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於人的身體和行為展開對建築的理解(或設計)?

時間 2021-06-03 14:16:15

1樓:

亞歷山卓《建築模式語言》有關環境心理學和結構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

《肌膚之目》

關於身體就是一些現象學的東西

行為和事件又分開,那就屈公尺的空間—事件吧

2樓:假行僧

個人理解:

首先要分析設計的目的和受眾群體,打個比喻是車站、醫院、學校什麼的,根據受眾群體來進行分析他們的心理活動,乙個好的設計師絕對能改變使用者的心理活動的,舉個例子

在古代的中國和日本的園林設計中有個理念叫一步一景或移步移景,它是怎麼做到的?在日本上學時教授告訴我們:

日本的匠人會把石頭的距離設計的非常不適合正常的步寬,石頭的平整度也非常不好,讓你走在上面非常不舒服,這個時候人下意識的都會看著地面走路對吧,怕踩錯跌倒,等到走到一塊邁步非常舒服平整的石頭時,人會下意識抬起頭看看四周,這個時候

哇!眼前的風景好美,歇一下,繼續走,還會走入設計師的小心思,再一塊好石頭抬起頭,哇,不一樣了

還比如說一些深遠的意境:

一條窄窄的石頭路,旁邊的綠草地離樹木有段距離,形成一種透視感,讓路更加醒目,讓你有走過去的衝動,而不是寫乙個「請進入」。

這種手法在建築設計,室內設計中運用很多,特別是加上燈光以後

這兩個簡單的例子都是在設計者深入研究建築和使用者的關係後做出來的,這樣的例子在東方西方都很多

我們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使用者服務,這毋庸置疑,所以下心思去研究每乙個使用細節可能是最好的找到方法的途徑

3樓:萬里長城

《5個邊界理論》從視覺、聽覺、步行心理、動物回城、嗅覺等5識

分析了建築與城市設計。

「5個邊界理論」可以解答世界大城市發展難題嗎?

讓人覺得疼的行為,一定對身體有害嗎?

brainu 疼痛是一種機體的防護機制,是保護機體免受傷害的一種反應。引起疼痛的行為說明對機體有了刺激甚至創傷,神經系統就提醒機體,這東西可能會造成傷害。所以,引起疼痛的行為多是有害的。但是,事實也並不盡如此。雖說疼痛是一種保護機制,但是疼痛只是起到預警的作用,並不能對引起疼痛的行為進行判斷和區分。...

滑雪對人的身體和心理有哪些影響?

Yolomacho 鍛鍊身體什麼的就不說了。站在雪山上有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再看四周都是白茫茫一片,滑雪的人都好像豆子般大小也會感覺自己在用上帝視角。征服了一座座雪山之後站在山腳下看著比自己大無數倍的腳下敗將的時候更是有成就感。我的感覺是這樣 不管心情多麼差,站在山頂上一躍而下的時候什麼...

如果社會上沒有低劣的行為和人,那麼對人類社會究竟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

華山大弟子 說點不靠譜的,如果那樣就是社會主義最後期化,也就是人類社會最成功的標誌吧。也許有一天社會生產可以直接滿足所有人類的物質需求,人人不再需要通過爭奪物質慾望來滿足自身,低劣行為就趨近於零。當然是有利無害的。 h.aurora 以下只是個人觀點。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也可以說矛盾或是陰陽。所以你...