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真的能夠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能源麼?

時間 2021-05-29 22:24:11

1樓:小蘋果

'未來'可能是有希望的,但目前的技術路線肯定是不行的

2023年ITER才出工程堆,然而他實驗的是氘氚聚變,不是氘氘聚變.海水裡面的是氘,不是氚,後者要用核過程製造.

2樓:xyzwuvs

以現在人均的消耗量沒問題。但隨著科技發展對能源需求增長也是無限的。將來星際旅行、製造蟲洞、超空間航行、量子計算機、超圖靈計算機 、強人工智慧、模擬宇宙、創造多重宇宙等等,肯定還需要更多的能源如反物質、真空零點能

3樓:徐帥

永遠不要低估人類消費能源的能力 ,即便出現了核聚變,人類會更加放肆地使用能源 ,能源問題 ,永遠在剛剛夠用與不夠用之間徘徊,永遠不會出現夠用這個選項。

4樓:

據說兩個人造太陽,乙個準備放在合肥上空,乙個準備放在成都上空。以我的看法:根據中國地圖,為了照顧北方地區,我認為要往北移一下位置,合肥上空的改為山東濟寧,成都上空的改為青海玉樹較合適。

因為合肥以南和成都以南地區本身就氣溫較高,往北移,不但解決了中國北方地區冬天的嚴寒,而且北方的冷氣流南下,與人造太陽熱氣相會碰撞,會形成蒸氣變成雨,正好解決了北方大片面積的乾旱,這樣起到雙重作用,對南方影響不大。

5樓:獨立寒秋

差不多…地球上的氕氘氚挺多,夠用幾億年了。

不過,別忘了,木星土星這倆巨行星裡頭的核燃料更多。

掐指一算,人類在太陽系內靠可控核聚變活上個幾百億年木有問題。

6樓:理解將軍

我覺得是無限的,核聚變氘氘核聚變,地球海水夠人類用九百多億年,只不過現在難實現,但是不代表不會出現,另外太陽系裡也有很大的儲量,之後是氫氫核聚變,燃料用氫,宇宙裡最多的就是氫元素,九百多億光年體積的氫夠不夠人類用?之後還有重核聚變,燒石頭,還有什麼反物質,真空零點能,人類已經可以說開始步入能源無限的時代了。

7樓:小問號009

應該就是可以看成是無限的,就算人類鋪張的用,能大肆浪費用個100年也行了啊,這100年創造的知識和財富肯定會超越核聚變之前的幾千年。人工智慧可以替我們當科學家,核聚變提供的能量則可以使我們將科學家的大部分理論變為實用的技術。核聚變必須成功,因為它可以讓人類的科技樹加快100倍,就算核聚變資源只夠50年也要去做

8樓:白竹炭

首先我的觀念是,無窮的能源是不存在的

但是核聚變是乙個在宇宙中非常通用的能源。就說最基礎的反應燃料氫,從地球的海水(海水含有豐富的氘,更方便核聚變)到木星大氣,到宇宙空間中稀薄的氣團,都富含氫和其同位素,更不用說還有其他可作為聚變燃料的物質(如氦-3),數量豐富且分布廣。因此核聚變當作所謂「無窮能源」也是很合適的

9樓:

怎麼說呢,可控核聚變能提供的能源可以認為是近乎無限的,因為他的原料在宇宙中的確是近乎無限的。問題是它的功率總歸是有限的。而且我們知道,輕核聚變的原理是兩個粒子單獨的質量之和大於兩個粒子聚合形成的粒子的質量。

問題是到鐵就結束了,鐵以後的例子是兩個粒子單獨的質量之和小於兩個粒子聚合形成的粒子的質量。也就是說,如果技術發展到了能夠人工製造重核元素(原子量大於鐵的原子),那麼前面核聚變的能源用的有多爽,後面合成重元素耗費的能源就有多坑

10樓:

不能,本身原材料就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資源

人類如果不實現記憶移植or發展半人類半人工智慧智慧型生命or實現壽命延長就很難突破技術瓶頸,知識累計到一定程度,人就單一學科學到墳墓裡面可能還沒有學完先輩們已經創造好的現有知識,可控核聚變商用跟人類移民火星一樣遙不可及,就醬

11樓:RaikkonenYun

贊同很多回答所表達的邏輯。

獲取能源的方式發生了顛覆性的進步,消耗能源的慾望和途徑一定也會有超乎想象的改變。

也許在可控核聚變得到技術突破,全球成熟應用之前,我們身邊一直使用的各種消耗能源的裝置就進化到能耗很低的程度。

不過對於人類來說,最重要的資源並不是能源。

12樓:山賊

是的。核聚變反應,從氫元素到鐵元素,這個聚變過程,只有鐵元素聚變會吸收能量,其他都是釋放能量。核聚變反應是乙個連續的過程,不是說聚變從氫聚變為氦就停止了,也不是人類開發核聚變就為了把氫聚變為氦,然後就把氦給扔了。以後煉鐵都不需要去開礦,守在聚變爐子前就可以了。

更為重要的是,聚變反應可以為其他科技提供足夠且廉價的動力,能大幅度推動應用技術發展,這是質變。

13樓:陳生

開啟窗簾,我們就享受到核聚變的無限溫暖,因為不可控,至少目前不收費,沒錯,Sunny以後可能要收錢了。

宇宙的基本能源輸出方式是核聚變,如果可控,則可觀測範圍之內的物質都是燃料,宇宙不滅,能源不斷,所以說在人類文明壽命內,如果存在無限能源,必須是核聚變。

對於現階段,可控核聚變的最可能實現的模式是戴森球,即以日恆星為動力的星系能源。可控即意味著能源不會浪費,沒錢走開。

14樓:沐子塵

理論上不可能存在無盡能源,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Δmc,其中Δm為核反應的質量虧損,即反應後質量-反應前質量,對任何核反應來說,這個值都是個負值,也就是說200g的核原料反應後質量必定小於200g。

也就是說,你可以看成質量變成了能量。

極端假設,人類可以用任何原子核進行核反應,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但是,物質的質量是會被損耗完的。沒有質量,自然無法再通過核反應釋放能量。

而現實是,一般情況下,經過一次人工核反應後,人類的技術已經無法再利用他們進行二次核反應,

15樓:呵呵噠

記得以前看過民科講核電站原理,本質上不管是裂變式,還是輕核聚變,都是燒開水……燒開水……

所以在人類利用能源效率得不到更高層級提公升的情況下,核聚變目前的能量級別應該是夠目前文明層級使用了。

但如果人類科技產生突飛猛進的公升級,天賦樹一下子從底層點到了中上層,星際旅行不再是夢想,空間折越變為可能時……

恕我直言,地球上這點核原料遠遠不夠用,那時候估計都可以收集恆星級能量用以提供星艦動力了(這特麼不是燃燒軍團的殲星艦麼……看來最近太肝了~)

16樓:居延

我認為不會,建造戴森球,星球改造計畫,星際飛船,星際之門(蟲洞),太空城都會消耗很大的能源。到時候核聚變可能又不夠用了,我們估計還要繼續找新的能源。

這有點像,你擁有10塊錢時,你可以買多少東西,幻想自己有100塊,或者1000塊可以買很多年的辣條了。

但是到你有1000塊時,你覺得要10000塊才夠用,可是當你有了100000時,你發現買不起北上廣的房子。。。

所以,我想能源也是這樣吧,大家別忘了時間機器造出來要多少能源。。。現在地球一整年消耗的能源,也恐怕做不出乙個蟲洞來。。。

17樓:hellotojinge

核聚變提供的能量是無窮的,但是不代表人類的核聚變工廠的能量是無窮的。核聚變分為三種,氘氘反應,氘氚反應,氘氦3反應。第一種和第三種技術難度非常高,目前攻關方向是氘氚反應,氘在地球上儲量是非常豐富的,問題出在氚上了,氚在地球上儲量低得可憐,主要靠人工核反應製取。

氘氚反應會生成中子,中子與鋰6反應生成氚。

也就是說,在目前可以看到的技術水平下,核聚變取決於鋰六的儲量。目前鋰儲量上億噸,雖然鋰六隻佔鋰的6%,但是總體數量也是可觀的。貌似聚變對人類來說是無窮無盡的能量。

但是,無論雷射核聚變還是托卡馬克,都要用到大量稀有金屬,比如托卡馬克要用到的超導體就是由稀有金屬構成的。而且很多都是稀土金屬,是地球上非常短缺的。

也就是說核聚變對於人類來說絕非無窮無盡的能源,有可能是非常昂貴的能源。即使我們搞定了核聚變,還是需要用漫長的歲月研發更先進的技術降低它的成本。

18樓:海邊的烏鴉

這是乙個正反饋能源利用率提高能強化能源利用率所以核聚變會帶來近乎無窮的一段時間只是這時間是多久的問題

不過如果沒有這麼大的能源星際開發也無從說起希望早日能夢想成真吧

19樓:嘿仔

如果地球文明的生產力不再繼續發展的話,可控核聚變確實能給我們提供近乎無限的能源。

但如果後來的人類發展出了一天之內就能從地球到達火星的耗巨能且便宜的飛船,人類會棄之不用嗎?那麼多猿類的子女在火星讀大學呢,還有星際間的異地戀。。。這些未來人類的需求,我們有嗎?

我們考慮嗎?要把耗能計算在內嗎

今年上半年有個新聞,說乙個非洲的小伙第一次吃到雪糕就被感動哭了。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使用者並不了解自己的全部需求。我們現在都不能了解自己的全部需求,更無法想象未來人類的需求。

你如果把秦始皇活生生的帶到現在社會,她發現你一天內消耗的能量——電燈,空調,冰箱,電腦,汽車——比她的皇宮一年點燈燒鍋還厲害,她肯定不回去當皇帝了

20樓:

以21世紀初的人類文明標準的確可以說是無限的。

但是別忘了,工業革命所創造的額外產能在中世紀人類眼裡也可以算是無限的。

然後怎麼樣了呢?該不夠還是不夠,該打還是打而且更慘烈

21樓:矽基生物

以地球來說,可控核聚變的原料比裂變原料更少,而由於聚變中子能量比裂變中子(快中子)更高,在相同的技術條件下,聚變產生的廢料比裂變更難以處理。

可聚變與可裂變,易聚變與易裂變:

可聚變材料氘在地球上的的儲量少於可裂變材料鈾和釷;

易聚變材料氚不存在天然的,氚依靠鋰6和鈹生產,而鋰6和鈹的儲量少於易裂變材料鈾235.

而從技術難度的角度將,易聚變材料的聚變甚至比可裂變材料鈾和釷的裂變更難。

22樓:沉思著

不能,僅僅是讓本文明進入 II 類文明而已。

不但不會讓人類擁有無限能源,只會刺激更大的能源需求,更「缺」能源。

就像我們平常人缺個幾萬,

有錢人卻動不動缺幾百萬,幾個億而已。

23樓:ROCKER

開玩笑!

當初電腦設計出來的時候只有「計算」功能,現在用電腦看電影、打遊戲、聊天、買東西、管理…

核能,同樣的道理,它只會滿足你當前的需求!

24樓:

中國的可控核聚變裝置托卡馬克裝置我曾經差點見識到,那個研究院就在我家對面,有次差點點就可以進去參觀了。可控核聚變不能為人類提供無限能源,但是可以提供很長一段時間的清潔能源。化石燃料已經為我們提供一百多年的能源了,未來還將供能一段時間,海洋中的重氫能夠提供的能源遠遠高於化石燃料。

但是,雖然海洋中重氫含量很大,不斷的開發下去早晚也有枯竭的一天。隨著技術的進步,可控核聚變裝置會小型化,當某一天小到汽車發動機大小的時候,真的就是加滿水跑幾十年了,而且沒有尾氣排放。重氫核聚變的產物是氦,無汙染,還可以壓縮後作為工業原料。

如果人類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的話是否意味著實現了卡爾達舍夫文明II的程度了?

趙泠 不。差了很多個數量級。文明等級看的不是工作原理,而是功率。太陽的質量佔了太陽系的99.8 在不拆卸太陽的情況下,人類能在太陽系裡造出的最大規模的可控核聚變裝置的功率都比太陽弱太多了。地球上的 型文明的功率,按照地球的輸入能量計算需要達到1.74E17瓦。卡爾薩根將這個標準設為1E16瓦,並設定...

如果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可以星際殖民,那最缺的資源會變成什麼?

風雪夜歸人 還是能源類 反物質。理論上最理想的儲能方式,永遠的戰略物資。目前唯一理論上行得通的,恆星際航行的可用燃料 世代飛船壓根不靠譜。同時也是超級軍用物資,維持遠距離殖民地的必備。就算聚變變得極其廉價,就算能無技術障礙的開採木星作為聚變原料,反物質依然很難大規模製備。建設戴森球,汲取太陽能量,建...

如果人類完全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韶怒波 不會,詳細內容參考核裂變,能源是必需品,但金錢不只是能源,比如鑽石,有頭腦的人怎麼都能賺到錢。按照現在國際形勢和平將會是未來的主題! 上官風華 首先,假設核聚變能源與科學家設想的一樣,可控的的核聚變技術可以代替舊有的和裂變技術,而所用的核燃料將從昂貴好掌控的鈾,變成稀少的氚元素與常見的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