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乙個BIM協同平台有多難?

時間 2021-06-03 17:09:51

1樓:Mr.P

開發乙個BIM協同平台並不難,難在把它做得貼近需求、適用。現在市面上號稱能做BIM協同平台的企業大大小小也有四五百家,但幾乎所有的都是軟體企業在做,而且是那種沒有建築業背景的企業在做,做出來的平台,如果不是一把手推動,很難在專案上有所作為,複製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開發BIM協同平台,最難的不是技術,是你能否拿到一手的需求。大家現在都是在unity/SView/Revit等圖台基礎上做研發,技術起點都是一樣的。產品做成什麼樣,能否站得住,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取決於你的需求是幾手的,實現了多少。

以後佔據國內BIM協同平台市場的,一定是乙個軟體企業與建築企業聯手打造的產品,市場這麼大,誰弱誰尷尬

2樓:王瀟健

廣聯達搞了乙個BIM的二次開發平台BIMFACE,看官網的團隊介紹就快40人了。

團隊成員_BIMFACE_BIM應用二次開發平台

當然人數是次要的,主要在於其背後的技術難點。既然是搞協同,那麼大家在乙個平台上進行工作,就需要BIM模型的輕量化顯示。無需安裝專業軟體,直接在瀏覽器、手機、平板上開啟模型/圖紙,最大限度壓縮模型大小,最大限度降低CPU/記憶體/顯示卡開銷。

同時BIM的軟體那麼多,房建的有revit,市政的有bentley,鋼結構的有Tekla……所以這個平台需要無需安裝外掛程式,支援數十種工程檔案格式在雲端轉換,完整保留原始檔案資訊。

與此同時,BIM的三維模型與普通的三維模型最大的區別在於,BIM模型的元件都是包含著材料、尺寸、型號甚至生產商等海量的資訊。所以這樣的平台還必須支援海量BIM資料(如:構件資訊、空間資訊、檢視資訊……)在雲端結構化儲存,獲取資料方便快捷。

要是完全從頭做起,沒有個幾十個人加上幾百萬的投入,再耗費個一年半載是做不出來的。

但是只要通過BIMFACE:首頁_BIMFACE_BIM應用二次開發平台,使得開發者只需要簡單的步驟就能開發BIM應用,大大降低了技術門檻,提公升研發效率 90%。

開發者將告別原始檔案解析煩惱,資料抽取全部自動完成;

開發者不必掌握計算機圖形學知識,簡單幾步就能整合;

開發者通過標準的RESTful資料介面,無論哪種程式語言都能輕鬆呼叫。

3樓:藍舟

現在BIM協同平台的概念慢慢引起了業界的共鳴,是件好事。但要做好乙個BIM協同平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乙個通用的BIM協同平台。

乙個好的 SDK 或者乙個開發平台應該為開發者提供什麼?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QuickSDK 乙個好的 SDK 或者乙個開發平台應該應該做到1.SDK 的開發語言版本應該覆蓋盡量完整2.完整文件以及外掛程式使用說明 3.介面簡單 4.支援的渠道列表說明 5.開發者社群 包括群和貼吧等 6.技術支援 類似售後 7.提供好的除錯環境 穩定 接入簡單 文件清晰 技術支援及時 有開...

拯救乙個學生有多難?

印象深刻,當班主任時,有女生鬧自殺。我一下午陪她談心,了解她特殊情況 最後說我逼她讀書 晚上十二點才回宿舍,大雨。以後,我不拯救了 吃力不討好,快累死氣死自己了。高中。 Philip 這個還談不上拯救,也許可以說,你杖打兒子,可以免於他的靈魂下陰間!不是難度的問題,而是愛心的問題 有時候,一句愛心的...

考乙個專科有多難?

先匿了本人今年高中畢業,我來講講我對上專科的認知。那些中專技校怎麼上,我也不清楚。反正你主要是考上高中了,那麼恭喜你,你就有學上了。我們學校大多數以對口單招為主。極個別學生參加高考。那來講講我們這三年是怎麼度過的吧。吃睡喝玩,上課趴到就睡,一心想吃喝玩樂。除了合格性考試的時候稍微努力點,把那些科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