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唯物主義哲學家都反對不可知論?

時間 2021-05-06 13:52:48

1樓:第六支號角

唯物主義最本質的特點,就是否認天外有天。所以,凡是認為天外有天的理論(有神論),以及認為天外可能有天的理論(不可知論),都會被唯物主義反對。如果你說天只有井口那麼大,你就會得到唯物主義的稱讚。

2樓:靈魂之眼

單個螞蟻認知能力有限,但螞蟻可以無限繁殖,所以螞蟻的認知能力也是無限的?? 人比螞蟻強,但無論怎麼大的自然數,也不是無窮大。何況人也不是可以無限繁殖,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世上無不滅之物。

3樓:

可是你細細糾結,可知論和唯物主義是有矛盾的。我並不傾向於這樣的二元化。

嚴格來說,現在沒有實踐證明世界、宇宙可窮盡可知,連間接資料都沒有。而世界、宇宙可以窮盡可知,是一種合理的猜測推理,而這並不唯物。

那個引用愛因斯坦的人也並不能否認,引力波在證明之前只是一種猜想,從歷史階段來看得出這個猜想的過程並不是唯物的。

我贊同唯物主義也贊同可知論,我也不知道是誰這樣二元劃分的 ,我也沒搞懂這個矛盾。

4樓:陳雪明

任何理論都有其適用的範圍,在適用範圍內是真理,超出適用範圍就可能轉化成謬誤。

唯物主義是普通大眾的認識論,普通大眾對自然的認識是建立在感官感知的基礎上的,這種感覺感知的認識具有極高的確定性,通常不太會出錯,唯物主義以此認定亊物的客觀性。

唯心主義是科學的認識論,科學對自然的認識是建立在意識活動產物的理論基礎上的,這種依據意識活動創造的理論所產生的認識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或會出錯或描述不完備。

過度強調事物的客觀性使唯物主義者走入誤區,也就是說,當對自然的探索深入到無法依靠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範圍時,唯物主義者避口不談怎樣認定事物存在的客觀性的方式。

由於唯物主義者避口不談怎樣認定事物客觀性的方法,唯物主義者把作為意識活動的產物的科學理論當成客觀真理。

至此,科學唯物主義者已演變成口頭上的唯物主義和實質上的唯心主義。

正確認識事物客觀存在的唯物主義屬性,和科學認識的唯心主義屬性,才能避免把科學理論當聖經,才能不斷修正科學理論以適應新的自然發現,使人類認識自然的活動不斷深入。

5樓:張洪

但就您的問題我有幾句想說。唯物主義哲學家,那成家立業的人不可能是自封的吧?肯定要有很多人認可吧?

不可知論是什麼呢?不就是未知的嗎?唯物論大家都承認全知?反正我不信。

結論是:題主所提問題界定武斷。應是:是不是有些唯物主義哲學家會反對不可知論?為什麼和是不是,都和有些這兩個界定差距很大的。

6樓:烟花淚

很簡單,因為唯物論認為世界是現實的,是客觀存在的,說的簡單點,就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當然有些東西需要一些特殊方法才能「看得見摸得著」)

所以,世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那自然就是可以被認知的,所以自然是可知論。

同時因以上原因,唯物論也是形而下的,因為唯物論不認同形而上的概念高於並指導現實世界,而是現實世界導致了形而上的概念。

反推論,因為唯心論認為世界是概念的,概念是形而上的,所以唯心論通常與形上學繫結。

為什麼唯物主義哲學認為只有人腦有意識,動物真的沒有意識嗎?

換些問題驗角度 動物當然也有意識了,只不過動物意識和人類意識有很本質的區別。所以,不深究的話,提高意識的標準,也馬馬虎虎可以認為動物沒有意識。人的意識和動物的意識有什麼區別? 小問號 動物其實也有意識,只不過它們的意識比人簡單罷了。如果動物真的沒有意識,那麼就算你虐待你的狗它也不會恨你,因為它根本就...

存在主義並不悲觀,但為什麼存在主義哲學家都那麼痛苦?因為共情能力過強嗎?

Lijz 存在主義首先要認識到世界的虛無和荒誕之後,再找尋自己的意義。在形成這樣的思想的時候,對世界的虛無和堅信自己的意義這兩點是同時加深,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這個世界和人生的虛無和荒誕。這這個方面有時會覺得痛苦。但存在主義的精神支柱建立在對自己的信任和熱愛之上,我覺得我就是意義,我覺得我活著就是意義...

為什麼唯物主義不是不可知論?

我考研的時候,仔細研究過馬哲裡面一段關於人工智慧的結論。是說人工智慧永遠比不上人類,這就是不可知論。它否定了認識人類思維過程的可能。與馬哲標榜的可知論相違背。 劉哲 可知與不可知都是相對的,若看成絕對就不是辨證法。已知的會轉化成未知,未知的會轉化成已知,認識運動不斷進行,未知與已知對立而統一。 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