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欲無求的人為什麼還活著?他們活著是為了什麼呢?

時間 2021-05-05 17:55:02

1樓:一碗麻辣燙

我現在就是無欲無求的狀態

不想結婚,班可上可不上,不想談戀愛。

父母身體健康,不用操什麼心。

自己可以養活自己,未來向上通道似乎被堵住了,階層固化,我又有什麼辦法,無可奈何。

個體力量在時代大潮面前是無足輕重的。

活著或者死去似乎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沒有牽掛的人和事了。

人生,除了無可奈何也僅剩無可奈何了。

2樓:桃之夭夭

大概無欲無求就是最大的求吧,是向內求。看起來對身外之物都毫無興趣,可能只是人家只是注重心靈的滿足,可以理解成快樂,滿足。其實快樂不一定要通過玩遊戲,shopping來獲得,相反,可能會帶給心裡一種空虛和無力感,我這裡指的是對生命掌控的無力感。

只有做那些能讓心裡滿足的事情,你才會有充實感,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感。

所以,無欲無求可能只是做了自己內心的主人。

以上,個人理解。

補充一點

[解釋]:無慾,不對任何事、物抱很大的希望,甚至不抱希望,走到哪兒算到哪兒,不被環境所左右。得而不喜,失亦不憂。無求,不追求名與利,放下慾望。

無欲無求並不是指人很頹廢哦。

3樓:

我差不多算乙個無欲無求的人,我活著單純是為了家人,我家人很愛我,所以我不出意外的話,我不會在他們有生之年離開他們,等我的家人都去世了我也許自我了斷

4樓:淨心

無欲無求是生命本來的狀態,欲求是附加於心上的汙垢,心本光明,而欲求越多光明就被遮蔽得越重,當心光被徹底遮蔽的時候,抑鬱、焦慮、迷茫等等情緒便隨之而來……

無欲無求的內心像平靜的湖面,對於外界的一切都不起波瀾,而無礙的心光會生發出巨大的能量無堅不摧。

無欲無求已超越了生死,這種境界非常人所能理解。而他們活著的意義就在於喚醒更多迷失的心靈。

5樓:大王子

我覺得李健的一句話就很符合「無欲無求」

那句話叫「得失無意,成敗不計」

老子說「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魯迅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對此我的妥協是,爭大不爭小

用老祖宗中庸的思想來說就是,爭也不爭

爭我所必爭,不爭無所謂爭

這只是結果出來前初心,至於結果出來後就應該和李健一樣

6樓:

我覺得我大概絕對屬於這類人了吧,哈哈來強答一波。

先快答一句:如果真的覺得累了想放下哪些東西,可以試試放下,也許結局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當然,無論放不放下,一定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接下來詳答:

先回答大標題前半段,「為什麼還活著」,因為「求死」也是一種欲啊。死了是一回事,但這個過程會影響到好多人。另外,不要小瞧人的生命力,就算乙個人再沒有生的慾望,一般情況下還是很難把自己搞死的。

要辦成這個也需要相當的動力和決心呢,反正像我就不行,費那麼大勁圖什麼,「生前何須作死,死後自會長眠」。

再說問題內容,關於慾望,我的邏輯是這樣的:

1. 有沒有慾望:

沒有 -> 曬曬太陽,聽聽雨聲,親朋好友聊聊天,哼哼歌 ->爽!

有gt; 前進至下一題

2. 慾望可不可能實現:

不可能 -> 不能實現而又有慾望是痛苦的,不想痛苦。算了吧,何必為難自己 -> 曬太陽哼歌,爽!

可能 -> 那就去幹吧!當然,為了成功,細心和耐心還是要有的。前進至下一題

3. 努力滿足自己的願望,成功沒有:

成功了 -> 最爽莫過於通過自己的努力滿足自己的願望了,爽!

沒成功 -> 努力過了,在那時那刻,盡了最大的努力。現在此慾望被劃入「不可能實現」區。回到問題1.

於是你看到的效果就是,「我不是在爽,就是在去往爽的路上」,哈哈。

最後是標題後段「活著為了什麼」。如你所見,我這種人可能確實是屬於自帶開心屬性的。所以我活著的目的就是:

自己是開心的,那麼努力讓別人也開心吧,讓貓吃上魚,讓狗吃上肉,讓奧特曼打得過小怪獸。。。(不過我秉承「不能因為別人不開心就讓自己不開心」,這可能會讓有些人覺得是不重視別人,所以這一點上我覺得還是得見仁見智。)

7樓:我是乖寶寶

被社會賦予的責任,無欲無求不代表沒有責任與是非感觀,在一些責任下牽扯下要活著,乙個人的死亡雖然是小事但是對周圍的人是個連鎖事件。

未來可能會存在的慾望,因為什麼都無所謂不知道有所謂的人生是什麼樣,抱有這樣的想法,一直活著。

信仰,有些信仰不允許枉死與自殺,又死不了只能活著,可能發現某些死得其所的時候就會放棄生命。

8樓:

因為不care。

不為任何事情而活,因為沒有慾望。

為什麼還活著,因為沒有死的慾望。

選擇活著因為這個狀態是既定的事實,沒有改變的慾望。

遇到什麼就接受什麼。沒有的東西不去刻意追求。如果死亡是突如其來的也可以沒有遺憾的接受。

9樓:天氣

當乙個人真正沒有慾望,沒有要求,沒什麼要強調,沒什麼要說明時,就沒有任何事情能束縛住他了,他無所執著也無所畏懼,他能自如、灑脫而堅定地採取任何變化和行動,他是無形、平靜而自由的。他失去了偏見,所以世界在他眼中是一整幅的奇妙圖景,他能真誠地接納這整個宇宙,他真正達到了逍遙自在的境界......

這難道不比普通人斤斤計較、追逐雞毛蒜皮的一生要廣闊太多了麼!人生只有一次。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10樓:華熙

生命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

無欲無求並非什麼都不求,是不苛求,不強求;不讓外物影響自己的視聽與心靈,精神就會守護自己的形體;固守內心的平靜,摒棄外界紛繁的干擾。過多了解萬事萬物,會使自己過度操心勞神,最終傷害自己的身體。人的很多煩惱來自於過度的操心與強求,想把外界能夠變成自己希望或喜歡的樣子,但是你希望的未必是別人希望的,你喜歡的未必是別人喜歡的。

你的希望、喜歡或不滿都會給自己帶來一些煩惱,有很多事情是你無法改變的,或者你能改變一時卻改變不了很長時間。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道會自然平衡世間萬物,沒有永遠的增長沒有永遠的消減,沒有永恆之樂,也沒有永恆之苦,所有的東西都是相對的。

對於個體的生命來說,每乙個生命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過去的已經過去,好壞無需再記掛,把握住現在,把現在該做的事情做好,和對未來抱有希望就是最好的心態。

每個生命的意義就是個人存在與個人實現,在有限的生命中珍惜自己,珍惜周圍的親人朋友,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在個人存續和發展過程中,盡量不去傷害他人,不做壞的事情,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善惡道德標準,世界上其實沒有好人壞人善人惡人,有的是做好事的人,做了壞事的人,做善事的人,做惡事的人。

人的自性中有善惡觀,自己做了壞事,即使別人不知道,自己也會心神不寧;如果讓別人知道了,或許會疏遠你、制止你,規勸你、舉報你,有可能有爭吵、打架或牢獄之災,壞事做的多了,別人認為你是壞人,就不願幫助你,甚至報復你,會導致你的身體或生存環境惡化,或者即使你做好事,別人也不會認可,會讓你鬱悶、委屈,心生怨恨。別人的報復會導致你的身體傷害或傷殘,心靈的傷害會導致你的情緒波動,情緒的大波動也會導致身體生病。

因此,無欲無求並非是什麼都不追求,這個說法追求的是保持身體的健康健全,保持情緒的平靜。

把當下該做的事情踏實做好,對未來擁有希望和籌畫,不去追求太多的慾望與牽絆。把自己的慾望與需求,與自己當前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做可行的目標和規劃,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過高會很累或不切實際導致實現不了,沮喪失望;過低會讓自我實現的程度不足,導致失落和遺憾。

體驗活在當下的真實,為未來的美好生活做準備和希望。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願每個看到這裡的朋友都能現在快樂,未來幸福!

11樓:秦風

目前尚有父母需要贍養。所以還活著。以前要追乙個女孩,本想買房結婚。

後來還是錯過了好姻緣,生無可戀的感覺。掙再多的錢給誰花,我自己西部農村出來的,平時比較節約,一張餐巾紙都要撕兩半用,一是確實半張就夠擦嘴了,二是少用點不是也少砍樹保護環境嘛,平時喜歡看寰宇地理,世界各地動植物,節約資源總是好的嘛。可是現在有錢有什麼用,萬一死了留給誰。

孤單單的乙個人啥都不想要了,也就無欲無求了。有些輕微抑鬱症,萬一哪天想不開自殺了也說不定。

12樓:牛德光

回樓主,無欲無求,不是快樂,也不是不快樂,而是內心的平和、至於他們為什麼活著,看你問這問題我有點想笑。因為平和的內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憂。還是兩個字,隨緣,希望你可以理解我說的是什麼,如果因為無欲無求就去死,那追求死這件事,本身就是有欲有求了。

13樓:kiiiii

世人皆謂我自然,無欲無求之時,應是像樹木一般,自然生長,自然腐朽,而不會生出求死心也不會生出求生心,一切花開如其落下,一切風來往其去處

佛教講究無欲無求,為什麼多數佛寺設計都十分奢靡?

北國精美刀具 奢靡總讓人聯想到酒,肉,聲,色.寺廟沒有的 另外無欲無求不太像,修戒定慧,熄貪嗔痴,這個更像 針對的是煩惱,不是慾望。 普波居士 其實佛法傳入中土,主要是帝王從西域請來的。古代中國有龐大譯經場,規模巨集大,專門用來翻譯佛經。開始時,中國沒有佛教寺廟,是帝王選出皇宮的一部分改做寺廟。後來...

為什麼那麼多人拜佛?佛自己都無欲無求 怎麼會成全世人所求?那不是與自己相悖麼?

心是蓮花開 信眾 學佛在家裡拜佛 上香,如果有事情出門不能上香,心裡不舒服,怎麼辦?仁清法師 在家比較方便的時候要上香,要上供。所謂供,香本來就是一種供,花也是一種供,水也是一種供。包括咱們吃的飯,饅頭啊,麵條啊,等等。統統可以供養佛菩薩。統統可以作為供養。包括我們的時令蔬菜 水果 新鮮水果。買來以...

魔道祖師除魏無羨外的人為什麼殺溫情他們,為什麼連溫情一脈老人也不放過?

sako 古代本就興連坐制度 誅九族,這裡也不難理解,只是這種事情是發生在這個架空世界裡而已。虐殺溫氏的主要操作者就是金氏,金光善打著什麼算盤,看過的都知道 小九兒 洩憤吧。被岐山溫氏隻手遮天統治了太久,又因為陰鐵損害了各家利益,再加上畏懼之心。終於血洗了不夜天,卻對溫氏心有餘悸。就像做了皇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