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向著混亂度增大的方向發展的,那人類各種各樣規律的建立,是不是不符合這種發展趨勢呢?

時間 2021-05-07 13:24:20

1樓:HK416

是,但只能這麼做

人類所生活的世界規則如果是這樣的

那麼人類所認知到的實際上應該是這樣的

人類只能用規則化的語言去描述世界,沒辦法

2樓:李澄宇

不!不!不!

宇宙並沒有向著混亂度增大方向發展,而是向著有序方向發展。

因為宇宙嚴格遵循著,以宇宙本質所決定的、各種必然性規律而有序發展的。

人類不可能建立各種各樣的規律,而是逐步去認知客觀存在的必然性規律。通過宇宙亙古執行嚴格遵循、不斷檢驗的必然性規律,必然符合向著有序方向發展的趨勢。

3樓:陋四兒

首先根據您的邏輯回答是是的

然後關於「墒」的觀點我是贊同的。

但如果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怎麼可能不符合自然規律?如果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那麼怎麼能把人類汙染環境從自然迴圈中剝離出來?

憑什麼說大自然不希望咱們破壞環境自己毀滅自己。只不過是咱們自己怕死罷了。

您的想法很好,否定自身,否定人類的一切是為了更好的進步。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沒有就是沒有,人怎麼希望怎想都是後話。「關於思維,不要被自己更願意相信的事情和別人相信了就會對社會更有益的事情所影響,要實事求是」—羅素。

4樓:閻宇

生命吞噬負熵,以維持自身的低熵狀態,這個過程中消耗能量,排洩出更混亂的物質,最終達到宇宙熵增的目的。

就像人類採集能源的過程中也要消耗能源一樣,把宇宙擬人一下,人類的秩序只是宇宙加速熵增的一種手段而已。

孤立系統中,熵增是必然的,除非你能證明宇宙是無限大的。

5樓:又被封了7天

隨便寫的,不嚴謹之處請見諒。

先說明一下,儘管宇宙整體增熵,但是部分地區減熵不會影響整體趨勢。

宇宙總體是增熵的,比如熵增體現在更多有序的質量轉化為無序形式的能量四處輻射,也體現為各種粒子的運動方式增加,等等。

但是這並不影響宇宙某處可以向熵減方向變化。比如聚變。

再說說人類社會進步過程中是否導致地球附近的熵減。

首先,生物的進食就是乙個總體熵增的過程,一塊死了的動物的肉、乙個掉落的蘋果,最後變成長在動物身上的肉,和動物呼吸作用輻射出來的熱量。所以總體來有序形式的能量轉化為無序形式的熱輻射。這是動物的熵增。

然後人類社會進步過程中,不考慮地球生物總數量的變化。單獨考慮能源利用方面。

人類從鑽木取火,到燃燒石油,都是對能源的利用,這些能源無不是從有序的化學能,部分變成無序的熱輻射;並且使大分子變成小分子氣體飄走。隨著社會越進步,對能源需求越大,造成的熵增就越大。

所以人類社會、科技的發展不僅沒有導致熵減,而且還造成了熵增。

6樓:青羽

熱力學第二定律有乙個大前提:

封閉系統!

封閉系統!

封閉系統!

地球是封閉系統麼?不是!頭頂上辣~~~麼大乙個重力聚變核反應堆,看不見麼?

7樓:氦氫

生命體作為低熵體,是通過提高環境的熵來降低自己的熵的。所以生命雖然看起來是在宇宙規律的對立面,但實際上還是宇宙規律的一部分。

8樓:孔方靈犀

當年丁仲禮面斥柴靜時說過一句話,排放權就是發展權,揭示了問題的實質。人類發展,就會產生排放,小範圍的熵減,對應著更大範圍的熵増。

9樓:Chinsong

是的,是的,但是我比較納悶的是,宇宙原初是一鍋基本粒子濃湯,再形成原子分子,再形成星系有序結構,最後形成我們觀測到的這個宇宙,如蛛絲網路一樣星系的結構,似乎很是井然有序,但一想到地球人類最終或許會消亡,宇宙最終會有乙個熱寂的末日,未免有杞人憂天的感覺。

10樓:哲不斷

因為有引力效應的存在,混亂度會得到一定的控制。熱力學第二定律放在宇宙這麼大尺度上不知道合不合理,其也沒有考慮引力效應,再加上有黑洞這種超乎想象的天體,高熵值體又演化成低熵天體(這裡的熵值是指黑洞廣義熵,並非霍金黑洞熵),這種形成過程是逆熵的且大量存在。

11樓:眼鏡腿

我們中國道德經裡面有句話說的好: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宇宙規律與生命規律的最大區別,前者基本上是能量分散的過程,而後者基本上是能量富集的過程!

甚至人類文明的進步,就是乙個組織度不斷提高的過程!居住環境從山洞到村落,到鎮子,城池,城市,都市,乃至現代大都市,生產模式從狩獵採集,到火耕刀種,到小農經濟,到工業革命,乃至資訊化,全球化,這個趨勢是非常明顯而且無法阻擋的。

英美等西方國家各種叫囂吹噓自由主義,我呸!你們家裡的壟斷資本是啥?都壟斷了,還有屁的自由?

自由主義最初是資產階級為了從貴族階層手裡奪權而揮舞的一面旗幟,號召力當然很強了,誰不喜歡自由呢對吧,不過,跟民主一樣,這些都是僅限於資產階級,甚至是壟斷大資產階級的「民主」和「自由」!普通百姓還是洗洗睡吧。

12樓:RNAVision

並不違反,人類各種規律的建立,單看人類社會本身來說是熵減,但這是以人類消耗了大量低熵(比如能源)為代價,讓更大的環境熵增。

歸根到底,生命甚或文明,只是以低熵為食而已。

13樓:silverchord

是的,人類是逆熵生物。尤其表現在資訊熵方面。

這裡大部分的回答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只知道熱力學熵,其實資訊熵才是大頭,人類在資訊熵方面完全是在做正輸出的。

14樓:ZLb123456

其實很多是不符合規律的,因為適著生存,只有越強的生命力就越能生薦,現在因為科技的發展,人類開始向奇生蟲發展,早晚遇到災難,拿掉科技的保護,會走向滅亡的。

15樓:許彬

畢竟要生活,小規模的規律,大範圍的混亂是常態,你生活中的所有行為都是熵增。

其實這個緯維度的問題不要考慮太深,太深就沒意思的,最近總是想到或許人類只是地球的乙個分子,你的一切行為只是服務於基因,基因的一切行為只是為了熵增,熵增的目的是毀滅。

16樓:黑色記憶

大道無情,人間有義。人類維護的是我們自己,宇宙如何運作我們人類只能去接受和嘗試理解。

生命食負熵而活。生命本身就是和熵增相反的過程。這也是宇宙的規律。

天道和人道不能搞混,無論是用天道代替人道,或者是把人道當成天道,後果都是災難的。

宋代有人說存天理,滅人欲,結果毀了自己的國家。

明代有人說天以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養天。結果殺了很多人。

17樓:斯卡布羅集市精靈

宇宙發展是有規律的!看看一天的變化,從冷到熱再到冷;一年的變化,春夏秋冬四季輪迴;所有生命都是從先長到大再到老,從弱小慢慢強大然後衰落。萬事萬物都有規律可循,宇宙也是如此!

從黑暗寒冷慢慢公升溫,越來越亮,數億年後熾熱無比膨脹到嘴大,然後由盛轉衰,慢慢降溫收縮,直到陷入無邊的黑暗。只有認識到這個規律,人類才能想辦法打破規律,努力爭取胖宇宙緩慢公升溫,最終實現宇宙恆溫,從而避免生命的滅亡,把宇宙打造成生命樂土!宇宙為啥產生生命?

其目的就是為了自我拯救!沒有生明,宇宙也逃脫不了毀滅的命運。

18樓:雀於聲啾

人類社會內是減熵,但是導致了更多的增熵,比如地下的煤炭如果沒有人類就不會這樣大範圍的燃燒。

減熵的體制是高競爭性的,所以生命(尤其人類)的減熵特性會越來越強,相應的,對於宇宙而言,推動熵增的速度越來越大

就跟空調一樣,人類把自己維持在低混亂度,而使宇宙整體的混亂度更加的高了

宇宙的本源是混亂還是秩序?

斯卡布羅集市精靈 社會是從亂到治再到亂,一開始是大問題,經過治理有所改善,不過有許多小問題,然後精細化治理。宇宙呢?從開始的雜亂無章到慢慢形成各個星系需要數億年,宇宙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有規律執行狀態,數億年後如果人類沒有能力干預,那麼這種狀態會隨著恆星的過度膨脹被打破,不斷有星系被吞併,執行規律被破壞...

人類的進化是向著失敗方向的嗎?

鹽選科普 為什麼我們的腦容量會越來越大?為什麼大腦袋這一害死無數婦女和嬰兒的性狀帶來的弊端如此顯著,我們卻依然進化成了今天這副 大頭鬼 的模樣?匱乏 是個幽靈,你永遠也無法真正地戰勝它,當你向這個幽靈揮出拳頭時,它會像煙一樣散逸,又像霧一樣聚合。每當我們暫時解決了匱乏帶來的一部分麻煩時,另外一些新的...

宇宙從誕生開始就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嗎?

王燁 好,是人類的價值觀!宇宙只存在變化,不論好壞。但宇宙一直在生成,人類把這種 生成 當作是 好 是天地之大德,所以,宇宙一直在向 好 變化。 第六支號角 按照熵增原理,宇宙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衰落,就好像人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走向死亡一樣。除非有強大的外力介入,否則宇宙的結局就是死寂,人的結局也是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