形成比較形象的理解。並且地球科學概論是比較概括性的,牽扯的範圍較廣,如果你是地質學專業的,之後學習的課...

你有哪些推薦的地球科學科普書?你在書中學到了哪些?

西小酉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是高中時候一位同學推薦給我的一本好書,叫作 地球之最 這本書站在更奇特新穎的角度呈現出了國家地理文化 鄉俗民風,也讓書籍內容更富趣味性。奇山異水和各地民分鄉情 令人疑惑的古典文明,和充滿種種玄幻的地球之謎。展現了世界的各種異象風格,以及宇宙的無窮奧秒。書中有大千世界,講述的是...

三體中智子是怎麼封鎖地球人的科學研究的?

總司一切的男人 我的理解是智子干擾粒子加速器,導致無法得出正確結果,沒辦法研究。打個比方,我們要測量電阻值,但是有一些東西在干擾電流錶電壓表,使得資料都是錯的,沒辦法算出實際的電阻值。整個實驗無論如何都無法再進行下去。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支浩宇 我通俗地跟你說說吧,其實原理很簡單,非常簡單。原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