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的語言不能描述所有的感受

時間 2021-05-07 01:39:46

1樓:石行者

人類的語言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意會類語言(意識形態類),另一類為言傳類語言(直接表白類);任何乙個民族都有,只不過西方國家都喜歡直白類語言,而中國和部分亞洲國家更喜歡意會類語言(例如猜燈迷、手勢),前者好理解,而意會類語言百人百姓,答案自然各不相同,這就是人類語言並不能全部表達感情的原因。

2樓:專注問答

不是每種感受都能用言語來表達的,也不是都能說出來的,有時候,那僅僅是一種感覺,形容不好,文字和語言確實是用來表達感受和心聲,交流的。

但有時候,更注重的是意會,能意會的就更表達不出來了,那種感覺你自己能體會,但完全說不好,不知道該用什麼刺來形容最好,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表達最貼切,惶恐這種詞這種言語會扭轉了原本的感覺,誤解了原本的感受.... 不需要每種感受每種感覺都去尋找言語解決,讓別人知道,有時候,只是讓別人能感受到就好,也是需要懂你的人去感受的,一般的人不理解。

3樓:情劍浪子

因為主觀的感受很多時候都是很模糊的,甚至於你自己都不一定能準確的感受到自己的感受。

就好像你肚子疼去醫院,醫生問你哪疼,你說肚子疼,但是很多時候你其實並不能準確的定位到你肚子,究竟是在哪一分哪一寸的地方疼。大多數情況下你可能只能畫出乙個大致的範圍,真給你一支筆,讓你在自己的肚子上準確地標出疼痛位置,你也標不出來,標出來也不準確。

感受比較明顯的疼痛感尚且模糊,何況情感上的東西更是說不清道不明。並不是表達的原因,而是原本取樣就不夠精確。

4樓:Ww311

因為既然是感受,那就是由我們自己主觀上來決定的,我們只能在語言上描述一種大概的感受範圍,比如這個樣子是憤怒,那個樣子是開心,是一種約定俗成,而沒有完全定量或者是嚴格定義。而每個人的感受分級又不同,甚至各種感受摻雜在一塊又會變得很混亂,因而語言永遠跟不上自己感受的變化。

5樓:漢道

因為語言表述的世界,本來就和真實世界是割裂的。語言很多時候只是一串符號,大家約定俗成的認為,這一串符號是這個意思,那一串符號是那個意思,但是時間以及其它外在因素,可以改變這一串符號的意思,所以,用這樣一些不恆定的,無法與真實世界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語言,根本無法百分百去描述真實的世界。

6樓:我就是天才啊

這真是個好問題。

我的第一反應是,就算你把所有感受都描述出來了,寫成一本書,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讀者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如何能通過你的描述get到描述背後的感受呢?

這就涉及語言和概念之間的對應了。

有乙個例子。黑格爾用他自己的哲學語言解釋了這個世界,可是讀者的麻煩在於,連黑格爾使用的的生澀的詞語所表徵的概念都理解不了。

按照專業的說法,語言有三大功能:一、作為腦語以進行思考。二、人與人之間交流。三、書寫記錄以儲存資訊。

我們是不是都生活在語言中呢。

7樓:

因為語言是人類創造的,而創造受制於經驗和造字者的所思所想,你現在所看見的東西別人或許看待的角度不一樣,所以你覺得依那個角度造的概念來描述那個事物有些不恰當。

那麼,作為自認為是第乙個以這個角度發現這個事物的你,應該自己造乙個概念出來。

總得有人發明出來吧,畢竟字與語言不是憑空自己生出來的。

8樓:

1感受是一種片段。

2片段可以被命名。

3命名需要被「世界」認同。

1' 這種片段是分層次的,有度和量的區別。

2' 你的命名是有靶向的,也依存於某種語言習慣、邏輯3' 在你的世界中,要有乙個別人來理解以上你的語言系統和度量關係,排列組合下來,機率十分之渺茫,所以知音難覓

而且,以上你的語言系統和度量關係是理解別人的基礎,要是沒有你的系統,你也理解不了別人。可是,有了你的系統,別人很有可能被你誤解了。

最後語言只是在小圈子裡流行。語言的輻射範圍是有限的,範圍是指時空的範圍,因為時空差異也是主要的原因。

9樓:齊諾小粽子

很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某乙個人列舉出可以描述ta的全部感受的語言(詞句),而另乙個人卻認為自己有某種感受並沒有包含在這些語言之內。

那麼在這個層面上這些語言就沒有辦法描述所有的感受。

如果我們再加入某些可以描述沒有被描述的感受的詞句的話,可以進一步完善語言。但也會出現第三個人做出和第二個人一樣的判斷。無休無止。

如果語言和感受可以取極限的話,那描述感受的語言集合的極限為人類所有感受的集合。

但是因為個人的獨特性和感性的豐富性,在時代與社會發展的加持下,人類所有感受的集合會不斷擴大

人類的語言會不斷發展,可以描述越來越多的感受。但是我認為想要觸碰到不斷上公升天花板(所有感受)還是很困難的。

如果說全部的感受組成的集合構成了乙個,那某個特定的感受就是這個面上面的乙個

人類的語言就像是在這個面上畫乙個小圈:表達的人在保持想表達的點包含在圈內的同時,想方設法地縮小這個圈;接收的人在自己的理解下從這個小圈裡面選取乙個作為理解到的感受。

因此語言在傳遞的過程中出現了偏移,這個偏移量受眾多因素的影響。

(甚至嚴格一點來講,表達的人想要表達的那個圈,和接收的人接收到的圈也會不一樣,這就是兩個圈。具體細節可以自行體會。)

總而言之即使是相同的語言也會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10樓:冰雪蘿莉

因為感覺的出現要先於語言系統的出現。所以語言不能涵蓋所有感覺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再加上語言系統本來就是對客觀物件的概括性描述本身就會抽離一些細節,也就根本不可能描述出所有的內容。只是豐富程度的差異而已

11樓:NN陳

如果一種感受不能在別人身上較快的重現,這種描述就沒有意義。你可以自己定義乙個詞,比如說我現在的感受是「度和哈」,你能理解碼?理解不了。

但是,我可以讓你理解「酸」,因為我有檸檬,你嘗一下就知道了。

所以人類語言表達的是人類共同的感受,因為有共同的感受,我們才很容易理解人類語言。機器沒有人感受,人工智慧很難理解我們的語言。機器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是酸。

12樓:公尺菇涼的木先生

我覺得是可以描述的,文字對於感受是因為對感受賦予了特殊意義。兩個人對於同一種感受的特殊描寫在一定的意義上是可以傳達的,伯牙絕絃意義在這裡。懂你感受的那個人就是自己,甚至於你都不必說。

13樓:自學生

都是一對個性和共性兩種性質正中生命時間統一標準原理模型。我發現自己正反方向面對自然時間標準的時鐘正面背面,是一對正反兩種方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性質,證明了人類自己人為統一標準的規則和自然規律。都是一對正反性質同在時間的正中統一生命時間電力機器系統的原理模型。

人類語言文字元號,都是人類共性統一個性的統一時間標原理模型。詳細過程《大自然的正反規律》證明了這個問題模型。

14樓:橫山老屍

因為感受非常主觀,用語言沒辦法準確形容,就算你以為你形容的很準確,放到別人身上,可能理解就完全不一樣了。

例如你去看醫生,醫生問你:「是刺痛呢,還是隱隱作痛呢,還是痠痛呢,還是鈍痛,還是壓痛?」

而你這時候腦子裡正在萬馬奔騰:「我他娘的胸痛而已,我他娘怎麼知道是什麼痛?」

然後你嘴裡憋出一句「是悶痛」

醫生:鈍痛(dull pain)指一種性質與刺痛、刀割樣痛相反,而呈不太尖銳的疼痛。

你:指疼痛如針刺之狀。

你:身體又酸又痛。

你:什麼叫酸?

阿西巴……

阿西巴咧……

於是你繼續搜:酸

結果搜到一堆「酸的化學性質」、「酸味」……

你:最後你實在無奈,只能指著自己的胸大肌跟醫生說:「我這裡按下去的時候有一種奇怪的痛感,同時還會感覺有點爽,不按的時候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老想去按它。

醫生:

你:老子三天前做了二十個引體向上……

醫生:然後在處方上刷刷刷,然後遞給你道:好了,你可以走了,記住遵醫囑啊。

你接過來一看:

診斷:患者三天前運動過度至肌肉痠痛。

處方:回家休息,多喝熱水,嚴禁運動,每日熱敷三次。

回家後你的腦子裡就會一直在迴盪:

什麼是痠痛?痠痛是個什麼鬼?

然後你的手不由自主的摸上了你的胸大肌,輕輕摁了下去:

好像還有那麼一點爽哦~

然後你就知道了:這叫痠痛。

後來有一天,乙個同學說他背痛,你正好學了一手推拿,照著他後背大筋就是一招分筋錯骨手。

你同學:

呀麼得呀麼得呀麼得,一大公尺一大公尺……

你:這不是痠痛麼?

你同學:酸你卡桑啊,疼死老子了……你:

為什麼人類沒有強行讓猛禽滅絕? 請看描述

Diomedea 那這個手欠去掏鳥窩 熬鷹最後被鷹反殺,還把責任推到鷹頭上嘍?好好的人大雕會平白無故攻擊你嗎?整天滅絕這滅絕那的,地球上危險的動物那麼多,自己離開地球不就安全了?對於提問者 計院char等生 每年全球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高達一百多萬,百年來被大鵰攻擊致死的屈指可數。杞人憂天是沒必要的...

為什麼人類能掌握多種語言?

捲毛小王 很多語言是同根系的,所以在一些相近的語言裡,你學會一種,可以很快觸類旁通馬上懂其它幾種,因為單詞都有一一對應的熟悉例子。世界那麼大,語言也可以被劃分為幾個體系。題主困惑的點可能側重於是,為什麼每個文化裡特別的東西也能被別的語言的人理解的呢?我的答案是對於認知特殊的東西,單憑語言是行不通的,...

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都有塞音?

李溯本 Unancha 某種發音為什麼常見?發音容易,區分度大 某種發音為什麼罕見?發音困難,區分度小!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時候就這麼回答行了,雖然基本是廢話但總不能算錯吧!人類口腔的機制很複雜,即使研究明白了,你講出來別人也聽不懂,因此只要了解常見發音和罕見發音的大概規律就行了!人和人都是人,尚且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