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比亞迪王傳福對雷軍隔空喊話 50億不算多,浪費三年更可惜

時間 2021-06-16 05:10:57

1樓:水大亦魚大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結論從何而來呢?

接下來,待我一一道來。

什麼是認知偏差?

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

王傳福對雷軍隔空喊話,是出於好意提醒,畢竟汽車行業,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比亞迪花很多年的時間,才做到了現在的位置,期間的種種艱難險阻,只有王傳福自己最清楚。

而對於雷軍而言,這是他最後一次創業。我們拋開小公尺造車是否成功不講,我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不拼一把怎麼知道成不成功呢?

雷軍屬於乙個連續創業者,在他眼裡只有嘗試過之後,才會知道行不行,所以小公尺造車是勢在必行。

從上面兩人的認知上看,兩者之間有很大的認知偏差。

寫在最後

不管小公尺造車成功與否,我還是很看好小公尺的。

2樓:

雷軍表示上次說出類似話的人叫黃章。現在這個人慌張的一匹。

開玩笑。

其實小公尺或者雷軍不投入汽車才是浪費時間。

作為普通消費品,汽車無異於是消費品裡面的大件頂級。

人家高階,然後被勸退。

比亞迪還是先把雙離合變速箱材料解決一下吧。

3樓:

我始終沒搞明白比亞迪這些年都做了些什麼???

秦(混動)2023年發布時震驚四方,如此獨到的遠見,新能源車的布局是國內最早的(F3DM),一直到E6,秦純電等,技術一家獨大,形勢一片大好,可比亞迪在做什麼?它把精力全放在逐利政策補貼上,止步不前。這些年發布的車全是油車平台魔改,而且都是隨著政策走的低端車型,

直到跳出蔚來,小鵬等一票瓜分高階市場份額,特斯拉也虎視眈眈時,它才匆匆弄出乙個「漢」。

漢的確是好車,但它仍是乙個為油車平台(混動DM)妥協的產物,後驅都不是啊!

領先很多年優勢成了大家都有的東西,不可思議!

我不是否認漢,而是覺著比亞迪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本身應該造出更加高水準的產品,更好的成績,而不給其他品牌瓜分市場的機會。

4樓:尋白羽

造車就是燒錢,要上規模更是要投大錢,50億真不夠燒,如果競爭激烈幾百個億也很快燒完,而且還看不到頭。但是資本的力量就是強大,擠破頭都要造車。還是那句話,市場競爭越激烈,對消費者越有利。

5樓:6總的陸

一群瞎兒答的。

王傳福說的很中肯很明白了。

入局新能源,現在最重要的不是錢,不是技術,是時間視窗。

再過三年這個視窗就關了,

你得先搞到錢,然後總三年折騰出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在大門關閉之前擠進去。

6樓:喜歡南飛的大雁

1.王傳福擔心雷軍進來搶自己的生意,畢竟雷軍現在手機做得那麼成功,如果汽車也做到那麼成功的話,那肯定要擠占不少市場,有可能會打敗自己。

2.可能王傳福真心覺得雷軍進來也會失敗,這個市場已經白熱化,現在才進來,估計沒什麼機會了。要知道,一直在耕耘汽車市場的大品牌還有多少,他們哪個實力比剛進軍汽車市場的雷軍差?

3.王傳福可能把雷軍當朋友,這是他給雷軍的建議。具體有用沒用,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7樓:985學姐-專注考研

總結一下:他想表達的是,在造車領域雷軍不行

很明確,雷軍差的不只是錢。他說這三點很重要:

第一,要有核心的競爭力;

第二,要有很精準的戰略;

第三,要有快速決策的機制。

而在王傳福老總看來,雷軍都不具備(╯▽╰)發展乙個新專案,有人唱衰很正常。不過,小公尺想用造車作為未來一條很重要的增長曲線,還是很有難度的;特斯拉造車的想法都快20年了,第一輛車是2023年,到現在也有12年了,不說超越,不掉隊都很難;王傳福說這番話是想跟雷軍合作,希望搭上小公尺這兩快車,幫助小公尺也幫助自己更快的跑起來,這不,已經公開宣布:正和小公尺洽在汽車領域洽談合作。

希望這兩家快快成長,作為乙個開著比亞迪新能源的車主,希望你們越來越好!

8樓:齡介

王:你自己造車,那咱們就是競爭對手,你砸錢也肯定造不過我。但是,你把錢給我,我幫你造車,咱們就是好朋友,且比你自己造車要靠譜。

9樓:Wa1y松

我覺得說的挺對的,畢竟比亞迪在這一塊可以說是專家

不看好小公尺,現在進入造車領域和小公尺當年進軍手機行業的難度差距不是一般的大,造車這塊,非要我選的話我更看好有著鴻蒙的華為(當然這個更看好是比出來的)

10樓:腦筋急轉彎

王傳福:雷總,咱倆合作,你研發設計,我來幫你造車。

雷軍:王總,我考慮考慮。

王傳福:考慮個寂寞,50億打水漂無所謂,時間耽誤不起。

雷軍:我慎重考慮考慮。

於是,王傳福公開喊話,雷軍無言以對。

11樓:瑞檳

造車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小公尺如果沒有充分的調研研究是不敢跳這個坑的,敢造車說明小公尺認為這是乙個風口,而且自己在這方面有一定競爭力。

目前網際網路巨頭和電子消費品巨頭都在這個行業耕耘。相比傳統車企和新能源車企,華為,蘋果,小公尺這些有自家產品生態的企業在汽車智慧型化方面無疑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的,如果能夠做出足夠安全、效能靠譜的汽車,智慧型化、互聯體驗、自動駕駛會是更強的競爭力。

但是三年時間著實有點短,蘋果已經被曝出做汽車多少年了,還沒有放出任何官方資訊。小公尺如果不借助其他車企的力量,三年做出靠譜的汽車,是不是太小瞧車企幾十年的技術積累了?

12樓:biger dam

非請自來

王老闆有他的出發點,可以說是很誠懇的忠告。

汽車產業,在急劇變化,3年的時間,真的翻天覆地。很簡單,大家想想18年對於電動車的態度,還有如今對電動車的態度。3年後的汽車領域,同樣是變化非常大。

底盤,自動駕駛,座艙三大域控制會凸現出不同玩家。整車廠的地位注定會下降。

回到小公尺,這麼大的公司,最怕做錯事。戰略級別的失誤,大廈瞬間坍塌。大公司決策慣性很強,一定下來資源進場,是很難改方向。

我個人的想法,也是小公尺沒有必要造車。定位成華為類似的公司不好嗎?定位在座艙領域,和小公尺全家桶鏈結起來。

13樓:

小公尺要是沒追求找個整車設計的諮詢公司買一套方案,自己搞乙個車機(畢竟車機不是小公尺自己的,公尺粉不認啊)。

現階段生產汽車最大的問題是生產管理,不過要是有人告訴我小公尺第一年就自建汽車廠,打死我都不信。

找一家代工廠代工方案甩過去,貼上小公尺logo生產出來。引數好看一點,用料良心一點,第一代產品貼著成本賣。小公尺汽車這不就成了嘛!

搞上幾年小公尺的汽車團隊成長起來能自己搞研發,生產控制。一切就走上正軌啦。

汽車行業確實比手機複雜太多,不過也沒那麼誇張。當年中國產汽車品牌用三菱的發動機,采埃孚的變速箱,仿製一下合資品牌的底盤不就把車搞出來了麼。

威馬、理念、小鵬都能成功,小公尺有什麼理由不行?

14樓:老吳賊能說

人們說普遍不看好造車新勢力,說什麼老車企這好那好。然而中國真正懂企業的有幾個。

馬斯克說,製造乙個企業就和製造乙個產品一樣。大部分情況下,製造乙個產品肯定比使用乙個產品是要難的。製造乙個筆記本是很難的事情,但是使用一台膝上型電腦看電影誰都會。

同樣,企業從無到有,是要被製造出來的。事實上行業也確實有一條用來製造企業的流水線,而這條流水線上,也確實是有進行作業的員工。

現在很多老闆,企業製造出來了,覺得製造企業的那條生產線上的員工,想法太多,待遇要求太高,不好管,刺頭,就要想方設法給辭退掉——或許待遇並不是什麼問題,關鍵是這幫人如果想要成了自己的勢力,那麼也就沒老闆什麼事情了。

而留下來的人,僅僅是企業這個產品的使用者,他們是很難理解企業這個東西是怎麼製造出來的。老闆或許會要求他們進行一些改善,指望他們如同原來那批初創者一樣,但是他們必然什麼都不懂,他們不知道進行一次變更所必須遵守的原則是什麼。所以這就成了某些企業三個月一大口號,五天一小口號,風吹的大,官封的多,事卻落不了地的問題的根源。

馬斯克稱這樣的人才,為「初創型領導」。

更要命的是這幫人也有自己的人際網路,誰能幹事誰不能幹事大家都很清楚,如果真有一碗飯吃,找乙個得力的幫手比找乙個只會喊口號的廢物好太多了。

意思就是,在這個領域,只要你有更高一點的資本,拉到幾個初創型領導,這幾個領導立馬就會跳槽而來,因為他們要麼已經賦閒在家,要麼早就騎驢找馬,待不下去了。他們一來,只要你能開得起工資,他們就會立即把他們用得熟練的手下拉攏過來。事實上他們那些在各個事業部的手下,常常也因為太過務實而不受待見。

寶刀用來切菜,甚至壓根就沒什麼用,並不能立即看出寶刀的好處,倒是某些華而不實的菜刀可能金光閃閃,切個菜bulinbulin,至於切完了人們會不會重金屬中毒就不知道了。

而新一代的企業基本都是經理制度或者輪值制度,大家都是有活幹就幹活,沒活幹拍拍屁股走人,當年那種老大看著手下勾心鬥角的氛圍已經沒有了。

其實新一代造車勢力,最缺的只有乙個,那就是市場號召力。使用者對新勢力普遍不太認可,想當然地覺得新勢力質量不行,當然,新勢力質量上還需要再做一點提公升。這是新勢力造車造不好的唯一阻力。

15樓:章嵐

小公尺現在最應該跟誰合作一下,搞個智慧型車機系統,跟小公尺的物聯網,小公尺手機進行整合聯動。比如說家裡門口貼個nfc貼錢,要出門了直接手機一貼,車自動啟動,開空調之類的。

現在車企的車機系統,智慧型聯網,體驗真是一般。。

16樓:

因為兩個人對造車的理解不一樣,王傳福講的造車可能包括了發動機,電池,底盤調教等眾多的技術門檻;而小公尺的優勢卻在於資源整合能力,比如小公尺手機中無論是晶元,電池還是作業系統都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但是小公尺手機依舊不錯。料想小公尺汽車更強的也是整合,而不是研發:比如在購買核心元件的基礎上加個小愛同學,加個手機互聯,智慧型門鎖,智慧型電動座椅,智慧型雨刷。

17樓:深南

王傳福和董明珠一樣,上了雷軍的當,雷軍那是真心造成嗎?人家玩個資本而已,雷軍聽的王傳福說這些,內心罵了句SB,勞資又要炒作話題了。

18樓:無小千

比亞迪電動這塊技術還行吧。至少能用。

但是車體就是災難,之前一直是拿抄來的汽油車車體魔改,改了什麼自己都不知道,改出一堆問題。現在主流廠商的電動平台剛剛有起色,總算有可以抄的物件了。

也不知道比亞迪這麼多年在幹啥。比亞迪也不需要3年,3年夠比亞迪同乙個專案組量產3到4款車了。所以王傳福也不是針對小公尺,他就是怕新人入局,用他同樣的方法,但是比他更瘋狂。

19樓:清心醉蝦

當年也有個董女王跟雷軍打賭。

現在有王老大勸雷總別來蹚渾水。

實際上,他們都老了,邁不動步子了。

雖然他們兩個都說自己有核心科技,但是,格力現在連美的都比不上了,比亞迪還是深陷BYD三個字而不能大賣。。。

說句實話,雷軍幹什麼,輪不到他們來指點

如何評價「雷軍的偶像是柳傳志」?

槓上開花 即使乙個人現在口碑唄一些事情拉低了,但是當年聯想對於中國it行業的推動是很大的,而柳的口碑也是極好的。出於資本家的原罪,和環境的本質,離心離德也是必然的。改變的太多,期許的太多,乙個時代的人承擔不了幾個時代的希望和寄託。他的現狀或許就是任xx的未來。 純情大將 雷軍是靠自己高考之後,在他那...

如何評價海賊王空島篇的神甘福爾?

黑兔子一腳乙個小飛俠 我太感動了,作為乙個漫評答主終於可以寫漫評了!我覺得,可以跟甘福爾對標的角色應該是乙姬王妃。空島加亞因為意外成為了 空島 天空的居民趕走了加亞的土著,兩方陷入了長期的戰爭。作為天空的統治者,甘福爾希望終結仇恨,於是一直在與加亞原住民談判 我喜歡南瓜派。其實這就是甘福爾的願望,希...

如何評價雷軍回應柔宇對其摺疊屏的質疑時說 難道你做汽車 飛機一定要做發動機嗎,做整機的就沒有技術嗎 ?

陸雲遠遠 全球排得上號的汽車廠商哪個沒有自己的發動機?作為曾經的精神公尺粉,我建議雷總下次說,做汽車一定要有自己的變速箱 transmission 嗎? hahajk13 作為車輛工程的學生,看了那麼多知名企業的汽車發動機拆裝,我只想說 世界上那麼多一流車企在它們的歷史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研發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